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肠道疾病及其发病机理
2014-04-05王际龙于士强山东省莘县畜牧兽医局252400
王际龙 于士强 (山东省莘县畜牧兽医局 252400)
肉鸡的肠道疾病及其发病机理
王际龙 于士强 (山东省莘县畜牧兽医局 252400)
近几年肉鸡肠道病发生较多,给养鸡带来很大损失。鸡只一旦发生肠道病,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许多药物效果不明显,而且还经常出现停药复发的现象。
肠道综合症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症、消化吸收障碍综合症、肠毒综合症、病毒性肠炎、顽固性肠炎,近几年发生较多。
1 发病特点
(1)继发病多;(2)不呈代偿性生长;(3)多发于15日龄后,但有特殊原因可发于1周龄内;(4)饲养过程的中后期容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流感等病毒病。
2 肠道结构
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黏膜:小肠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微细的肠绒毛,凸入肠腔内,以增加与食物接触的面积。上皮被覆于黏膜和绒毛的表面由三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1)柱状细胞,具有吸收功能,数量最多;(2)杯状细胞,数量较少,散布于柱状细胞之间,能分泌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3)消化管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肠腺腺上皮细胞之间,主要分泌胃泌素、姨泌素、高血糖素、缩胆囊素等,经过血液循环再作用于消化器官,以调节消化器官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以及消化吸收过程。①黏膜下层: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丛、以及淋巴小结等,在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还有十二指肠腺。②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在两肌层之间由结缔组织连接,其中有血管和神经丛。③浆膜:光滑而湿润,被覆于肠的表面。
3 肠道微生态学
(1)细菌、真菌不但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且普遍存在于动物 体表与体内,动物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经2~4h就有大量的菌进入繁殖、定植,随着动物的生长,宿主对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的细菌被淘汰,有的继续增殖,新的细菌进入定植,这个变化在宿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发生,并维持 动态平衡。(2)正常菌群的特征:①种类多、数量大:400~500种之多,数量达1011~1012个菌/g;②厌氧菌占优势,比例为1:1~99:1;③随着年龄变化和换食发生演替;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④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是相对的。
4 肠道的主要功能
肠道即给机体提供营养,又是机体的天然屏障,为机体提供保护,虽然肠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持续攻击,但并不意味着经常发病,本身天然和后天获得的防御功能可有效抵抗感染。
5 引起肠道综合征的原因
5.1 球虫 球虫造成肠道内皮的损害,使机体发生肠道的炎症,而肠炎造成的内皮损害又为球虫虫卵的附着创造了条件。球虫与肠炎相互作用,互相加重病情。
5.2 病毒 有些病毒引起或加重肠道综合症,如呼肠弧病毒、细小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沙砾病毒等。
5.3 健康状况 种鸡携带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呼肠弧病毒、传染性贫血因子、淋巴白血病等的垂直传播。
5.4 细菌 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如魏氏梭菌等。
5.5 毒素 (1)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有如下危害:①增加肠道脆弱性,减少上皮强度。②损害肝脏,阻断胆管,减少肠道下段对脂肪的吸收,降低饲料利用率。③强腐蚀性,引起口腔、腺胃、肌胃和肠道的损伤。④引起低蛋白血症以及法氏囊的退化,进而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2)生物胺,生物胺广泛存在于饲料中,对鸡的危害主要取决于生物胺含量的高低,饲料蛋白质以及动物副产品的细菌降解增加而使饲料中生物胺浓度增高,品质越好的或存放越久的饲料越容易造成生物胺含量的增高,使肠道内皮受损伤和腺胃的肿胀。(3)品质不良的脂肪;(4)去毒不彻底的棉粕,或添加过量的棉粕。
5.6 无机盐离子的丢失 如K离子、Na离子等是传支病尤其是肾型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加重肠道综合症的原因。
5.7 VA以及VE的缺乏 VA的缺乏影响上皮系统的完整性;VE的缺乏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
5.8 一次性过量饮水 一次性过量饮水造成肠道绒毛的萎缩,使食物与绒毛的接触面积缩小,影响对营养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这就是3~4周龄新城疫饮水免疫加重疾病的原因之一。
5.9 应激 应激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包括疫苗接种、换料、转群、气温突变等。
6 发病机理
6.1 胰腺损伤 胰腺是该病病原的主要靶器管之一,可引起其间质性、实质性变性及腺管阻塞,从而导致消化酶减少或间断。消化酶的减少降低了肠内容物中养分的消化和吸收,直接造成营养成份的消化吸收障碍,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6.2 甲状腺损伤 甲状腺是该病病原的主要靶器管之一,可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分泌能力降低,甲状腺激素减少,而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必须有足够的甲状腺素同时存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当甲状腺激素缺乏时,脑垂体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的功能均发生障碍,因而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完全停止。还可能发生脑发育不良及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的神经症状,脑软化等很可能与此有关。
6.3 消化道炎症 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的炎症,使小肠绒毛萎缩或破坏,上皮细胞脱落,从而使其对钙、磷、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障碍造成生长发育障碍和羽毛形成障碍。
在一些特殊的病因作用下,肠道绒毛萎缩与脱落,促进细胞繁殖以及与宿主细胞的粘附,引起感染细胞的崩解,进而引起细胞产物以及其碎片的积累,进一步促进细菌的增殖,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肠道病的发病原理。
S858.31
B
1007-1733(2014)09-0048-02
201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