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治疗头痛观察
2014-04-05陈立兵郑剑波邓钰杰
陈立兵,郑剑波,邓钰杰,雷 莹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我们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治疗头痛6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5年。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5.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临床症状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国际头痛协会2004年制订的《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2]。纳入和排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临床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川芎12g,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5g,茯苓2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0g,吴茱萸3g。水煎温服,日1剂,早晚分服。
对照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半夏12g,白术15g,天麻15g,茯苓2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0g,吴茱萸3g。水煎温服,日1剂,早晚分服。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头痛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等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11例,未愈1例,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1例脱落,治愈10例,好转13例,未愈6例,治愈率34.48%,总有效率79.31%。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5 病案举例
王某,男,61岁, 2012年12月23日诊。10余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头痛,头部昏蒙,隐隐作痛,多于精神紧张后加重,偶有胸闷,乏力,纳差,二便调。门诊口服中药4剂后不适症状稍有缓解,之后病情反复。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3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软,双下肢不肿,NS(-)。心电图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TCD示双侧椎动脉血液流速增快。西医诊断为紧张性头痛,中医诊断为头痛痰浊头痛。治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药用半夏12g,炒白术15g,天麻15g,茯苓30g,橘红15g,炙甘草10g,柴胡15g,苍术12g,厚朴12g,枳壳12g,川芎12g,黄芪30g,鸡内金12g。每日1剂,水煎温服,分2次口服。服药10剂,头痛明显好转,乏力、纳差改善。效不更方,继服10剂诸症消失,随诊3个月未见复发。
6 体 会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机不畅,痰蒙清窍而致头痛。半夏、橘红和中化痰,黄芪、炒白术、茯苓、苍术、厚朴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天麻、柴胡、枳壳疏肝行气、平肝熄风,鸡内金消食开胃,甘草调和诸药。川芎化瘀通络,同时作为引经药,引药上行,直达病所。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燥湿、化痰通络之功。
川芎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等,研究表明,川芎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较明显地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使心肌供氧量增加,促进心肌供氧和耗氧的平衡。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此外,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4]。川芎素注射液[5]能减轻头痛程度和减少头痛发作频率,提示川芎素注射液对头痛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川芎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释放5-HT,阻止颅内外血管异常收缩,打断血管异常舒缩的恶性循环,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拮抗内皮素,双重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管舒缩至正常。能减轻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致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使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护,还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因此,川芎是治疗和预防头痛的有效药物。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
[2]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 disorders,cranial neuralgias,and facial pain[J].Second Edition Cephalalgia,2004,24(1):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8.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8.
[5]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298-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