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县桑树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2014-04-05冉龙平

四川蚕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石硫桑园桑树

冉龙平

(宁南县蚕业局,四川 宁南 615400)

蚕业是宁南县发展农村地方经济、致富农民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县产业结构大调整,激发了农户栽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6215”栽桑模式。生产模式的改变,在相应的技术措施的配套上,特别是桑树病虫防治措施上也要跟上生产发展步伐,否则病虫的为害将成为蚕桑生产中的一大隐患,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

1 桑树病虫发生及防治现状

病虫害暴发主要有三个条件:桑树、病虫原的存在和生态环境。桑树是一个载体,病虫原是发病的根本,环境是病虫暴发的决定因素。当病虫原达到一定的基数,桑树品种对病虫抗病能力低下,环境就成了病虫暴发的决定因素。不同的环境,对病虫害暴发起到了促进或抑制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害虫发生的机率也有所不同。经过近几年来对宁南的桑园调查,桑红蜘蛛在春季气温高干燥时发生面广,为害面大、发生代数多。桑粉虱、桑褐斑病、桑里白粉在高温多湿,不通风桑园内发生为害大。我县为暖冬,冬季低温持续时间短,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越冬,使越冬虫口基数增大。第二年遇到适宜病虫发生繁殖的环境条件,病虫就大暴发。

桑树病虫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桑病虫种类达78种以上。主要病虫有红蜘蛛、桑粉虱、桑蓟马、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等。

桑树上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少,选择性小,多年来重复使用乐果、敌敌畏等,已使桑树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害虫的大量发生,又促进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导致桑园环境严重污染,每季都有家蚕农药中毒事故发生。

2 近年来我县在病虫防治中的主要成效

2.1 纳入行政考核

2001年,我县桑树病虫发生严重,在部分区域造成桑叶减产,质量下降,季养蚕量减少20%左右,全县开始重视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并把此项工作纳入行政作为的考核。连续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病虫防治措施上加大力度,采取各环节技术落实,从而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2 栽植抗病力强品种

重视桑树病虫,选择栽植抗病虫害强的丰产优质桑品种。多年来我县不断从外引进优良桑品种,进行小区试验,选出适宜我县区域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确立了以云桑1号、南一号、嘉陵20号、丰田5号等主要品种在全县推广。

2.3 培育无病桑苗,防止通过种苗传播

我县坚持自主育苗的发展方针,每年下达计划,任务到乡镇,采取自给自足。保证了全县的栽桑苗木健壮无病。

2.4 大力发展“6215”栽桑模式,提倡合理套种,减少病虫为害

全县大力发展“6215”,从2006年到2012年全县栽种3809hm2,改变了桑园种植模式,套种作物冬季马铃薯、黄豆、蔬菜等低干作物逐步取代了小麦等作物,大大提高了亩产效益,减少了病虫为害。

2.5 加大桑树专用肥的使用

农户习惯施用尿素,专用肥的使用逐年减少,导致桑树抗病能力低下,近年通过宣传、加大补助力度、责任考核多种措施的落实,全县加大对专用肥组织力度,2013年发放专用肥4000t以上,桑树生长明显好转,桑树自身抗逆能力加强。

2.6 加大土地流转,让弃荒桑园变成丰产园

大户采取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等方式接手了许多弃荒桑园,减少了病虫聚集场所,提高了桑叶产量质量。

2.7 加大对新农药的试验和推广使用

针对我县主要病虫,近年来我们对新农药“富桑”和“保桑灵”进行了小区域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使用。在农药使用上做到了交替使用,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3 今后桑树病虫的防治对策

3.1 积极开展桑树病虫害的治理工作

以科学的防治观为指导思想,桑树病虫防治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积极开展桑树病虫害的治理工作。以桑树为核心,根据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用一系列的农业措施和栽培技术,改造桑园环境,使其对桑树和有益生物生长发育有利而不利于害虫和病菌的生长、发育。狠抓前期预防,控制中期发展,加强后期补治,达到控制病虫为害发生,使病虫种群降低到经济损害以下,达到保护桑树,提高桑叶产量质量之目的,确保蚕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3.2 完善桑树病虫预测预报网络

搭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指导服务生产。我县成立了桑树病虫测报站,融入全省测报网络,不断健全和完善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服务体系和网络,并与农业植保部门建立病虫情况信息互通平台,加强对桑树病虫灾害性事件实时监测,对暴发性病虫实时监控。通过分析气候环境动态,根据中长期气候预报,特别是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变化,结合当地桑树病虫调查基数、可能发生种类,建立预警发布机制,准备多套预防预案。

3.3 坚持科学使用农药防治

农药防治是桑树病虫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夺取桑叶丰收不可缺少的保障。该方法具有见效快、效果佳、应急能力强等特点,在生产中应选择防治桑树病虫的专用药。一是对症下药。各种品种的农药都有它的防治对象和范围,在施药时,首先要认准病虫,做到虫病用药分开,按照各种病虫的发生时间、为害程度,确定防治时期,准确及时喷药杀灭,否则用药再多也不会见效。二是掌握好用药量和施药次数,用药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好,浓度过大,易发生药害,反之不能防治病虫,达不到防治的效果。要求在调查测报的基础上,根据桑树病虫的种类,为害程度,决定农药种类和施药次数及浓度,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三是掌握好药的交替和混合使用,昆虫和病菌对农药具有自然抗药性,一个区域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病虫害很快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应采取2~3种有防效而性质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同剂型同范围的农药混合使用,延缓虫害的抗药性。在农药混合使用时,要注意农药的酸碱性,酸性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否则就会发生化学中和反应失去药性。四是掌握好施药的浓度、方法、时间,施药要均匀、周到、适量以保证防治效果。根据害虫为害特点,药喷在要害部位。如防治红蜘蛛类害虫,喷药时则要尽量使药液喷在桑叶背面,防治桑粉虱要叶背叶面都要喷打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掌握天气变化,巧用药,药效与光照、温度、湿度、下雨、吹风等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温高低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温度高、施药效果好、空气湿度大、雾露未干时,不宜喷药,阴雨、吹风天气不宜施药,在使用农药时,要选用蚕桑站配发到各乡镇药物,不要随意在市场上购买,以免造成桑叶带毒,蚕儿中毒死亡。

3.4 坚持冬管工作不放松,加大石硫合剂的使用

冬管工作是防控桑树病虫害的有效农业防治措施,是为来年蚕业生产打下基础,增加桑叶产量,提高来年叶质的有效途径。在除草、垦覆、修枝等各环节上要一如既往的坚持,特别要加大推广石硫合剂。目前农户不太接受使用石硫合剂,2012年全县使用量184t。但石硫合剂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在冬管中对老树的喷干和周围环境的使用,可以杀灭越冬害虫和病原,减少来年病虫发生,能恢复桑树青春活力,延长桑树生长寿命,必须在石硫合剂的使用上加大力度。

3.5 技术服务要到位

定期组织蚕农和技术人员现场交流和培训,利用现有的技术推广网络,使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全面推广。对重灾区域要采取特殊的防治手段,一旦发现病虫就应采取县上的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培训,组织药物,组织统一的防治队伍,加大片区防治力度。

猜你喜欢

石硫桑园桑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马桑树儿搭灯台
石硫合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石硫合剂使用要点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