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义·文学·教化
——孝义文化与文学传承实证分析

2014-04-06裴高才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董永孝义孝经

裴高才

(中国作家协会,北京 100013)

孝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教化的源泉。孝义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关乎人伦纲纪的头等大事,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湖北教育出版社首次推出了一部孝义文化读本《孝义感动中国》。该书以“孝义”为核心,以散文的笔触,力图通过对孝义文化经典的解读,吸收其科学合理的成分,剔除其神化、绝对化的糟粕,使之成为利国利民的良方。

作者在前言中指出,“孝”与“义”本是自成一体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两个条目。就文字记载而言,“孝”字首次见诸于殷商卜辞与西周典籍。在青铜器甲骨文铭文中,“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上半部形如一个弯腰弓背的老人,即甲骨文的“老”字,下半部是一个儿子的“子”,昭示着上代与下代融为一体。意思是儿子背着或搀扶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前行,亦即《诗经·尔雅·释训》中所说:“善事父母为孝。”一次,“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始终给父母一个好脸色。“义”的繁体字“義”是一个上下结构,《说文解字》将其诠释为三个基本含义:一是庄重,二是适宜的道德,三是行善的德性。《论语》中与“义”有关的文字多达十八处,其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更是警世千古的名言。

另一方面,“孝”与“义”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故并称“孝义”,有人形象地比喻二者联姻是“天作之合”。儒家经典认为,尽孝所表现出的对长辈尊敬的态度或言行,即为礼,故而孝为礼之始,敬孝合“礼”;孝而不愚孝,故孝与义相连,诤孝为“义”。孔子曾在《论语·里仁》里所说的“事父母几谏”。意即,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使父母陷于不义。同时,孝可促“廉”,孝则知“耻”。换句话说:尽孝合礼不逾节,则亲者安;守孝含义不妄行,则上无过;以孝助廉不蔽恶,则行自正;孝则知耻不从枉,则祸不生。所以,孝是义的基础,义寓于孝之中。孝与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宋代理学家程颐所说:“忠孝、恩义,一理也。不忠则非孝,无恩则无义,并行而不相悖。”[1](P585)这就是说,“孝以事亲,义以待人”,是国人世代相承的优秀文化传统。

由此可知,孝义文化蕴含着礼之敬,包含着义之诤,还可促进廉之行,防止祸之生。尽管历经千载,但它对于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中国汉字奥妙无穷。从“教”字的构成看,它是由一个孝义的“孝”和一个文化或文学的“文”组成的左右结构。意即中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在于孝义文化的传承,而文学教化又是推介、普及、传承孝义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效形式。这也是《孝义感动中国》第三章《孝义传承》重点阐发的内容。

中国文学是一个大拼盘,里面有各种不同的花色,蕴含着无穷的宝藏。有关孝义的文学作品就是这个拼盘里的一朵朵奇葩。从历代的民间文学、诗词歌赋、散文笔乘、传记小说、传说故事中,诸如《诗经》《论语》《老子》《庄子》《墨子》《孟子》《孝经》《史记》,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记与小说、杂剧与戏曲剧本中,信手拈来,俯拾皆是。

在儒家的“十三经”中,《孝经》因为有了皇权的介入而广为传播。早在汉宣帝时,曾颁令在乡聚的庠、序置《孝经》师一人。同时,选疏广教授皇太子以《孝经》。汉平帝又征天下《孝经》教授。自此《孝经》正式立为通用教材而畅行于从中央的太学到郡县、乡镇逐级所立的学校。尔后,历代如是,相袭而下,《孝经》成为圣书。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说:“十月,砚冰冻,令幼童读《孝经》《论语》。”民间私学也讲授《孝经》,《孝经》成为普及民间的初级启蒙读物。自此,历朝历代都把《孝经》立于官学,作为重要的教科书。到了唐代,唐玄宗不但亲自注《孝经》,而且诏令天下家藏一本。

南宋时,程朱理学统治了中国社会,并正式形成了包括《孝经》在内的儒家“十三经”,书院与乡学均授《孝经》。颇有意味的是,元朝虽然是蒙古游牧民族为主的政权,但在民间,因历代重视孝道形成的传统并未削弱,甚至还出现了孝道教化的重大转向,即呈现通俗化、深入化的趋势,民间孝子榜样还被辑录成集,形成于元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一书,就是以《孝经》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的宣传孝道的蓝本。由于官方倡导,加上百姓称颂,孝道的文学教化与传承更为普及与深化。

