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夜间护理风险的分析与对策

2014-04-05仲洁明李为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呼吸科内科哮喘

仲洁明, 李为春, 陈 珏

(1.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江苏 泰州, 225500;2. 扬州大学医药研究所, 江苏 扬州, 225000)

护理风险管理体现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内容[1]。近年研究[2]表明,呼吸病患者夜间死亡率逐渐上升,如何防范与避免夜间护理风险,成为当前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呼吸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归纳出呼吸科住院患者夜间护理的风险事项,并探讨防范风险措施。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4月呼吸内科收治100例呼吸病住院患者,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67.3岁。查阅患者住院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以及医嘱处置,登记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夜间突发事件的表现经过及处置结果,进行风险事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科患者夜间风险主要表现为哮喘,窒息,坠床及心肺功能性疾病。其中,哮喘与心肺功能性疾病的死亡率较高。

2 夜间风险因素

2.1 生理病理因素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血液黏稠度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加强,导致呼吸、循环系统障碍,容易造成机体缺氧,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哮喘[3]。夜间张口呼吸,会加快人体水分的丢失,造成呼吸系统水分过少,从而使患者易引发哮喘等呼吸疾病。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在夜间也会相应减弱,病原菌易入侵患者体内。另一方面,夜间护理人员精神常常无法高度集中,观察及应变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患者突然恶化的病情不能做到及时处理,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

2.2 年龄因素

呼吸内科收治患者绝大部分为老年患者,该病患群体机体功能较弱,长期卧床治疗,睡姿单一,长期压迫部位往往易出现损伤[5]。因缺乏运动,老年患者微循环系统性能降低,血液循环能力也相对减弱[6]。肌肉的支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震颤,抽搐等现象。如果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患者会容易跌倒或者坠床。此外,对于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因疾病的特点,患者夜间呼吸减弱,精神状态不佳,更应该特别注意[7]。

2.3 突发因素

突发的意外风险主要为窒息[8]。患者在夜间进入深度睡眠之后,呼吸系统尤其是气管、支气管和呼吸道的排出能力降低[9]。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的时候,无法将分泌物咯出,这样会造成呼吸道的阻塞,引起窒息[10]。而对老年人时这种情况尤为严重,老年人本身身体较差,咳痰能力很弱,因此要引起注意[11]。要注意在夜间输液时的输液速度,速度过快会导致血液的浓度过高,会使心肺功能下降,引起急性反应[12]。

3 预防风险措施

3.1 确保病房设施的工作性能

对于病房设施要定期排查、检修,如供氧管路、吸引器、呼救器以及灯具等要特别注意。如有发现设施损坏,要及时更换与检修,保证其正常的工作,保证患者安全使用,以免威胁患者的病情。同时,医院内走廊保持通畅,地面干燥,禁止摆放杂物,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患者摔伤。

3.2 注意病房的舒适度

舒适的病房环境是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条件。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呼吸道的湿润,避免毛类、细菌等物质进入鼻腔引起疾病,同时还可以稀释患者的痰液,增强患者自身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13]。对于一般的呼吸病患者,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 湿度介于50%~70%, 而对于哮喘患者,比较适合的温度是28 ℃, 湿度为80%~90%[14]。保证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以缓解病患的痛苦,促使其康复。

3.3 提高夜间护理巡视质量

护理人员夜间应保证巡视次数,巡视时保持安静、耐心、细心,及时发现患者突发状况。对于易发生窒息的患者,要定时定点的帮助患者翻身、起卧,引导正确的睡姿,以免不正确的姿势挤压肺部或心脏。细心观察、记录监护仪器数据,如有异常,及时作出处理[15]。对于排痰患者,要定时留意患者咳痰情况,注意咳嗽频率、性质的变化以及痰液的性状,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1] 凌世英.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5(15): 134.

[2] 赵玉蓉. 呼吸科住院患者夜间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 34(8): 1587.

[3] 曾利, 史忠, 邓国兰,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和血压节律的影响[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7(2): 124.

[4] 黄丽英, 符岸秋.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8): 4.

[5] 郭宏艳.老年患者强制体位性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J].淮海医药, 2013, 30(6): 567.

[6] 任丰民, 李恒进, 赵秀梅, 等.增龄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4, 25(3): 172.

[7] 韩继红, 李静, 赵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中枢驱动及呼吸力学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 95.

[8] 李群英.加强风险管理对住院患者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0, 18(2): 141.

[9] 王蕾. 浅谈呼吸科病房护理风险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0): 96.

[10] 冯海燕.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4): 308.

[11] 阳凤华.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7): 121.

[12] 刘英月. 不同输液速度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 2013, 35(10): 1590.

[13] 张继亮.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7): 18.

[14] 刘广琴.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09, 8(3): 64.

[15] 王卫华, 董有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低蛋白血症28例治疗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27(7): 1097.

猜你喜欢

呼吸科内科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早期接触临床呼吸科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