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仔猪夏季腹泻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2014-04-05易小红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补液小猪猪场

易小红

(涪陵区南沱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000)

乳仔猪夏季腹泻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易小红

(涪陵区南沱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000)

今年进入夏季后,涪陵地区很多养殖户遇到猪腹泻的问题,特别是仔猪腹泻流行发病呈上升趋势,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死亡率非常高,甚至达到100%,部分较大仔猪发生后,虽然没有死亡,但后期生长速度明显较慢,治疗基本无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夏季腹泻类疫病的防治工作在今后显得尤为重要,我就经历的多个猪场发病情况做一简述,希望对以后防治此类腹泻有参考价值。

1 腹泻发病的特点

(1)仔猪腹泻发病日龄早,一般在1~4日龄,此阶段发病的死亡率极高,可达80~100%。1周以后也是腹泻的,但死亡率偏低在10%左右。

(2)小猪腹泻发病前先呕吐,黄色液体,有少量凝乳块。随后几个小时即发生腹泻,粪便水样,黄色或灰白色。腹泻开始后不见呕吐。腹泻发生后脱水极快,小猪迅速消瘦,大多数在24小时内死亡。

(3)小猪腹泻的母猪外观无异常表现。随着小猪腹泻的加重,母猪奶水减少。

(4)此病发病时间不等,小猪腹泻的场,有的发病1周后随即康复,有猪场持续了几个多月。有的场发病率达90%。病死率极高。有个别母猪的小猪不发病的。小猪耐过的,或未发病的猪,到保育舍后均不发病。此次流行大中小规模猪场都有发生。

(5)关于治疗: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效,有些猪场使用抗病毒的干扰素、转移因子等,都不见效果,使用补液可以延缓死亡,但不确实效果。

(6)今年流行的腹泻在温度上升后仍然存在。

(7)关于康复:80%的猪场是突然康复。一般是在昼夜温差小后。

2 腹泻哺乳仔猪剖检特点

2.1 病尸外观

消瘦,眼球下陷明显,眼脸苍白,皮肤弹性差,肛门松弛。

2.2 病检理情况

胃内一般都充满凝乳块,肝脏肿大,色淡,质地变硬;胆囊萎缩、内无胆汁,或胆囊肿大壁薄,内有不等的黄色至褐色稀薄胆液;肾脏肿大,剥离。肾包膜时多有包膜纤维深入肾皮质而不易剥离(意味着肾实质浊肿或颗粒样变),小肠、大肠黏膜有轻度至中度充血或出血,部分病例肠壁有不同程度变薄,肠黏膜皱褶减少乃至消失,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个别有轻度出血,肠内容物呈稀粥样黄白色,无特殊恶臭味,部分病例无肠内容物;,肾脏不规则,有针状出血(疑似猪瘟病变),部分病例剖检可见典型伪狂犬病病变,如:肝、肺坏死灶,扁桃体肿大、水肿出血、纤维素渗出。

3 病原分析

根据多数猪场哺乳仔猪腹泻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流行病学、治疗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大致存在以下病原。

首先,病原不是单一的,从发病的送检的两个场看,一个场主要是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一个场是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与圆环病毒。本次流行的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疾病,从冯力教授的研究结果看,很多猪场的病原是多种,包括TGE,PED,轮状病毒,博卡病毒,Kobuvirus都或多或少的存在2种到4种病毒。

其次,考虑猪瘟、伪狂犬?因解剖症状看,十分疑似猪瘟或伪狂犬,但是从实验室的病原诊断看,都是阴性。是实验室诊断问题还是本身就不是这两种病?

第三,从冯力教授的研究结果看,共检测187份病料,PEDV阳性率56.8%,TGEV阳性率41.71%,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26%,Kobuvirus阳性率为20.93%。

第四:不同猪场腹泻病因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检测结果:猪流行性腹泻检出率最高,其次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流行性腹泻,TGEV、PoRV、Kobuvirus也存在。

4 腹泻的鉴别诊断

导致猪腹泻的原因很多,我们在临床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有时还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才能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腹泻诊断主要从散发性与群发性,传染性与非传染性,腹泻的日龄,腹泻是否伴随呕吐,解剖是病变部位,以及使用抗生素防治效果方面做出分析。

(1)注意与营养性腹泻的鉴别诊断,营养性腹泻发病的时间和年龄段集中,没有传染性。

(2)其他非传染性因素的腹泻疾病仅存在散发,有不利的因素的存在,如环境,寄生虫等。

(3)同时也需要注意与其他伴随腹泻症状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许多疾病除腹泻症状以外,还伴随有其他症状,如HCV、PrV和PRRSV等

(4)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5)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鉴别诊断

实验室的方法主要有①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VN),间接免疫荧光,间接ELISA。②病原学诊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电镜负染,病毒的核酸检测RT-PCR,核酸探针基因芯片,直接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ELISA,免疫胶体金等方法。