古往今来,在民间广为传播的孝义文学文本,“董永传说”与“木兰传说”堪称经典。二者不仅流传久远,深入人心,而且文本体裁异彩纷呈,官民协力互动。此乃《孝义》读本在《孝义经典》与《孝义传承》中叙介的重点之一。

以“卖身葬父”享誉大江南北的董永传说,早期就是通过民间文学经口耳相传的。关于董永的文学图书,最早成书于西汉刘向的图传《孝子传》。而第一部记载孝子董永的典籍,则是《汉书》卷十七之《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到了三国时期,曹植的一首乐府诗《灵芝篇》,千古绝唱。诗云:“董永遭家贫,父老无财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卷一),则以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著称。明代人还编有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早已失传,20世纪初由日本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自宋元时期开始,将董永逐步搬上舞台。如,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明代的《董永宝卷》,清代有安徽安庆坤记书局刊本、高河埠顺义堂刊本黄梅戏剧本《董永卖身天仙配》,评弹《大孝记》,弹词《槐荫记》等名目繁多。民国年间之1934年影印天一阁藏弹词剧本《雨窗集》,上海槐荫山房及元昌印书馆石印本弹词剧本《董永卖身张七姐下凡织锦槐阴记》,颇具特色。1952年,由陆洪非等人重新将黄梅戏《天仙配》剧本进行了改编,并拍摄成片。1980年代至今,有关董永的新编民间传说故事书籍、电影、戏曲等,更是多如牛毛。不仅将孝子董永的故事由海内推向海外,而且让安徽的黄梅戏得到了普及,举国上下到处响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如果说董永传说着重于孝道的刻画的话,那么木兰传说则是孝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影响深远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最初发端于民间,而后成为两千多年来木兰从军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不论是小说、故事、剧本,还是当代的影视剧,大都是根据《木兰诗》的叙事主体进行演绎的。

在其后的古代诗歌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戏题木兰花》从古至今,广为传颂。诗云:“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粉脂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晚唐大诗人杜牧于唐武宗会昌三年时任黄州刺史时,畅游黄陂木兰山时所作的《题木兰庙》绝句:“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将木兰与昭君相提并论,流芳百世。宋代诗人、淳祐年间工部尚书刘克庄诗:“出塞男儿面,归来女子身。尚能降北虏,断不慕东邻。”此诗载于清康熙、雍正钦定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之“黄州府黄陂县”条目中。乾隆皇帝南巡途中的即兴所作《木兰祠》也很有趣,诗云:“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不论是在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还是唐人白居易、杜牧吟咏的《戏题木兰花》《题木兰庙》,木兰是没有姓氏的。直至到了明代以后,木兰才有了姓氏。如戏剧家徐渭在所编杂剧《雌木兰》中,给木兰冠以“花”姓,名“花木兰”。其《雌木兰》全剧共两幕:第一幕写出征;第二幕写征战和还家成亲。在第一幕开头,木兰亮相时就说道:“妾身姓花名木兰……”而明代《木兰古传》则称木兰“姓朱”。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献考据学大家焦竑,也在《焦氏笔乘》里写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解题》之阙。”

在历代流传有关木兰的小说中,清代可谓内容最为丰富,流传甚广。其中光绪四年版的《木兰奇女传》,又名《忠孝勇烈奇女传》或《忠孝勇烈木兰传》,目前发现共有七个版本传世。1992年出版的点校本,是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京都养真仙苑藏版本为底本。书中有关木兰家世与行状,家乡地理形胜与山川风物的描写,均与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及周围的方志记载,如出一辙。而且该书还首次披露,木兰自幼就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诗人。有木兰十岁时与丧吾长老的一组对诗为证,其中一首云:“性静如水慧如月,六欲不生万念寂。浮云生灭空往来,寥寥太虚无挂碍。”

清代的散文,如张安庆在《承欢祠记》中写道:“……余讲约之木兰山山中小住数日,偶登高峰,见山南里许层峦翠嶂,丛若列屏,然墙隐隐露下焉。士人告余曰:‘此祈嗣顶也,即木兰将军父当日祈嗣处也’。”清代流传下来的说唱本《木兰宝传》,今见版本封面上有“民国甲子春重镌刻林尚辉刊”字样。《木兰宝传》与《木兰奇女传》内容基本相同,但体裁不同。《木兰宝传》一段散文一段韵文,表达的是宗教色彩较浓的木兰传说。湖北黄陂民间有流传的手抄本。

