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选择
2014-04-05陈新亮王立华
陈新亮,王立华
(1.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选择
陈新亮1,王立华2
(1.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从把握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入手,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路径选择,即完善制度和政策,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保障;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根本;加强职业品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保证;走校企联合之路,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就业力;内涵;路径
网络出版时间:2014-03-28 17:40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1]36这不仅说明就业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走向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为此,国家积极制定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作为高校如何结合社会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亟需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凯尼特和诺肯率先提出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就业力问题的研究成为欧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2]。这一研究对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就业力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和各种社会组织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加拿大政府于1992年出版了《就业力素描:加拿大就业人口的必备能力》报告,其中将就业力分为:学术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3大方面,并细分为许多项目。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2]“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对就业力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国提高学生就业力合作组(ESECT)对就业力的定义是,一组使个人能更好的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3]“福格特(Fuguate)认为,就业力是指个体在其在职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4]皮特尔·奈特(Peter T.Knight)和曼兹·约克(Mantz Yorke)认为,“就业力应由4个方面构成:即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具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及通用技能(skills)、表现为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和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组成”[5]。“英国学者凯尼特提出了10项核心就业力理论,即通过对创造性思维、主动性、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自信心、责任心这10项核心能力的考察,即可评定出就业力的最终水平状况。”[6]国内学界曾红权认为:“就业力是指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个体职业生涯中保持竞争的能力和优势,包括保持工作、更换工作的能力并最终在个体职业生涯中永续实现自我的能力。”[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认为,“就业力可区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3个维度”[8]。丁怡认为,“就业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9]。刘鑫认为,“就业力具体包括就业观、核心能力和职业成熟度”[10]。谢晋宇、朱国学认为,“就业力不是简单的就业能力,而是‘可雇佣性’”[11]。在各种解释中,比较公认的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就业力的界定,“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2]。
根据以上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科学文化知识、运用专业知识的技能、非专业技能及态度、心理素质等各种个性品质,是一种与职业要求相关的综合能力体系。(2)就业力是一个永续职业过程的能力。它不仅包括求职前职业获得的能力,还包括稳定职业岗位和再就业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职业的选择具有多变性,在当代大学生中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广泛存在,他们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人生定位,一方面要具备先就业并维持就业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内部、外部条件的变化,具备职业岗位变换的发展能力。(3)就业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就业力不是单一的能力素质,而是由多种素质构成的复杂能力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教育、人文素质、法律素质、信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和沟通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4)就业力是一种内因,具备了一定的就业能力不可能就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职业,能否就业是职业选择和被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还要受到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社会环境的因素、地域因素、家庭因素、亲朋好友因素等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自身具有能够初次获得工作、进而保持工作和接受外界因素影响与再生更换工作的胜任能力的总和,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开发非智力因素,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达到个人就业目标,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它不仅包含求职能力,而且还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可以把大学生就业力划分为3个层面:(1)专业能力。这是获得一份职业岗位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而获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生还须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本功。(2)非专业能力。这是保持职业岗位和提高就业质量的核心要素,是除专业能力之外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途径来获得。(3)职业品质。这是大学生选择、胜任、更新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特质,包括求职技巧、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品质等,主要是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等途径来获得,这是培育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也是用人单位经常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现状分析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动机之一是满足自身的就业期望,选择接受教育是在教育成本和期望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后作出的决策”[13]121。然而,面对现实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组调查显示:“面试时用人单位看中应聘者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实践能力(26%)、专业知识(24%)、谈吐表达(22%);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最关注应聘者如下几方面能力:学习能力(51%)、团队合作能力(42%)、执行能力(36%)、创新能力(24%)。”[14]而这些能力恰恰正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出现不足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动力不足,自觉学习意识不强
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重要职责。由于受传统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一方面,部分学生从高考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紧张学习过程进入大学后,认为自己到达了学习的驿站,失去了前进的目标,脱离了高中时家长的督促、老师的时时监管,放松了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导致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偏重课本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考核重知识点的记忆,忽视思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导引,问题式考核淡化,导致学生只满足于分数的追求,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欲望缺失,学习能力不强。
(二)实践经历不足,实践能力不高
事实上,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不仅看重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更看重的是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据调查统计,“有过实践经历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3%,而没有实践经历的毕业生就业率仅是57.26%”[6],这说明,有过实践经历的大学毕业生是用人单位录用是十分看重的条件。但是,部分高校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停留在口头上,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课程安排,而实践时间和实践课程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学生经历匮乏,实践能力低下,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甚至还需用人单位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具备工作岗位的要求,“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般需要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到岗适应期只有2~3个月”[15]。
