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文化普及的若干认识问题

2014-04-05马来平

关键词:儒学深层普及

马来平

科学文化普及的若干认识问题

马来平

作为一种与人文文化并立的文化,科学文化以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充分的普适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巨大的影响力等特点。为深入理解科学文化,需要弄清科学文化与儒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历来就有“以德摄知”的传统,它包含关于求知的方法、态度和求知的精神等可以作为科学文化的养分或构成部分的大量内容;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文化不仅是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且具有某种导向和支撑作用。目前,在科学文化普及中,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较为薄弱。应通过深化深层科学素质的研究、促进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引导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等途径,强化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

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普及; 中国传统文化; 深层科学素质

弘扬与普及科学文化理应在现代文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显赫地位,然而,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一般性地谈论科学技术普及尚可,倘若谈及弘扬和普及科学文化就感觉有点虚无缥缈了。为什么?原因乃在于围绕弘扬与普及科学文化有一系列的认识问题尚待澄清。譬如,什么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这里,我们尝试对这两个问题给予初步回答。

一、何谓科学文化

这些年,科学文化似乎已经成为大众习语,殊不知在学界关于什么是科学文化迄今仍然处于众说纷纭状态。以至于不久前有学者称:“到目前为止,‘科学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充满歧见、难以给出一个明确定义的交叉研究领域。在此领域内,有着不同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出发,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研究进路,以理解科学以及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以解说今天的文化——科学文化”*袁江洋:《科学文化研究刍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4期。。

解决什么是科学文化的争端,关键在于准确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说科学是文化?其二,和其他文化相比,科学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1.为什么说科学是文化

如果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毫无疑义,科学是文化,而且是十分典型的文化。因为科学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体制,也是这种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的终端产品;在这种意义上,科学与科学文化是等价的。但是,如果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那么,就只有科学的精神方面是文化了。通常,人们认为,科学是物质的力量,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与价值无涉。科学有没有精神的方面呢?答案应当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1)科学是一种思想。在古代,自然科学曾长期包容在哲学母体之中,到了近代,科学独立后,依然与哲学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任何重要的科学新成果都是对未知自然规律的揭示,都蕴含着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新的哲学思想。这些由新观念和新观点构成的哲学思想一旦从科学成果中概括出来并被民众所掌握,就会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产生巨大影响。

(2)科学是一种精神。科学作为一种诞生于近代的特殊的社会体制,它要求从业的科学家必须共有一整套约束他们的有感情色彩的价值体系。这套有感情色彩的价值体系即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升华,也是科学的精髓和灵魂。它不仅决定着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科学之所以进步,而且对于人类在其他领域里的活动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的重要力量,是防范和抵制伪科学的锐利武器。

(3)科学是一种道德。科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日益增强的社会性,决定了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以协调科学共同体内部以及科学共同体与政府、企业界等有关的社会各界的关系。鉴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一定的认识环节,所以,这些道德规范对于人类在其他领域里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往往也会引发一系列出人意外的新的道德问题、涌现新的道德观念,对人类已有的道德规范产生强烈冲击,从而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某种契机。基于上述,人们通常认为,科学代表着一种对社会道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特定道德。

(4)科学是一种方法。科学的要义在方法。科学诞生的关键在方法,科学突破的关键在方法,科学发生效用的关键也在方法。总之,从根本上说,科学是一种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方法。而且,自然科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一旦通过创造性地转换而把它引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往往会有某种奇效。例如,以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软科学,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实现决策科学化方面作用巨大;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经验检验——发现新的问题”为基本环节的科学方法程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用途广泛等。无可讳言,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各项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由上述可见,科学文化尽管直面自然界,但却浸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表达着人类围绕自然的大量价值诉求。它以其深邃的思想、磊落的精神、醇厚的道德和睿智的方法尽显多彩的精神风采,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科学文化的精神方面,其内核是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意指:“首先,它意味着科学家应当:①坚信外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②坚信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③坚信认识趋向于简单性。其次,崇尚真理的价值观要求科学家要有勇气把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第一生活需要。就是说,在他看来,不是官本位、不是伦理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马来平:《作为科学人文因素的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文史哲》2000年第3期。。这一价值观既是整个科学文化的核心,也是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方法无不从特定侧面有力地体现了这一价值观。

