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2014-04-05张洁如陈晓蛟朱慕云
张洁如,陈晓蛟,朱慕云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 扬州,225001)
感染后咳嗽是急性、亚急性咳嗽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绝大部分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引起,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症状迁延难愈。本研究总结2013年本院门诊12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感染后咳嗽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3.3岁,平均咳嗽时间27 d。全部患者符合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1]。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贝雪) 8.8 mg/次,1次/d,共7 d; 对照组给予酮替芬1 mg/次,早、晚各1次。2组均辅以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
1.2 评价标准
患者于服药第3、7天随访复查,进行咳嗽症状积分表评价:0分为日间无咳嗽,夜间也无咳嗽;1分为日间偶有短暂咳嗽,夜间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2分为日间咳嗽频繁,轻度影响日常生活,夜间轻度咳嗽,影响睡眠;3分为日间咳嗽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夜间咳嗽严重,影响睡眠。记录患者头晕、嗜睡等副反应,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率。积分评价=(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咳嗽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 显效:咳嗽症状显著减轻,症状积分减少70%~95%; 好转:咳嗽症状有所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69%; 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变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 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第3、7天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27和0.86,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第3天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1.27)显著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第7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0.86和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中治愈4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治愈27例,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1.7%。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嗜睡或头晕症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91.7%,2组副作用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 论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上较常见,占亚急性咳嗽病因的6%~10%,因其大部分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故又称之为感冒后咳嗽。虽然感染后咳嗽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咳嗽过度频繁,会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可产生焦虑、失眠、疲劳、胸痛等症状,使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感染后咳嗽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 ① 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持续性干咳,并伴有咽痒及异味敏感等高气道反应表现; ② 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心肺病史; ③ 胸片等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④ 对抑制变态反应药物治疗有较好的反应。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2]表示,呼吸道病毒及其他致病菌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气道高反应等是导致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原因,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后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损伤,黏膜下神经末梢过多暴露,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增高等均可能是参与产生感染后咳嗽的因素。
枸地氯雷他定是第3代抗组胺药,在体内迅速分解为地氯雷他定而产生生物学效应,是一种长效、高效的H1受体拮抗剂,临床已广泛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枸地氯雷他定通过阻断平滑肌突触后膜上组胺对Hl受体的作用,减少渗出和消除水肿,阻止组胺对C类神经纤维上H1受体的作用,因而可减轻气管-支气管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4],从而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酮替酚兼有组织胺H1受体拮抗及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临床长期用于治疗和预防变态反应性咳嗽及外源性哮喘,但因其有嗜睡、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了临床疗效[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在第3天时明显改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起效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嗜睡或头晕症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的临床安全性更高,患者依从性更好;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中治愈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疗效更加确切。因此,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感染后咳嗽起效快、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感染后咳嗽的常规用药。
[1]赖克方,钟南山.新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析[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2): 80.
[2]柳萍,包婺平,周新.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的初步调查[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5): 351.
[3]赵静,石庆,柳兵.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 605.
[4]陈如冲,刘春丽,罗炜,等.感冒后咳嗽敏感性及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改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 675.
[5]常琦.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药物的选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