(三)专业课程设置滞后,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优化主要是由市场来调节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与市场接轨,专业课程设置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当前及其未来的需要,才能源源不断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急需的人才。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总量矛盾又有结构矛盾,其中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15]。事实上,中国有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只重大纲要求,忽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家人才需求发展方向的需求,关门搞教育,导致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滞后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凸显,造成大学毕业生专业结构性同质,专业技能水平趋于低下,大学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求不供应、供过于求的局面。
(四)探索意识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同样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是任何一个用人单位的需求,都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调查发现,65.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只有17.3%的大学生感到满意。调查还显示,只有24.7%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创新的设想和建议’,偶尔有创新设想和建议的占66.5%。”[16]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17]。这表明中国高校亟需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敢为人先、上下求索、开拓创新的能力的培养。
(五)独立性缺乏,就业选择功利化
当代大学毕业生大多是1990年后出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由于成长的人际环境相对狭小和封闭,家庭对其抱有较高的期望,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的心理相对孤僻和敏感,盲从依赖,缺乏独立性”[18]22。在就业时,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完成了学业,至于到哪工作或选择什么工作,那都是父母的事,依靠父母、凭借关系才是找到工作的关键。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好高骛远,拈轻怕重,只追求高工资、高待遇,不愿多付出,缺乏对岗位发展空间和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表现为“一步到位和白领意识;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期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行业就业;狭隘的行业观念等等”[19]。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最为关注的是薪金福利占31.7%。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给予的薪金是否能够达到大学毕业生的自我预期值,以及单位的福利待遇是否良好,成为大学毕业生是否选择该单位的重要依据”[20]。
(六)职业认识模糊,职业技能欠缺
职业技能除大学期间所培养的专业技能外,还包括非专业技能和职业品质,而且后者越来越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原因很简单,这些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经过用人单位的短期培训就可达到的,而是学生经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和大学教育生涯中逐渐积累和养成的。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竞争,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大学毕业生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而且需要有能够与单位共生存、同发展的责任感和不断寻求持续发展增长点的能力。由于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职业品质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和倾向,导致部分大学生虽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抱负,但忽视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即使有,也不能正确的进行职业目标定位,职业认识模糊,造成期望与现实脱节。再者,“由于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缺乏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弱化,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使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21]。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路径
大学生就业力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之一,大学生的就业力如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探索大学生就业力的路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完善制度和政策,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保障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站在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制度建设,出台配套政策,为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保障。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高校与企业“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体系,建立法律保护制度、大学生就业制度、人才培养定位制度、企业需求报告制度、监督制度、大学生就业力评估制度等,在高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供需信息畅通、政策有效落实的绿色通道。二是政府应加大财政改革导向力度,积极搭建就业与创业平台。“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22]164三是提高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教师特岗的就业比例,设立国企特岗、政府行政机关特岗,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二)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根本
高校需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结合学校自身人才资源优势,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既要考虑当前的专业优势,又要分析和研判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资源变化,既要考虑学生就业趋向统计,还要把握人才培养的比例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供需关系,防止出现热门专业热一时,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没培养的现象发生。二是高校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高为重点。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改革既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又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教学方式与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和说教,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重视学习能力和个性教育的培养,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以过程考核为导向,改变传统的以客观考核为主的学生学业考核办法。“高校必须转变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为对他们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理解和反思能力的评价。”[23]四是推行完全学分制,实行学制、专业弹性化,进行动态化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志向去选择课程,根据自身需求延长学制,但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必修的课程,鼓励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去锻炼,把学习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五是优化师资队伍,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高校拥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就业力的前提条件。在学校内部形成师资队伍优化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充实到教师和管理队伍之中,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学业考评制度、师德建设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和整体队伍结构,推行教师学生双选制,形成教师竞聘机制,从而使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上层次。