2.科学文化的特点

科学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

(1)充分的普适性。科学的宗旨是探求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作为其结晶的科学知识具有相当的客观真理性、逻辑融贯性和精确性。应当说科学知识在主导方面是无阶级、无地域性的,或者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科学颇具普适性。它比较容易为各民族所接受、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科学文化在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增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任何具体的科学知识都难免包含或多或少的利益、修辞和情感成份,就是说,科学知识在具有充分普适性的同时,是兼具一定地方性的。

(2)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文化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因为:其一,科学最具开放性和最少保守性。科学界公开申明,有组织的怀疑是其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他们时刻准备着随时抛弃自己和他人的一切经不起经验和逻辑检验的任何已有认识。其二,科学发展速度惊人。长期以来,科学知识是按照指数规律向前发展的,尽管现代知识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较之其他文化的发展速度,依然是很快的。其三,科学发展周期性地引发革命。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周期性的范式变革。物理学至少已经连续出现过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等几种前后相继、依次更替的范式,其他学科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不同的范式所包含的主导性科学成就不同,所使用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和方法不同,甚至连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和共有价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致有人慨叹,在不同范式内工作的科学家乃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3)强大的影响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的双重演进,科学文化广泛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其他文化各个领域,并日渐跻身社会主流文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朝阳式亚文化系统。于是,人们看到,它在人类的整个文化生活中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引领作用:不论是现代文化形式,还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只要融入科学元素、插上科学的翅膀,就会陡增无穷的魅力、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社会两类相并立的文化。为加深对科学文化的理解,需要弄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种特殊且重要的人文文化,所以,弄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即是弄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整体上的关系,以及弄清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鉴于学界有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整体上的关系讨论较为充分,这里仅就后者略述管见。当前,在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历来众说纷纭。例如,在儒学对科学文化的作用问题上,一些人认为,儒学对科学文化无作用。其一,儒学侧重内心修养,科学专注于外部世界,二者各司其职,互不相关;其二,科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等;其三,儒学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制度化的基础,尤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制度即科举制度和家族制度,或者已经废除,或者已经处于一息尚存状态。因此,儒学对科学的作用微乎其微,几近于零;另一些人认为,儒学对科学文化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理论上,儒学包含科学因子,可以坎陷式地开出科学;实践上,东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儒学;还有的人认为,如果说儒学对科学文化有作用,也只能是消极作用。近代实验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儒学对科学具有巨大的消极作用,它对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扎根和发展的作用,同样也是消极的。近代以来,在儒学对科学文化作用的问题上,强调儒学的消极作用一直是主流观点。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甚至这样认为:儒家历来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它对于科学的贡献几乎全是消极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页。。就连积极推进儒学现代化的新儒家中的不少学者,也持儒学 “消极作用论”。如冯友兰1921年在其《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论文中,以及梁漱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讨论中国科学时,都把中国没有产生实验科学的原因追溯到了儒家思想。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大陆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对儒学持批判立场,所谓“消极作用论”一直占据主流地位。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儒学对中国科学文化的作用呢?

首先,那种认为儒学对中国科学文化没有作用或作用微乎其微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在古代,儒学是封建中国的意识形态;在现代,儒学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儒学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不可能不和科学文化发生相互作用。另外,那种以儒学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制度化基础为由,消解儒学对科学文化作用的观点,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事实是:一方面,家族制度并未真正消失。中国至今仍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家族制度在社会尤其在农村仍有较大市场;另一方面,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制度化并不仅仅表现为科举制度和家族制度。教育制度、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习俗、典籍文献等也是儒学等传统文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

其次,那种一厢情愿地夸大儒学文化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前些年东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儒学在其中肯定有贡献,但贡献究竟多大,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儒学文化一直是、也永远是东亚国家或地区须臾不可离的文化环境。不可每当东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时就把功劳归功于儒学,而每当东亚科技和经济滞涨时,就回避儒学文化的作用问题。至于近代实验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事实是否证明了儒学文化对科学具有巨大的消极作用,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西方有而中国没有的东西很多,是否都可以归结为儒学的原因?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显然带有浓厚的文化决定论色彩,而文化决定论,理论上站不住脚,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总之,关于儒学等传统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作用问题,最重要的不是笼统地谈论儒学等传统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作用,而是对儒学等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实事求是地弄清楚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各个侧面和各种具体观点对科学文化所起作用的表现、性质和条件等。如,儒学的民本思想对于科学家确立为人民、为国家而崇尚科学的价值观是有益的,但这种积极作用发挥的条件是,必须将民本思想有可能包含的忠君思想相剥离;儒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科学家树立生态自然观和生态科学技术观,但这种积极作用发挥的条件是,必须剔除“天人合一”思想有可能包藏的天人感应、君权天赋等糟粕;儒学的整体论思想有助于科学家掌握现代的整体论思维方式,但这种积极作用发挥的条件是,必须把儒学的整体论思想所具有的忽视分析、不求精确等缺陷予以剔除等。

