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之书

2014-04-04雷武铃

世界博览 2014年5期
关键词:狩猎斯诺波兰

雷武铃

风景、自然、山水,这些词在不同的历史和现实场域中被使用。它们被我们当然地使用,它们所承载的含义似乎是自明的,但细想时却发现又是纠缠复杂、含混不清的。这些词的含义体现了人对自己、对所在的自然世界、以及和自然世界的关系的种种认识。而对这些词的含义的辨析,或者说重新对它明确地加以界定,解释,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对什么是风景的问题上,有两种相反的看法。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在其《风景和记忆》 是其中一种的典型代表。书中明确地宣称自己的核心论点:“风景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自然”。他主要是从历史和精神角度,并且是民族、国家这种集体的历史精神,也就是风景的象征意义、精神符号的角度,来看待风景。因此,他的这本书可以称为是一本风景文化史。他把风景进行分类,分为木(森林),水(河流),石(山峰),来揭示它们的文化含义。在方法上,他在每一类风景中选用具体的例子,展示其历史演变过程,对其做具体的精神分析;而不是对所有的一类风景做普遍的原理性分析。比如,在森林一类中他选取了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边境的比亚沃韦扎森林;在河流中,他选取了泰晤士河;在山峰中,他选了拉什莫尔山和阿尔卑斯山。在突出这些具体的典型中,兼顾到一些其他典型的历史例子。在这些具体的例子中,通过具体的人物,来展示这些风景的文化意味(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精神象征)。比如,比亚韦沃扎森林,早期立陶宛战胜条顿骑士,后来属于波兰,19世纪俄国,一战后属波兰,二战初苏德瓜分波兰后被苏联占有,苏德战争后被德国占领,二战后被从中间划分为波兰和苏联部分,苏联解体后成为波兰和白俄罗斯、立陶宛边境。森林边缘村庄曾经是犹太人栖居地,二战时德国人把这里的犹太人彻底清除了。要把这座森林景观也变成一看就是德意志式的。这里曾有沙皇的狩猎别墅,后来又有戈林的狩猎木屋,后来又有赫鲁晓夫的狩猎度假区,现在成了体验狩猎和吃野牛肉的旅游点。这是承载了沉重历史的森林。

而在《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的结尾,加拿大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秉持的是和沙玛完全相反的看法:风景就是没有人的自然,没有任何人的介入。他要打破人的局限,人的视野。要取消人看自然的方式。他带了一套复杂的摄影器材,摄影镜头可以纵、横360度旋转。在加拿大东北部的荒野中,拍摄了五天。他制作出一部电影,“天空、地平线、特写的岩石地形、层叠的山脉、云层、日出、日落,在取景框里无情而缓慢地漂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循环反复”。他要干什么?“这部影片成为了对一片荒野做出的绝对记录,记录地球最后存留的荒野。这部影片将被送入太空,作为曾经有过的自然面貌的纪念品”。

对沙玛的风景文化论我想说的,一、作为精神的风景,不仅仅是集体记忆和象征,常常还是个人精神的表达和寄托。自然风景经常是个人逃避社会的寄居之地。二、风景有时候恰好是反文化、反历史的。当我们面对一片自然风景时,它吸引我们,恰好在于它是外在于、超然于我们之外的存在和美。它震惊我们,让我们从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重重重压下脱离出来。感到一种自由,一种非人类社会规范、记忆、责任的绝对的自由。

对于斯诺的绝对的非人的风景论我们想说的是,风景从来就无法脱离人类而存在。它总是作为人类的概念,即使是那些人类足迹未到之处。斯诺本身的抱负,也是要拍出真正的,绝对的风景,是一种艺术活动。他要与伟大的风景画家塞尚,桑普、柯罗的风景画相比,他在制作这部电影时感觉听到了巴赫的受难曲和弥撒曲一样伟大庄重的宗教音乐。风景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沙玛是犹太人,背负着民族痛苦的历史记忆。斯诺是加拿大人,历史太轻,只有荒凉辽阔的自然。中国看到了太长太多的人的历史,能轻松看待,而深切感到自然风景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深切体会到,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笑谈历史的演变,是我们短暂人生最快乐的享受。

风景与记忆

作者: [英] 西蒙·沙玛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人文与社会译丛

译者: 胡淑陈 / 冯樨

出版年: 2013-10

页数: 840

定价: 78.00

风景与西方艺术

作者: [英]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landscape and western art

译者: 张翔

出版年: 2014-1

页数: 308

定价: 89.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狩猎斯诺波兰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狩猎还是偷猎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狩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