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2014-04-05张洁如陈晓蛟朱慕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枸地氯雷气道

张洁如,陈晓蛟,朱慕云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 扬州,225001)

感染后咳嗽是急性、亚急性咳嗽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绝大部分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引起,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症状迁延难愈。本研究总结2013年本院门诊12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纳入感染后咳嗽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3.3岁,平均咳嗽时间27 d。全部患者符合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1]。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商品名:贝雪) 8.8 mg/次,1次/d,共7 d; 对照组给予酮替芬1 mg/次,早、晚各1次。2组均辅以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

1.2 评价标准

患者于服药第3、7天随访复查,进行咳嗽症状积分表评价:0分为日间无咳嗽,夜间也无咳嗽;1分为日间偶有短暂咳嗽,夜间入睡时短暂咳嗽或偶有夜间咳嗽;2分为日间咳嗽频繁,轻度影响日常生活,夜间轻度咳嗽,影响睡眠;3分为日间咳嗽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夜间咳嗽严重,影响睡眠。记录患者头晕、嗜睡等副反应,比较2组治疗的有效率。积分评价=(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咳嗽症状消失,积分减少>95%; 显效:咳嗽症状显著减轻,症状积分减少70%~95%; 好转:咳嗽症状有所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69%; 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变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 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第3、7天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27和0.86,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第3天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1.27)显著低于对照组(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第7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0.86和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中治愈4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治愈27例,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1.7%。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嗜睡或头晕症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91.7%,2组副作用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 论

感染后咳嗽在临床上较常见,占亚急性咳嗽病因的6%~10%,因其大部分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故又称之为感冒后咳嗽。虽然感染后咳嗽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咳嗽过度频繁,会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可产生焦虑、失眠、疲劳、胸痛等症状,使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感染后咳嗽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 ① 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持续性干咳,并伴有咽痒及异味敏感等高气道反应表现; ② 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心肺病史; ③ 胸片等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④ 对抑制变态反应药物治疗有较好的反应。

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2]表示,呼吸道病毒及其他致病菌感染导致的气道损伤、炎症、气道高反应等是导致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原因,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后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损伤,黏膜下神经末梢过多暴露,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增高等均可能是参与产生感染后咳嗽的因素。

枸地氯雷他定是第3代抗组胺药,在体内迅速分解为地氯雷他定而产生生物学效应,是一种长效、高效的H1受体拮抗剂,临床已广泛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枸地氯雷他定通过阻断平滑肌突触后膜上组胺对Hl受体的作用,减少渗出和消除水肿,阻止组胺对C类神经纤维上H1受体的作用,因而可减轻气管-支气管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改善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4],从而起到治疗咳嗽的作用。酮替酚兼有组织胺H1受体拮抗及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临床长期用于治疗和预防变态反应性咳嗽及外源性哮喘,但因其有嗜睡、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了临床疗效[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在第3天时明显改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起效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嗜睡或头晕症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的临床安全性更高,患者依从性更好; 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中治愈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疗效更加确切。因此,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感染后咳嗽起效快、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感染后咳嗽的常规用药。

[1]赖克方,钟南山.新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析[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2): 80.

[2]柳萍,包婺平,周新.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的初步调查[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0,4(5): 351.

[3]赵静,石庆,柳兵.枸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 605.

[4]陈如冲,刘春丽,罗炜,等.感冒后咳嗽敏感性及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改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 675.

[5]常琦.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药物的选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 264.

猜你喜欢

枸地氯雷气道
祛风止痒方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 和炎性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