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35例观察
2014-04-05林野泉
林野泉
(吉林省松原市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位于外科急腹症的首位[1],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青年、壮年居多,尤其是20~30岁之间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2]。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以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39.6岁;病程2h~2d,平均1.5d。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9~72岁,平均38.8岁;病程3h~3d,平均1.3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3]:①症状:起病急,以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并逐渐加重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里急后重、排尿疼痛等在,亦可见头痛、乏力、寒战、发热等。②体征:体温可升高,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及反跳痛,痛点固定,伴腹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阳性,闭孔肌试验阳性。③直肠指诊:可见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并可触及压痛性包块。④理化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增高,尿常规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腹部超声可见阑尾肿胀、积液及积脓,腹部X线片偶见阑尾粪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流质饮食,多饮水等,并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和能量合剂,抗生素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腹痛明显者给予止痛药物,用东莨菪碱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治疗组另用阑尾止痛饮(败酱草30g、蒲公英30g、生薏苡仁30g、紫花地丁20g、金银花15g、连翘15g、红藤15g、延胡索20g、赤芍15g、桃仁15g、大黄10g、牡丹皮15g、川楝子15g、甘草10g),水煎取汁300mL,每次150mL,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
两组治疗7天为一疗程,治疗7天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3 疗效标准[4]
治愈:腹痛及伴随症状均消失,右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其它阳性体征转阴,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等恢复正常,腹部超声检查提示阑尾无肿胀。显效:腹痛及伴随症状均显著减轻,右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轻微,其它阳性体征轻微,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基本正常,腹部超声提示阑尾肿胀明显消退。有效:腹痛及伴随症状减轻,右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所减轻,其它阳性体征有所好转,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等有所改善,腹部超声检查提示阑尾肿胀消退不明显。无效:腹痛及伴随症状、体征等无改善或加重,血常规、腹部超声提示无好转。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2例(62.86%),显效6例(17.14%),有效5例(14.29%),无效2例(5.71%),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15例(42.86%),显效7例(20.00%),有效6例(17.14%),无效7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急性阑尾炎属中医“腹痛”、“肠痈”等范畴。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辛辣食物,或因外伤、劳累等致脾胃功能受损,传化失司,无力排出糟粕,致湿热内生,气滞血瘀,脉络阻滞。头孢西丁钠属半合成的二代头孢菌素,具有高度抗β-内酰胺酶的性质,稳定性较好,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同时亦有一定的抗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作用。甲硝唑是治疗厌氧菌的首选药物。
阑尾止痛饮方中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金银花、连翘清解解毒,薏苡仁清热利湿解毒、为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延胡索、赤芍、桃仁、牡丹皮活血化瘀止痛,大黄泻下导滞通府、活血解毒,川楝子行气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可清热利湿、散结消肿,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故具有较好的疗效。
阑尾止痛饮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
[1]姚宏伟.阑尾炎汤联合西药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3):212.
[2]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9.
[3]张宇,梁楚强,黄桂芳.复方红藤饮治疗急性阑尾炎65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4):1890.
[4]张伟明.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