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水县肉牛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

2014-04-05王天波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黄牛肉牛养殖

王天波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409699)

彭水县肉牛产业发展之路的思考

王天波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重庆 409699)

彭水县有草山草坡面积12.67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16万hm2;耕地面积4.73万hm2,其中田1.6万hm2,3.13万hm2,年产农作物秸秆35万t,加上宜牧林地,改良草地,退耕种草和间(套)作饲草,理论总载畜量达50多万个牛单位,而2013年底存栏只有11.94万头,出栏4.5万头。该县曾经被列为四川省商品牛基地县,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重庆市肉牛优势产业县,通过重庆市无公害肉牛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但肉牛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发展。如何把草山草坡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是本文提出探讨的主要课题。

肉牛;产业发展

1 该县产业现状

(1)发展基础好草山草坡面积12.67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16万hm2;2013年,全市排名第三,重庆市肉牛优势产业县。

(2)肉牛生产布局单一肉牛生产主要分布在饲草资源丰富的三大区域,毛尖山片区、桑柘片区、龙射片区,主要是高山。

(3)良繁体系建设有基础该县1978年引进西门塔尔冻精改配本地母牛,2002年建成一个以县级冻精储运中心及30个乡级人工授精站,有效开展了全县黄牛改良工作,年改配黄牛1万头以上。该县黄牛属盆周山地黄牛,个体不大,生长较慢,屠宰率低,是典型役用品种。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本地品种多与肉役兼用型品种西门塔尔杂交,其杂交品种个体较大,役用功能好,但育肥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

(4)规模化程度不高 2013年,出栏肉牛10~50头的有52户,50~100头的28户,100头以上的5户。

(5)各规模养殖效益差异大放牧散养1~4头/户基本是亏损或持平;放牧加补饲饲养10~30头/户,每头牛能获纯利300~500元;规模化舍饲育肥50头以上,每头纯收益在800元以上。

2 制约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

(1)改良探索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大部分还是用耕牛,所以选用西门塔尔改配本地黄牛,达到肉役兼用,被老百姓接受。此杂交品种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不理想。目前没有探索出适合的肉用型改良品种,导致规模养殖效益不高,规模养殖较少。

(2)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草山草坡面积大是优势,但质优量大的草地少,且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大,草料储存困难,导致夏秋过剩浪费,冬春又严重短缺,全年草料供应不平衡,出现“夏长、秋肥、冬瘦、春死”怪现象。

(3)大型龙头企业缺乏一个产业的振兴,必须有实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肉牛产业需求尤为强烈。2010年以来发展了2个市级龙头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带动能力有限。

(4)招商引资不力,有资金有意愿想进入养牛行业的个人和企业徘徊于产业之外。

(5)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不深入尽管与高校有过合作,但由于本县畜牧专业技术人才没有进一步学习深造,导致合作困难,合作多停留于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合作失去信心。

(6)其他方面良种和规模化是决定养牛效益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但无论是品种改良还是规模化养牛都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一旦无投入,产业发展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以前财政投入不少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效果不显著,肉牛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导致发展思路不够坚定,上面有什么项目就发展什么;投入少,每年只有20万用于改良,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欠缺。

3 发展思路建议

(1)纳入核心规划根据出栏全市第三,可以申请纳入重庆市国家现代畜牧业肉牛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建设,聘请专家组,深入调查,查找重点、难点,分析优势、劣势,整合资源,制定详细规划。

(2)资源整合利用由于高山地区,天气寒冷,越冬困难,草地面积大;平坝天气暖和,草地面积小等特点,探索实施“高山夏秋短期育肥与平坝越冬结合”、“平坝繁殖与高山育肥结合”和“高山轮牧与平坝小草原结合”等配套技术,实施资源利用最优化。

(3)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与难点在于黄牛品种改良的力度与速度。一是能否培育出个体大、肉质优的架子牛是肉牛肥育与加工的关键环节,肉牛发展的速度能否上规模取决于黄牛改良的速度与力度,因此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可繁母牛的扩充,制定地方政策,保护杂交一代和二代母牛。二是要科学制定肉牛良种繁育技术计划。建议一方面抓“级进杂交”;另一方面抓好三元杂交,用红安革斯和皮埃蒙特冻精与本地黄母牛杂交,生产杂一、二代牛。

(4)肉牛产业成败与否,关键要有龙头企业支撑。因此,必须加快引进、培育和扶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拉长肉牛产业链。一是引进像雪龙产业集团那样有经验的大型企业,实行标准化养殖,实施“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等模式,提供中、高档产品,提高养殖效益。二是培育县牧业公司、县山牧公司参与基地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通过几年努力,全县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8万头。三是要吸引一批有实力的牛肉熟制品、皮革加工、生物制药企业,以延伸产业链。

(5)培育人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解决重大关键技术。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充实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并安排到畜牧行业工作。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专业人才到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开展合作,有利于推广科技含量高的肉牛产业项目。

(6)大力推行种草养畜,研究推广青贮饲料技术。积极推行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组织和引导农户发展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研究推广行之有效的牧草青贮技术,确保牧草四季均衡供给。

(7)加大资金投入总量,打牢肉牛产业基础。一是利用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围绕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上报一批项目,争取上级的支持。二是争取金融部门信贷力度,帮助肉牛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肉牛贷款担保中心,提高担保贷款额度。肉牛发展必需走规模化专业场(户)模式为主,其他养殖模式为辅的路子;要强化基地建设,狠抓专业化规模养殖,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做大肉牛产业,加快产业化发展。

(8)品牌打造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效益。利用无公害肉牛产地、产品认定,依托将建的中国畜产品期货交易所、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畜牧业国际会展中心,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打造该县特色品牌,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1] 陈幼春.现代肉牛生产(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 左福元,徐辉仲.南方肉牛生产技术[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王天波(1980-),男,重庆彭水县人,兽医师,市级科技特派员,一直从事畜牧产业规划、技术攻关与推广等工作。

猜你喜欢

黄牛肉牛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肉牛口炎咋防治
黑牛和黄牛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