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4-05何吉贤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牲畜肉制品隐患

何吉贤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动物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何吉贤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视新闻媒体对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带病肉食曝光后,人们对动物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防范安全意识也逐渐加强,让社会居民能够吃上放心肉以及各种肉制品,是政府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肉制品生产源头的控制,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以及监管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环节。

1 动物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

1.1 畜牧养殖过程中的隐患

首先现今各个地方的饲养场周边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首先是,因为饲养场自身排放的各种废弃物以及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其次是饲养场的周边或多或少的有些工厂,在做工时会对空气环境遭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饲养场。另外,动物的饲料业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如果饲料放置时间过久,而没有经过详细的处理,就会发霉变质,进而形成有毒物质,比如说黄曲霉毒素,同时有些饲料中棉籽饼还有大量的游离棉酚,或者是喂养的蔬菜,如果调制不当就会形成亚硝酸盐,或者是存放的饲料被鼠药或者是农药污染。然后为了防止牲畜生病,在对牲畜进行喂养饲料时会添加大量的激素或者是抗菌剂以及防霉剂等等,饲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别说汞、铅、镉等等,人体在食入这样的肉制品后,就会对自身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高温炼制的脂肪类以及油渣等等会使得人体致癌率大幅提升。最后动物染病或者是机体内的寄生虫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隐患,比如说炭疽、结核、狂犬病等等。当牲畜染病后,养殖户往往为了防治疾病,并没有严格采用国家规定的指定药品,为了使动物快速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用大量违规药物。人们吃了这些肉制品后,会发生一系列机体不适症状,比如说心慌、恶心等等,尤其是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1.2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隐患

首先是加工场地的环境以及卫生不达标,牲畜屠宰场或者是食品加工厂卫生条件较差。比如说加工厂在晒制火腿时,防止火腿生蛆,使用敌敌畏等农药。烤肉或者是烤串,常使用流浪猫、流浪狗以及死老鼠等肉制成,对肉加亚硝酸盐。各种海鲜中含有多种寄生虫,加工厂在这些食物中添加甲醛保持新鲜。其次是肉制品加工厂中为调制出色香味俱全的产品,会向内添加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后动物食品加工厂的各种包装业不符合国家规定,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威胁。

1.3 流通过程中的隐患

肉制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隐患存在,比如说运输过程,时间过久,肉制品就会变质,在对肉制品进行储藏时,没有掌握好温度,或者是销售肉制品过程中条件比较恶劣,比如说运输过程中导致的肉制品变质。

2 动物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国一些牲畜饲养户、肉制品加工者以及食品销售者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生产者以及经营者往往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高,忽视消费者安全,以种种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而消费同时也为了图便宜,将自身的安全置之不顾。牲畜销售厂家以及兽药生产厂家为了追求高利润,在饲料中违规使用国家禁用的各种添加剂。其次是相关的制度以及标准缺乏科学性,在牲畜饲养、加工以及销售方面缺乏可靠地制度和标准,所以标准的缺乏以及执行难度大也是现今食品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第三点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强有力的落实,部门色彩相对较重,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法规,进而使得在执行时比较难。最后是牲畜各方面的检疫技术始终较为落后。目前,能够与动物食品安全扯上关系的政府部门机构较为繁杂,比如说商检、技监、卫生、畜牧各部门都在快速的建设和发展中。可必备的检疫设备却比较缺乏或者是不先进,相关的检疫人员素质不高,这样的问题在各个地方都非常普遍,越到基层越显现出来,导致很多项目开展非常困难,又因为上述原因,检疫的结果肯定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特别是有些鲜活动物及其产品在进行现场检验时,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不达标,因此也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

3 为保障动物食品安全提出建议

3.1 加强饲养环境及管理

饲养的环境要能够达到环保的要求,饲料的使用上必须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严格控制可能发展的疫病,药品使用国家认可。加工条件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包装物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添加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物质。

3.2 完善流通过程各个环节

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抓紧制定动物食品安全标准。在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时,特别要重视地方标准的制定,鼓励局部地区以较高的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所制定的标准应充分考虑影响动物食品安全的因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3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及执行要严谨

整理好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将所有与动物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清理好,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矛盾,农户要按照相应的法规进行饲养、食品加工和食品销售。理顺机构关系,将动物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尽量合并,交由政府的一个部门来承担,既可以避免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又可使责任更明确。

3.4 尽快建立检疫和监督体系

动物食品安全的检疫工作必须全方位的开展起来。动物食品安全监测的力度必须要加强。动物安全监测可以结合安全检测,这样能够使投入降低,有效地整合资源。为了使得检测项目能够全面的覆盖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要求检测部门的设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要做好。为满足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全面展开,不单要做好检测工作,合理布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和制裁力度。

[1] 孙杰,王坤,王淼,谢南.动物性食品中药物及添加剂残留问题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47-49.

[2] 周万超,邓兴洲.谈影响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因素和应对措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9:266-267.

猜你喜欢

牲畜肉制品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交换牲畜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GC-O风味分析及R-index法在发酵肉制品排序中的应用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
草粉喂牲畜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