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2014-04-05马玉麒包彦军
马玉麒,包彦军
(甘肃省宕昌县理川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宕昌 748502)
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马玉麒,包彦军
(甘肃省宕昌县理川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宕昌 748502)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给予逍遥散加味口服。结果:痊愈20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逍遥散加味;疗效观察
2011年以来,我们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均为2006年2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宕昌县理川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3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35天,最长180天。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医外科学》[2]。临床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集簇性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初期透明,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每多缠腰而发,一般不超过正中线,伴有刺痛。带状疱疹原发皮损消退后只遗留轻微色素沉着,但仍有持续性刀割样神经痛或疱疹发生后局部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
2 治疗方法
用逍遥散加味。柴胡15g,当归12g,白芍15g,茯苓10g,赤芍15g,沙参12g,生地黄15g,白术10g,丹参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郁金10g,香附10g,薄荷3g(后下),全蝎5g,生姜3g,甘草6g。疼痛明显、夜不能入寐者加徐长卿12g,夜交藤15g,炒酸枣仁15g,煅牡蛎12g;病久皮损不易愈合及色素沉着不易消退者重用当归20g、白芍30g,加黄芪30g、阿胶12g。1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温服。2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皮肤色素沉着消退,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皮肤色素未完全消退。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但疼痛及皮肤色素沉着未完全消失及消退。
4 治疗结果
痊愈20例(66.67%),好转8例(26.66%),未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
5 典型病例
赵某,男,71岁,2010年3月20日初诊。2个月前右胸背部起簇状水疱,痛如刀割、针刺,曾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用阿昔洛韦及清热解毒药内服,阿昔洛韦乳膏外用后疱疹消失,但疼痛未改善,尤以夜间为甚。现右胸背部阵发性疼痛如针刺,夜不能寐,局部皮肤紫暗、干燥,舌质红无苔,脉弦虚。证属血虚肝旺。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益气养血,滋阴润燥。方用逍遥散加味。柴胡15g,当归12g,赤芍15g,白芍15g,茯苓10g,沙参12g,生地黄12g,炒白术6g,丹参3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郁金10g,香附10g,薄荷3g(后下),全蝎5g,夜交藤15g,炒酸枣仁15g,徐长卿12g,煅牡蛎12g,生姜3g,甘草6g。10剂,每剂水煎2次取汁600m L,早中晚饭后各服200mL。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4月3日复诊,疼痛大减,夜能安睡5~6h,上方去酸枣仁、夜交藤、茯苓,10剂,煎服法同前。4月15日复诊,疼痛基本消失,夜间偶尔疼痛1~2次,但都较轻微,上方去香附、郁金、全蝎、徐长卿,沙参量增至20g,服15剂。5月1日复诊,疼痛消失,但皮肤色素沉着未消退,继守上方,重用当归20g、白芍20g,加用黄芪30g、阿胶10g(烊化),7剂,煎服法同前。5月15日随访,未再复发,且皮肤色素沉着基本消退。
6 讨 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围。多由肝胆郁热、湿热、气滞血瘀,内有郁热,外感毒热之邪郁于少阳,枢机不利,郁热发于肌表而成。肝胆气机受阻,瘀血阻滞,故痛如针刺,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盖久痛必入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后期多久病伤阴,气血亏虚,经脉失濡则“不荣则痛”。同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紧张、抑郁、异常人格特性,甚至有自杀倾向,所以应适当的给予心理治疗。逍遥散加味方中川楝子、郁金、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沙参、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润燥;全蝎、丹参、赤芍、延胡索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煅牡蛎平肝。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滋阴润燥、平肝通络止痛之效。药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因此能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受累神经支配组织的微循环,促进病变神经的恢复和再生,还可抑制病变组织炎症介质及致痛物质的释放,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减轻疼痛。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59-260.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3.
R271.141.6
B
1004-2814(2014)05-0409-01
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