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体会

2014-04-05张国鑫苗晋玲张中原冀来喜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泪腺泪膜干眼症

张国鑫,苗晋玲,张中原,冀来喜

(1.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

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症,以眼睛干涩、疲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现代医学采用药物等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而传统医学针灸疗法对此病具有疗效稳定、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势。现就毫针针刺“新吾穴”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的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角结膜干燥症类似于祖国医学“神水将枯”。从发病机制看,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故外感燥热之邪,内客于肺,致使肺阴不足或肝肾阴虚、郁热化火,致使阴精亏虚或脾虚气弱,脾运失职,气化无力,终使泪液减少、目失濡养而引发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现代医学则认为由于个人习惯(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生活工作环境或睑缘炎等因素致使泪液质和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损害,从而引起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因泪液分泌及泪膜形成是由眼表、主泪腺以及泪腺功能单位(眼表和泪腺之间由神经连接组成)共同进行调控,其中任一环节的损害均可影响泪液分泌和泪膜完整[1]。有学者研究认为,泪腺功能单位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的主要方面[2],但其最关键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炎症的发生,由于泪腺和眼表组织浸润的大量淋巴细胞以及释放的炎症因子导致免疫相关性炎症,而炎症因子的释放会损害分泌泪液时的神经传导,进而影响泪液分泌的质和量,造成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3]。

2 治疗方法

2.1 针具选择

不锈钢毫针(直径:0.34 mm,针身长度:65 mm,即2.5寸)、鍉针。

2.2 穴位定位

新吾穴:颧骨弓的下沿与冠突之间的缝隙。约相当于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命名为颧颞结节[7]。

2.3 临床取穴

首先找到下关穴,向前轻轻平推即可找到颧颞结节,然后以左手食指(因临床时右手一般为刺手,故左手在定位的同时充当押手)轻轻按压此结节的稍后方向,即可触摸到一弯向前上方的切迹,接着食指向下轻轻按压皮肤,指下可感觉到一骨缝隙,此处即为进针点。

2.4 操作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术者按照上述方法取穴,用鍉针轻轻点按以作标志;②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术者双手和患者穴位);③嘱患者头向对侧倾斜少许并微向后仰,术者左手为押手在标记处继续推寻以确定最佳进针点,右手取2.5寸毫针,先将针尖对准押手指甲中央,用速刺法刺入皮肤,随之调整针身方向,使针尖朝向对侧眼角或额角,徐徐进针。当进针2寸左右时,患者面部会立感麻胀或放电感,同时眼睛泪液充盈,说明针刺有效。临证应注意,针刺过程中患者有时感觉下牙槽麻木,此时需调整进针方向。

3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50岁,干部,2013年4月就诊。主诉:双眼干涩、易疲劳2月,加重2 w。患者2个月前因长时间工作出现双眼干涩,劳累后加重,不能长时间读书、看报或在电脑前工作,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诊断为“角结膜干燥症”。给予物理治疗,效果不明显。近2 w,自觉双眼干涩加重,偶有异物感,视物模糊,严重时头闷,影响工作、睡眠。经朋友介绍,遂来就诊。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平时工作繁忙,遂出现双眼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每遇看书或电脑前工作时久则双眼模糊、干涩加重。既往眼睛无其他不适影响工作生活,舌红脉细数。西医诊断:角结膜干燥症。中医诊断:白涩症(肝肾阴虚型)。结合脉证,导师单用奇穴“新吾穴”进行针刺,当即患者自觉眼睛湿润。复诊患者觉泪液分泌明显增多,症状明显好转。为巩固疗效,共治疗3次。电话随访,患者告愈。

病例2:王某,女,51岁,公司职员,2013年3月就诊。主诉:眼睛干涩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干涩,疲劳后加重,甚则不易睁开。曾就诊于北京某医院,经专科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1试验)检查示:Schirmer 1(无表面麻醉)≤5 mm/5 min,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诊断为“角结膜干燥症”。给予西药及“滴眼液”,疗效欠满意。后经朋友介绍,前来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就诊。询问病史,患者自发病以来,不能看书时间太长,白天较重,平素情绪波动大,受情绪影响症状加重,睡眠一般,舌红苔薄白,脉细微数。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及专科检查结果,诊断明确。西医诊断:角结膜干燥症。中医诊断:白涩症(肝郁化火型)。结合脉证,导师选用“新吾穴”针刺,3 d 1次,共诊疗5次后,患者自觉症状消除,随即复查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经泪膜破裂时间(beakup time,BUT)及Schirmer 1试验检查,结果提示正常。