2.如何评价科学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社会现代化,除了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外,还包括一个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而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各方面的现代化难以深入。甚至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是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前提条件之一的。

实质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融合。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科学化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社会,保持与现代科技的高度相容性,成为促进现代科技发展的优良环境。任何阻碍现代科技发展的文化或文化成分,迟早要么被改造,要么被摈弃。

所谓传统文化的科学化,并非指传统文化同化为科学文化,而是指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扩大科学文化成分。传统文化不断扩大自身科学文化成分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从现代科学的时代精神那里汲取灵感,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既然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在哲学前提、核心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契合性*参见Pritjof Capra.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and the Rising Culture, by Simon and Schuster,1982.,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完全有可能从现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那里,汲取灵感,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二是引进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或者通过对自然科学成果的哲学概括,而提炼新的理论和观点,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2)不断改造自己。从根本上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所包含的已有科学文化成分不仅需要重新改造、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而且,它所包含的大量与科学技术不相适应乃至对科学技术发展起阻碍作用的成分,更加需要予以改造。

(3)寻求科学文化的支撑。广义地说,科学文化也包括技术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具有支撑作用。因为传统文化像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也包含事业和产业两部分,而科学文化将深刻影响以表现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方式和传播传承方式,将开辟以表现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各式各样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和供给力的新空间;同时,将创造和扩大全社会对于传统文化消费的种种新需求。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科学文化不仅是无比丰富的思想资源,具有某种导向作用,而且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3.中国传统文化是否缺失科学文化成分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一言以蔽之,缺失科学文化成分。例如,有人这样断言:“为什么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何时中国科学家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许多人以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其实这更是一个文化问题,说到底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缺少科学文化的因子”*黄建海、王汉青:《科学文化理应成为主流大众文化》,《科学与民主》2009年第4期。。

首先,即便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但却无法否定中国古代有“前科学”,即大量的个别科学成就和科学萌芽。其实,西方古代也没有科学,有的只是“前科学”,而且两相比较,中国古代“前科学”的历史更为悠久,许多领域里的水平更为领先一些。近代科学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古代科学对于近代科学的诞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就是说,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并非完全割裂的,古代科学也包含有某种近代科学的成分。因此,对于中国古代科学不能一笔抹煞,那种以近代科学诞生于西方为由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科学文化成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具有大量的科学文化成分。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学长期占据核心地位,而且包含中华民族大量优秀文化成分,因而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这里,我们不妨以儒学为例,扼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科学文化成分的情况。

儒学历来就有“以德摄知”的传统。 尽管该传统把认识德性之“道”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它并没有否定、也没有丢掉对自然的认识,而是把对自然之“知”包容在德性之知之中,视“知”为服务于“德”、实现“善”之目的的手段。所以,儒学倡导致用科学目的观,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它那里,“真”主要是道德与政治之真、德行实践之真,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而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道德与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汉书·食货志》,转引自张越主编:《中国史学史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1页。,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页。,需要医学等。儒学的上述特点,从根本上为儒学包含科学文化成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为此,我们看到,在儒家历代经典中存在大量与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息息相通的关于求知的精神、方法和态度的论述。如,《论语》20篇中有关的论述俯拾皆是,仅在其第一篇《学而篇》就有以下论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宣扬学用结合;“过则勿惮改”,鼓励勇于纠正错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勤于学习,独立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提倡实事求是,不作伪;“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提倡大胆怀疑,言之有据,等等。