5 腹泻的防控

5.1 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1)采取多点式饲养,至少种猪区与生长育肥区分开。

(2)早期断奶,根据实际操作看,对于2周后还在腹泻的仔猪采取早起起断奶(即14~20d内),断奶后小猪腹泻率会大量降低。

(3)消毒流程可采用:回收饲料药物杂物等,清理舍内物资(0.5d)→清扫干净,喷烧碱冲洗干净(1d)→(组长空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消毒)→2~3%烧碱打湿浸润(0.5d)→清水冲洗干净→干燥(0.5d)→1:1500消特灵冲洗消毒→干燥(0.5d)→1:400卫可冲洗消毒→干燥(0.5d)→1:400百胜冲洗消毒→干燥(0.5d)→1:1000倍特冲洗杀虫→福尔马林(加水1:1稀释)熏蒸(熏蒸12h以上,直至进猪前半天)→抽风(0.5d)→进猪。

(4)注意引种,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从今年发病较严重的猪场看,都曾从外地引过种。腹泻从其他猪场通过引种的方式带入是主要的传染方式,人员带入的可能性也较高。

(5)保持舍温可减少本病的发生。保温不仅是保温箱的温度(25~28℃),更主要的整个产仔舍的温度要达到22℃以上。

(6)做到科学饲养母猪,防止怀孕母猪过肥或过瘦

要获得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饲喂全价的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的前期可采用适当的低标准饲料,但此时也是胎儿组织器官形成的阶段,对日粮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质量有较高要求,所以怀孕前期的母猪应多喂青绿饲料或多汁饲料有重要意义。怀孕后期应采用高标准饲养,以保证营养供给,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减少母猪脂肪消耗,为产后恢复体力和初乳积蓍营养。产后当天不要喂精料,适当饲喂麦皮汤或硫酸镁等轻泻剂,产后第三天起逐渐增加母猪饲喂量,可防止因母猪产后不食,便秘、缺奶而导致仔猪腹泻。

(7)做好母猪分娩前后母猪的护理

①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必须对产栏和母猪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全进全出的方法,更有利杜绝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

②母猪进分娩舍后和临产中,均应用温热的0.1%高锰酸甲溶液冼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临产中擦冼并按摸乳房,挤掉奶头第一、二把奶,辅助仔猪吃上初乳,是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下痢的重要措施,尤其对第一胎母猪更重要。

③母猪分娩后进行产后一针和仔猪产后三针的保健计划,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药物为主。对预防母猪乳房炎和产后无乳有良好作用。如中药:黄芪多糖(北京生态尔)、扶正解毒散(天宝)。西药:大环内酯类药物以替米考星最佳,其次泰乐菌素,进入巨噬细胞内提高抵抗力。建议方案:全群母猪20%替米考星1kg/t料+黄芪多糖0.5~1kg/t,连用15d。产前产后各一周。

(8)做好预防仔猪腹泻的保健工作

①应用现代饲料科技,使用含添加喷务血浆蛋白、酶制小肽等成份的高质量乳猪料。

②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

③适当限制仔猪的采食量,防止仔猪过度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④仔猪出生后72h内注射铁剂l~2ml,对仔猪因缺铁面造成的贫血、腹泻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5.2 进行免疫接种

在降温前针对性的注射疫苗是有效果的,然而市场上的疫苗甚多,很多的厂家的疫苗达不效果,这与疫苗毒株的选择及厂家的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关系。选择疫苗一定要选择知名的大厂家的。

5.3 控制细菌的混合感染

早期口服恩诺沙星(拜耳公司拜有利口服液)

5.4 对症治疗(补液)

补液的两种方法 口服法 适用于大群治疗:按每公斤饮水加补液盐30g。每1000g补液盐含葡萄糖750g,氯化钠125g,碳酸氢钠75g,氯化钾50g。也可直接使用市售补液盐,让病猪自由饮水,至症状消失。

腹腔注射补液:注射法根据猪体大小,用5%葡萄糖100~150ml、生理盐水100~150ml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300ml、5%碳酸氢钠30~50ml,一次注射,每天1次,连续2~4次。由于仔猪耳静脉血管小,不太适合做大剂量的输液,所以临床上常采取腹腔注射补液。

仔猪腹腔注射,采用徒手倒提保定 助手将仔猪倒提,腹面朝向注射者,双腿夹住仔猪肩部。于倒数第2、3排乳头之间,距腹中线2~3cm处进针,与腹壁成90度角刺入3cm左右,刺破腹壁后感觉进针阻力消失,回抽无血液和腹腔内容物,即可注射药水。为便于操作,注射针头可选用人用静脉推注胶管针,也可直接接输液瓶滴注。对体重较大不易提起的病猪,可实施侧卧保定,注射部位在两侧肷部。

猜你喜欢

补液小猪猪场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三只小猪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
头孢哌酮钠联合低渗补液盐对重型福氏志贺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