4 体会

角结膜干燥症为近年来多发病,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 h以上的人群中,有31.2%的人患有干眼症,而在未来5年中,预计干眼症患者人数还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4],而大学生每次过完周末或放假回校后干眼症发病率可高达40%,我国目前的发病率约在21%~30%,较欧美国家高[5]。祖国医学将此称为“神水将枯”,是指由于泪液减少、甚至枯竭,致使白睛、黑睛干燥失润,无泪液滋润,甚至黑睛混浊,引起眼睛干涩、局部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及眼疲劳等。早在《证治准绳·神水将枯》记载:“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乃火郁蒸膏泽,故精液不清,而珠不莹润……干涩如蜒蚰唾涎之光。”本病具有渐进性、反复发作特点,后期可出现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干眼症、干眼病及眼睛干燥症,均属于本病范畴[6]。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故治疗上以疏通经络、养津润目为治疗目的。《灵枢·海论》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通过十二经脉及其连属部分的分布以及十五络脉的联系,进而表里沟通,内外联系,组成了人体如环无端的气血通路,维持着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即经络通畅,全身气血运行正常,各组织器官得以濡养。中医历来重视使用针灸疗法治疗眼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多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晴。”《审视瑶函·眼科针灸要穴图像》一节记载有关于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眼疾的29个常用腧穴以及13种疗法,较详细地论述了腧穴主治、针刺深浅以及刺激量等。另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干眼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7]。而西医则主要以药物,如新斯的明、人工泪液以及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刺激泪液分泌,增加角膜表面水液存留,进而提高角膜湿度,并未对其潜在的病因治疗[8]。

上述案例,导师通过辨证认为两患者临床表现均有眼睛干涩、易疲劳等症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水将枯》,均诊断为干眼症。治疗时选用特效穴——“新吾穴”进行毫针针刺,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分析认为,该特效穴为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李新吾主任医师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个治疗鼻炎的独特穴位[9],位于足阳明胃经下关穴附近,阳明经多气多血,刺之可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调和阴阳。蝶腭神经节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能使鼻黏膜及海绵体内血流量变小,腺体分泌物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功能,能使海绵体内过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体分泌物大量增加。正常生理下他们互相制约,相互调节,维护功能平衡,正所谓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由于炎症是诱发本病的最关键因素,伴随炎症等的发生,将会发生阴阳失衡,打乱神经纤维平衡,甚至长期失调。若炎症导致局部血管充血,分泌物增多,相当于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与中医寒证之临床表现相类似,即阴盛阳虚;反之局部血管缺血,分泌物过少的症状,类似阳盛阴虚之中医热证。所以,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起到良性的双向调节的作用,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导师通过认真分析并结合解剖学认为蝶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内,其大多数神经属上颌神经感觉纤维,分别来自腭、鼻、咽部的黏膜及眼眶,其中泪腺神经为泪腺提供分泌纤维,创新性地提出该穴是治疗干眼症的有效穴位。本治疗方法巧妙地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针刺疏通经络的作用,又结合运用了解剖学知识,达到了临床治疗的目的。同时该法绿色安全,简便廉验,无副作用,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1]张玉明,王芳芳,李宝贞,等.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8):523-526.

[2]Stern Michael E,Gao Jianping,Siemasko Karyn F,et al.The role of the lacrimal functional unit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ry eye[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04,78(3):409-416.

[3]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342-345.

[4]周晓玲.眼睛干燥综合征趋向年轻化[J].辽宁医学杂志,2012,26(3):133.

[5]王延群.使用电脑要预防干眼症[J].开卷有益 求医问药,2013,9(1):20-21.

[6]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 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5.

[7]刘敏,刘迈兰,于美玲,等.针灸治疗干眼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22(4):242-246.

[8]张月梅,高卫萍.针刺治疗干眼症[J].吉林中医药,2011,31(5):416-417.

[9]李新吾.针刺蝶腭神经节-“治鼻3”穴位治疗鼻部疾病的机制分析及有关针刺方法的介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193-196.

猜你喜欢

泪腺泪膜干眼症
外眦开大成形术伤及泪腺继发泪腺瘘1例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药膳调理干眼症
切开重睑并眶缘骨孔固定泪腺的术式探讨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泪腺肿瘤组织中GPX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