这些内容在原有的儒学框架内,是服务于道德修养的,但一旦将其分离出来,就会变成科学文化的养分或直接成为科学文化的构成部分了。

三、纠正科学文化普及中的失衡现象

这些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文化普及事业有了大踏步的发展。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在科学文化普及中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即重科技知识尤其民生技术知识的普及,轻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普及。一般地,可把科学素质划分为两个层面:科学知识是表层;蕴含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深层。所以,失衡现象实际上是指深层科学素质普及比较薄弱的情况。

令人焦虑的是,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中间, “取消论”、“不切实际论”和“代替论”等错误观点十分流行。在“取消论”看来,对于普通民众,深层科学素质无用或用处不大,因此可以不予普及;在“不切实际论”看来,深层科学素质过于抽象,一般公民难于理解,所以,向一般公民普及深层科学素质有点对牛弹琴;在“代替论”看来,深层科学素质存在于科学知识之中,普及科学知识,也就等于普及了深层科学素质。总之,上述所有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否认普及深层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深层科学素质统统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复杂和简单的统一,从其精神实质上看,并不神秘;同时,“科技知识之中固然寓有深层科学文化(即“深层科学素质”——引者注),但科技知识绝不等同于深层科学文化。深层科学文化不仅不会从科技知识中自动呈现出来,而且,它们也并不仅仅蕴含于科技知识之中,而是更经常、更大量地存在于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活动的实践之中。因此,科技知识的普及是无法代替深层科学文化普及的”*马来平:《科学文化普及难题及其破解途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11期。。深层科学素质是科学的精髓,是无用之用、万用之基,是支配公民科学素质的核心因素。倘若一个人学会了许多科技知识,但对于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却一知半解或不得要领,那么,这将表明,他对所学科技知识并未透彻理解,而且也很难做到对这些科技知识的灵活运用。

为此,科学文化普及工作不能因小失大,失去重心。应当充分认识深层科学素质普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继续做好科技知识普及的同时,必须下大功夫做好深层科学素质的弘扬和普及。这里仅强调以下三点:

1.深化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认识

普及深层科学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应对深层科学素质有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认识。然而,目前包括学术界在内,关于深层科学素质仍然存在许多歧见和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因此,需要深化对深层科学素质的研究,进而促进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认识。

科学精神在深层科学素质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抽象度也最高。公民对其理解的状况如何,是衡量科学文化普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学界对科学精神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不过多数人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就是说,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围绕求真,科学精神有两层最重要的含义:一是理性精神,其要义是注重逻辑思维;二是实证精神,其要义是注重以经验事实作为提出理论的依据和检验理论的标准。其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以下理念:“(1)大胆怀疑的态度;(2)高度尊重事实的客观立场;(3)严密的逻辑思维原则;(4)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5)追求精确的严谨作风”*详见马来平:《试论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内容》,《文史哲》2001年第4期。。也有人认为,科学精神的基本理念是:“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蔡德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科技导报》2004年第2期。。其实,两种理解大同小异、一脉相通。

主要由于自辩证法界的贡献,在深层科学素质中,关于科学方法的认识较为成熟。通常认为,科学方法可分为“各门学科中的具体方法”、“一般方法”和“哲学方法”等三个层次。其中,包括经验方法、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等在内的“一般方法”和基于科学成果哲学概括所得到的“哲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们的日常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而“具体方法”的运用尤其需要变通和改造。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引导人们立足可靠的经验事实,充分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探寻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一旦把它推广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领域时,可变换为以下基本程式: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以事实检验假设——推翻并提出新的假设或维持原假设——发现新的问题。总之,从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角度说,公民应当掌握的基本科学方法是什么,以及公民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途径是什么等,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深层科学素质中,科学思想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的概念。该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极易引起歧见。第一,它泛指有科学根据的思想,通俗点说,说话办事应当有科学依据,不能依靠自己拍脑袋,也不能轻信他人。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颇为相近;第二,它可以指重大的科学理论或学说。如,哥白尼日心说、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等。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思想属于科学知识的范畴;第三,它可以指科学理论、科学概念的内在逻辑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哲学和社会学观点等。所谓“科学思想史”或“科学内史”,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第四。它可以指科学观,即对科学及其各个侧面的根本看法。当我们谈到某个历史人物的科学思想时,往往指的就是这个人的科学观。通常,当我们说树立科学思想的时候,上述四方面的含义都包括,但主要是指第一和第四两个方面。即强调要依靠科学、相信科学,以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总之,基于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而言,树立科学思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树立科学思想的途径是什么等等,也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引导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

