APP下载

共和县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4-05-06吕望海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吕望海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813000)

共和县绵羊肝片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吕望海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813000)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0年8~10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粪类采集与检查 随机采集石乃亥、黑马河、切吉3个乡镇牧户529只绵羊的新鲜粪便,没份约20g,编号分别装于干净塑料袋中,同时对应记录每只绵阳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方式、周围的环境和卫生状况等。采样结束后随时将粪样带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备检。检查方法用尼龙筛定量淘洗法,吸取沉渣镜检,并对虫卵计数。

1.2 牧草采集与检查 在3个乡镇放牧区的1个高山牧场和2个河滩湿地牧场各选1个区域,每个区域均按5点取样法,收集全部牧草,分5份装入塑料袋中。将收集的牧草混匀后,称取50g,在光线充足处先先用肉眼逐叶观察,若在草上有可疑白色小点,再置于显微镜下检查。

1.3 中间宿主采集与检查 在河滩湿地采集中间宿主螺类,装入瓶中。将收集的螺的外壳进行观察、测量,然后用镊子敲去螺的外壳于载破片上,用另一张载玻片覆盖压薄、固定,并用姬姆萨染色法染色镜检。

2 结果

(1)粪便中的虫卵在显微镜下呈现金黄色,大小为115~135μm×65~75μm,虫卵的一端较尖,有一卵盖,卵类被一胚细胞和大量的卵黄细胞充满。(2)本次调查的529只绵羊粪便镜检阳性数为260例,感染率为49.15%,感染强度为175见表1。湿地草场放牧的羊只感染率为58.24%,高山牧场放牧羊只感染率为38.52%,见表2。(3)镜检有白色小点的牧草,发现有囊蚴,呈圆形,平均大小为0.27mm.收集的螺经测量,螺旋高平均为2.863mm,壳口平均长5.213mm,平均宽3.397mm,螺旋数平均为5,与文献对比,属小土锅。螺经染色后镜检发现有胞蚴和雷蚴,胞蚴为椭圆形,体内有胚细胞,雷蚴平均长为1.48mm。

表1 共和县绵羊肝片吸虫病流行情况 (只、%)

表2 绵羊不同放牧区域肝片吸虫流行情况 (只、%)

3 小结

(1)本县绵羊平均感染率为49.15%,感染强度为1750(10~1020)。高山牧场放牧羊感染率较低,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区域性防治。湿地放牧羊群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高于高山牧场放牧羊群。据了解,本县气候南部比较干燥,而北部地区湿地较多,放牧羊群春、秋季多在该地放牧,因而更容易吞食被囊蚴附着的水草后被感染。绵羊肝片形吸虫病防治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羊群进行适时驱虫,对湿地草场由政府出资,集中业务人员统一大面积灭螺。

S858.26

A

1007-1733(2014)06-0071-01

2014–02–15)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绵羊肝片吸虫病与前后盘吸虫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