当代吟咏木兰者,可谓名家众多,佳构迭出。著名诗人臧克家《题木兰山》曰:“昔读木兰辞,今闻木兰山。山经人名噪,人以山代传。”著名爱国学者、史学家胡秋原,早年生长在木兰故里,晚年在《忆木兰山》一律中,对木兰传说的天然故事场木兰山、木兰殿(“女神祠”)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云:“自古地灵出人杰,千秋传颂木兰诗。危峰耸立如锋剑,巨石嶙峋似卧狮。朝罄声回诸圣殿,晚霞彩照女神祠。荆门远望云山外,铁甲琵琶若个奇。”[2](P293)世界华人资料中心前主席、著名“玫瑰诗人”彭邦桢、梅茵·黛丽儿伉俪,1987年畅游木兰山,彭邦桢吟咏并手书了《题木兰山》一诗,还被许竹茂先生谱曲,声噪海内外。诗云:“清风鸣翠竹,云淡拢青山;万壑歌流水,啸天花木兰。”[3](P225)著名诗人王士毅的《木兰湖赋》《木兰古门赋》,名动荆楚。诗人罗向阳编著《木兰湖诗词集》收录了全国各地和海外咏叹黄陂木兰湖的诗词数百首。舒炼的《木兰山赋》与《木兰山组歌》,走进人民大会堂。

著名作家董宏猷的散文《相约木兰》曰:“莽莽神州大地,巍巍名山大川,以人名为山名的,似乎并不多见,我所知道的,只有神农架和木兰山,而这两座名山,竟然都在湖北境内。”[4](P10)拙作《“台湾脚”重上木兰山》、《木兰饮马木兰湖》收入《无陂不成镇》《湖北的湖》等专著,首部关于木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木兰传说》,出版后引起两岸三地关注。

回首中国文学史,还有不少文学巨匠也是孝义楷模。古代的老子、曾子、文天祥等,大家熟知的现代大文豪鲁迅等,均是知行合一的孝义赤子。这也是《孝义感动中国》兼顾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一大特色。该书在第二章《孝义经典》与第四章《孝义楷模》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娓娓讲述“新二十四孝”的经典故事,便于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学子们品读。在这些故事中,你既可了解到古人的思想特点,认识其行为方式,和他们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又可从当代孝义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故事中,感受在平凡的岗位上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可歌可泣的孝行义德。

当代传播孝义文化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则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诸如美国卡通片《花木兰》、音乐舞蹈诗画,以及微电影网络文学等,可谓蔚为大观。取材于文学名著的邮票、邮册近年也开始热络。2000年,国家邮政总局在湖北黄陂木兰湖与河南虞城同时首发了《木兰从军》,该邮票分纺织、从军、征战和还乡共四枚。设计者巧妙地将整篇《木兰诗》收入画面,使之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强调民族特征,还借用了民间剪纸和皮影的表现形式,达到了简约凝练又蕴涵儒雅灵秀的艺术效果。2002年秋,首先由澳门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以“忠孝”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共四枚。选取了“能孝必忠、父忠子孝”等中国历史上几个经典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孝的真谛,阐述了孝的意义。接着,中国邮政局于江苏丹阳、湖北孝感、安徽安庆、山东滨州四处,同时发行了一套《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纪念邮票一套5枚,外加一本小本票。据悉当时全国有14个市县的集邮协会,纷纷角逐申办这套邮票的原地封首发式。2013年金秋,在西岳华山首发了“二十四孝”全景雕塑邮票。该邮票完全呈现了景区内“二十四孝”雕塑,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采用了独特的人文故事和写实、同比例、立体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故事所表现出人物故事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用不同时空视角、复杂多样的事物穿插,使24个雕塑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中华二十四孝》邮票银箔纪念册,让人们在收藏邮票时,也收藏孝义。

一言以蔽之,《孝义感动中国》一书,希冀通过文学的形式,说古道今,力图雅不避俗,俗不伤雅,旨在普及孝义经典,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这正如旅台东吴大学前校长刘源俊教授所说:“国家的维系靠文化,文化的基础在人心,人心的标准是道德。孙中山先生九十年前主张‘恢复固有道德’以恢复民族地位,特别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项。《孝义感动中国》阐发孝义,将援引经典与阐发时见相融,述议先贤恪守与赞叙今人情操互见;用生动的故事感染人,以深刻的道理折服人;开卷即能增长识见,陶冶心性,净化形神。作为青少年读物,意义极为深远。”[1]

参考文献:

[1]二程集[M].中华书局,2004.

[2]裴高才.胡秋原全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3]裴高才.玫瑰诗人·彭邦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4]裴高才,马兰英.冯铸·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董永孝义孝经
《董永传说在西南的传播与认同》出版发行
孝义与仇杀
孝义:积极防治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厉害了,大孝义
《天仙配》与董永故里东台
中国寓言故事: 董永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