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永恒动力
2014-04-05覃好君
覃好君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十八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办高水平大学,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近年来,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党的建设,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从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看,高校党建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以更为有效的党建工作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为创办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还必需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获取永恒动力。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必须遵循的党建规律
十八大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党的建设主题,并要求在这个主题下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意义十分深远,这是新形势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带全局性、统揽性的重大要求。践行群众路线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理论基石、实践平台和评判标尺,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首先,党的群众路线是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理所当然与党建科学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政党与现代成熟国家社会管理的关联十分紧密。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广大公众的参与,在意识形态之外,无论其政党的根本目标有何差异,但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为广大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最大利益的主张必须昭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致力于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取利益的政党也毫不例外。我们党深刻认知,只有充分发挥在群众工作方面的优势,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好党建工作,并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各方力量。
科学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正确反映,党建科学化就是使党的建设符合科学的性质或状态。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的就是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规律,然后按照这种规律确立党建内容、目标和任务,促成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按照本来规律正常运转。党的建设规律,包括政党政治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等多个层面。而政党政治最根本、最深刻的规律,就是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任何政党,只要离开其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就注定没有立足之地[2]。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特别强调党的生存基础在于人民群众。因此,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深扎根于民,是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所在。
其次,党的群众路线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一是群众路线教育可以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理论创新。真诚地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这是我们党在发展中得出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植根于人民,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才能获取智慧的源泉,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从而推进理论创新,保持恒久的思想动力。二是群众路线教育为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进程搭建了实践平台。近年来,通过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教育活动,使高校党的建设借助于这些重大载体取得了明显进步。而目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则为推进高校党建科学化进程进一步搭建了实践平台,为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离不开师生党员的共同参与。广大师生党员不仅是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智慧源泉,而且是推进高校党建不断创新的基本动力。高校党建工作离开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党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长久,更谈不上科学化;三是群众路线为检验高校党建科学化实效提供了判断标准。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建客观规律的反映,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高校党的建设是否科学,是否有成效,最终必须由广大党员和师生群众做出判断。因此,群众赞同和群众公认是检验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标准。
二、践行群众路线对高校党建科学化提出新要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党的建设主题并用它来统领整个党的建设,指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和基本着力点。在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建设聚焦于科学化、见效于科学化,是目前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这与过去相比有着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首先是对思想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高校党建和管理活动的根本要求,必须加深理解,强化认识。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党建工作的根本观点。我党自建立以来就始终不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并将其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唯一正确的根本路线和根本观点;二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永恒宗旨,与党的建设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学校党建工作都须认真考虑全体师生的根本利益,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都应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三是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方法。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建设和谐校园。
其次是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的组织建设把服务群众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体现到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建设一支有思路、有胸襟、有信念、有正气、有本领、有担当的干部队伍,把群众对人才培养、干部选任、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关切和诉求列入组织工作重要议题,高度重视,及时回应;在党内要注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再次是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申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殷切期待。一是期待解决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特别是要解决最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二是期待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力度。针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等问题,民众普遍期望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三是期待解决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浮”问题,整改和查处办事程序繁琐,审批事项过多,工作效能低下,拖延扯皮、消极懈怠等一系列“滥相”和权力腐败问题,要求以优良作风和反腐成效取信于民。
三、构建常态化机制为高校党建科学化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科学化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代已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校要坚持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党建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以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3]。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目的,也是不断推进党建科学化的永恒动力。
第一,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在思想建设上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政治立场坚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和灵魂所在,是把握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和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学校应把树学习之风、求学习之实作为推进党建科学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首要任务,理直气壮地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师生员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建设水平。要健全完善党员经常性的学习提高机制,推动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坚持固本强基。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党的事情关键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干部是决定因素。学校必须把党建工作融入高教事业,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必须紧紧围绕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这个根本保证,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不动摇。二是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惟其如此,高校党建才不至于脱离高校实际,偏离工作中心,也才抓到了根本,突出了重心。三是必须紧紧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党建。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和各要素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高校党建必须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处理好党的各项建设之间的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促进高教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建好组织管理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内涵建设,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坚持高严原则。构建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机制,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理顺工作关系,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内涵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确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建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4]。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要求学校党的各级组织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程序和党建规律,确保组织运转灵活高效,始终充满生机活力。要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位一体的党组织内涵建设目标,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工作形式,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同时,还要按照中央关于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
第四,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完善细化监督制约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取得实效、长效的关键环节。要在群众监督下完善权力结构,细化具体制度,加强执行力度,紧紧盯住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使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同时要不断完善公众监督、法律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党外监督形式,健全监督制约体系。
第五,构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惠民服务上始终坚持民生至上的理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改进领导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健全服务体系、建立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方法,构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畅通服务渠道、创新服务载体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只有坚持服务群众、以人为本和民生至上原则,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总之,构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常态化机制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项战略举措和重要任务。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4],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能不能落地、能不能持久的关键环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形成的制度科学有效运转起来,产生密切联系群众、弘扬优良作风的长效驱动力。惟此,我们才能凝聚奋力前行的强大正能量,把教育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李天明.党建科学化的破题之举[N].哈尔滨日报.2013-08-19(04).
[2] 高新民.提升群众工作力为党建科学化破题[N].辽宁日报,2013-07-09(A07).
[3] 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J].党建,2013(7).
[4] 王海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