要把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做到位,仅仅让公民认知和认同深层科学素质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公民对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以期提高公民掌握和运用深层科学素质的能力。为此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把深层科学素质全面融入科技知识的普及之中。首先,要把普及应用性、生活化的科技知识与普及相对应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等原理有机结合起来。一般地,重要的科学原理所蕴含的深层科学素质内容较为丰富。公民们一旦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重要的科学原理,将会更易于体会或领悟其中的深层科学素质意蕴。其次,要把普及静态的科技知识和普及动态的科技发展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普及特定科技知识的同时,简炼而巧妙地说明这些科技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样将会使公民在接受科技知识的同时,更便于对深层科学素质的领悟和践行。

第二,紧密结合百姓生活实际普及深层科学素质。深层科学素质并不远离百姓生活,而是深深扎根其中。例如,是否养成遇事先弄清情况的习惯,实际上是一个实证精神强弱的问题。因为只有先弄清情况,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凡事是否讲究分寸、把握火候、有一个数量观念,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精神强弱的问题。因为强调严密和精确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理念。总之,戒除空头说教,实行紧密结合百姓生活实际的方式,一定会使普及深层科学素质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第三,支持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活动。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近年来协商民主的大力推进,公民直接或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活动日渐常态化。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活动,尤其是有关科技应用或与科技政策有关的公共事务决策活动,对于深层科学素质普及的作用更为直接和突出。例如,近年来,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环境污染方面的公共事务决策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公民的环境意识,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公民运用环境和生态知识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第四,广泛开展公民科学活动。公民科学活动是指民间科学爱好者或志愿者所自发进行的群众性的业余科研活动。例如,群众性的寻找稀有物种或新的药物分子活动、大范围地长期跟踪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活动、实地调查研究某种或某地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等。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公民科学活动比较活跃,在我国,也日渐增多。显然,在野外的、长线的、地方性的或者涉及区域间利益冲突的科研活动领域,较之职业科学家的常规科学活动,公民科学活动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公民科学活动是常规科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其科学价值不可小觑。尤为重要的是:“在公民科学活动中,公民已经不是被动地接受科学普及,而是主动地运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因而,是深层科学素质的践行。这种践行,十分有利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科学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各地应尽量广泛地组织和开展公民科学活动”*马来平:《科学文化普及难题及其破解途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11期。。

3.促进深层科学素质普及的体制化

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是一项艰难而细致的工作。其突出特点有二:一是知行结合。公民掌握深层科学素质固然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具备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才标志着一个人真正掌握了深层科学素质。因此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不能纸上谈兵、空对空,一定要紧密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目的。二是见效缓慢。正因为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需要知行结合,所以它不能立竿见影、不能搞速成。要舍得下功夫,坚持不懈地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和示范活动。基于此,深层科学素质普及的有效路径之一,乃是促进深层科学素质的体制化。

具体说来,促进深层科学素质的体制化,即是将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全面纳入各种社会建制,使其规范化和常态化。例如把深层科学素质的普及纳入教育体制,使不同阶段的全日制教育和各类成人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深层科学素质普及作为中心任务之一;把深层科学素质普及纳入科普创作和文学艺术体制,使科普创作和各类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把深层科学素质普及作为中心任务等。

[责任编辑:林 舒]

The Cognition Issues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MA Lai-ping

(Advanced Institute for Confucia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Science is a culture, which exists with humanistic culture side by side. It has outstanding features as follows: upholding truth values as the core, being of good universality and thorough revolutionary and playing strong leading rol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culture, we ne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the Confucianism and othe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have a tradition that virtue dominant knowledge. It contains ri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thod, attitude and the spirit of knowledge. All of those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culture nutrient or as a part of content constitute scientific culture directly.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cientific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rich thought resources but also a certain guiding role in some sense. Currently, the popularity of deep scientific quality is weak, so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deepen the research of deep scientific quality,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quality, and guide the citizen on the deep practice of scientific quality, etc.

scientific cultur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cientific quality in deep level

2014-05-27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项目批准号 11FZX005)的阶段性成果。

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 250100)。

猜你喜欢

儒学深层普及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儒学交流在路上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对“医患失去信任”的深层忧虑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深层反思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