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流性食管炎辨证施治验案举隅

2014-04-06天津市西青医院300383黄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原方口苦胃气

天津市西青医院(300383)黄霞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范畴,祖国医学并无“反流性食管炎”这一病名,可归属于胃痛、胃痞、咽喉不利、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嘈杂、梅核气等范畴。笔者考究历代中医文献,结合临床实际,临床应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特选取临床验案二则,以飨读者。

1 胃虚气逆型

1.1 病案资料

薛某,男,50岁。2010年3月15日就诊。胃脘隐痛7年,加重半年。胃脘隐痛,牵及两胁疼痛,喜温按,胃脘疼痛进食后可缓解。无烧心,夜卧时反酸明显。口苦无口干。时头晕不适,纳寐可。大便日一行,干燥,小便调。舌红胖,中裂纹,苔薄略黄,脉弦。胃镜示:食管炎、慢性胃炎。

予旋覆代赭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30g,桂枝15g,白芍30g,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5g(先煎),半夏10g,生晒参15g(另煎),炙甘草10g,柴胡15g,熟军6g(后下),枳实6g,黄芩10g,生姜3片,大枣5枚。7付,水煎服。

二诊胃脘痛好转,两胁仍隐痛,反酸好转,口略苦,纳寐可,大便仍偏干,日一次,小便黄,性易急,时心悸,易惊。舌红胖,苔前少,苔薄黄,脉弦滑数。在原方基础上加生龙牡各30g(先煎),元参30g,葛根30g,百合20g,乌药10g。7付。

三诊胃脘偶见隐痛,觉胀,于空腹时多见,偶见口苦,大便调日一次,小便略黄,量可,心悸、惊吓消失。舌红胖,边齿痕,苔薄黄,脉弦滑。处方将熟军改为3g,加天花粉20g,佛手10g。7付。

四诊时诸证几乎未现,以本方加减做成水丸调治,4月后随访胃镜仅见慢性胃炎,诸证未见复发。

1.2 按语 胃脘隐痛、得食缓解、喜温按,虚之证也;反酸之症,胃气上逆所使。诸症皆为胃虚气逆之证,故选方旋覆代赭汤合黄芪建中汤。考究牵及胁肋,少阳不和,口苦亦作,以胆郁火易生,加用大柴胡汤为臣。二诊病由胃虚气逆所致,健脾和胃降逆则病去,药凿效显。再予滋阴生津之品。新诉心悸、易惊,龙齿先入肝以安其魂,牡蛎厚重可化龙骨飞扬跋扈之性。三诊渐见向愈之势,胃胀气滞,降气之药孤军难鸣,再添行气,形影相随之法。四诊痊愈之途,终得窥见,效不更方,原方以固后功。

2 胃虚兼寒热错杂型

2.1 病案资料

张锦秀,女,43岁。2010年3月15日就诊。反酸、烧心4年。烧心反酸夜间明显,胃胀,嗳气多,食后即胀,不喜揉按,食欲可,无口干口苦,寐可,二便调。舌红,小裂纹,苔薄白根黄,脉沉滑。2010年2月11日胃镜显示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予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黄连9g,大贝20g,乌贼骨20g,半夏15g,黄芩10g,干姜10g,生晒参15g(另煎),炙甘草10g,旋覆花15g(包煎),代赭石5g(先煎),杷叶15g,桔梗3g,生姜3片,大枣5枚。7付,水煎服。

二诊烧心反酸减,胃脘仍胀,嗳气多,口苦矢气少,纳可寐安,大便日一次质软。舌暗胖,齿痕,裂纹,苔薄白根黄略腻,脉弦滑。守原方继续进服7剂。

三诊烧心反酸大减,胃胀亦较前明显减轻,余证亦缓,口苦感消失,唯饮食不香,原方去黄连,加木瓜15g,草豆蔻10g,以醒脾开胃。继服7剂,诸症悉退,饮食大增。

2.2 按语 问诊所得,皆为反流性食管炎所使。烧心反酸多则之于热。寒热错杂,予健脾和胃降逆之法中寻求辛开苦降。方选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二诊顽症难愈,岂非易事。欲待方证相符,旨承原方,未作加减。三诊不负众望,诸症悉减,纵使自诉纳呆,脾胃不足,同前病机传承一旨,治当健脾。选用木瓜之酸敛、配合草蔻之辛散,醒脾开胃,增强食欲,散敛相得以收全功。

3 结语

笔者致力于中医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其治病理论常出自于《伤寒论》。临证强调平衡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反流性食管炎临床上认为多因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久病不愈,劳倦内伤等,引起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胃气因虚上逆,而见呕吐清涎、酸水甚或食物随胃气上逆而发病。反流性食管炎虽然病机复杂,症状多变,但临床辨证时,当谨守本病之病机关键,再审其虚实寒热、兼夹邪气,然后分而治之。临证虽有夹寒、夹热、夹痰、夹瘀等不同,但临证总根据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对各种证型反流性食管炎随证加减变化,准确把握疾病病机要点。

猜你喜欢

原方口苦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图片赏析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