(三)加强职业品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评,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24]3-4。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大学则成为了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起点,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大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学制的不同,大学生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在不同的时间段制定不同的行动计划,使自己很清楚未来的职业,在校的每一天、每一阶段生活的很充实。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一是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掌握职业选择权利,二是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价值取向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和能力结构,三是激发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前提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什么样的就业观念,决定什么样的就业出路,就业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者教育者层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驱动创新,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开展就业方法和技巧、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政策和信息分析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的和服务的实效性。如通过典型案例、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应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的正确观念和“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培养职业情趣,增强职业认同,以全面发展促进实现就业,以就业教育面向学生全覆盖和渗透学校教育全过程开发学生就业力,以全面指导和个性化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果。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适应等”[6]。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步入社会择业、维持职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又十分看重大学生的实际工作经历,这就要求高校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位。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就业见习和第二课堂活动等途径,加大学生的实践性锻炼力度,如校内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园、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园、校内超市由学生经营管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教师课题有学生共同参与、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校外建立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在最有效的载体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胜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走校企联合之路,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平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离不开实践,而生产实习、就业见习、社会实践又离不开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激励、学校主动瞄准方向、企业主动借助高校人才优势,走“校企联合”之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通过产学研用的合作方式,实现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一方面学校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习见习模式,学生通过实习不仅了解了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也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检验和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动力,促进了职业品质的养成,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缩短了企业投资的培训期,为学生提高就业力和企业选聘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者,学校可以聘用企管人员或技术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到校内授课,为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参与学生的评价,通过企业的积极参与、评价和反馈,了解就业的要求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开发学生的核心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力的提高。企业可以设立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作为作业或课题布置给学生进行研究,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团队合作平台,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实践中职业品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使参与项目活动的能力转换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企业还可以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就业前培训,以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25]
总而言之,就业力强有助于人们工作的成功,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上担负着重要职责。高校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发展定位,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运行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和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 中共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冯勇.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及其启示[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
[3] 谢伟.大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6.
[4] Fugate M,Kinicki A J,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Joum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5] 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 李琳琳,贾东超.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3):67.
[7] 曾红权.就业力研究概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3):2.
[8]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05,(1):91.
[9] 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81.
[10] 刘鑫.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现状分析及对策[J].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3.
[11] 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与可雇佣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
[12] 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30.
[13] ﹝美﹞M·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闵维方,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 央视《东方时空》.调查:毕业生有多少就业“力”[EB/ OL].http://www.china.com.cn,2006-02-09/2013-10-28.
[15] 陈根.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74.
[16] 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131.
[17] 张互桂,王中.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9,(2):178.
[18] 曾湘泉.变革中的中国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 王蕾,张延平.浅谈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37.
[20] 贺娜.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大学生就业力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108.
[21] 何军峰.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6):178.
[22] 于幼军.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3] 王颖.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4]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25] 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J].管理现代化,2006,(2):60.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ability and Improving Path Choice
CHEN Xin-liang1,WANG Li-hua2
(1.School of Fine Art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2.School of Science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is a problem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and it is also a social hot issue of great concern.Improving their employ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ir full employment.By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ability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improving the path choice of their employment,that is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policy,is the powerful employment guarantee;changing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ir employability;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veloping career planning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ir employability;changing the employment ideas and enhancing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s a warranty of their employability;and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serve the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improving their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ability;connotation;path
G 64
A
2095-462X(2014)02-0095-0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40328.1740.044.html
(责任编辑 治丹丹)
2013-11-04
陈新亮(1970-),男,河北怀来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社会科学副研究员,公共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