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4-04-04周琳
周琳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择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普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A组, n=20)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 n=2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临床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中, 腹股沟疝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项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型术式, 与开腹手术比较, 其具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 探讨TEP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旨在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40例研究对象, 年龄47~74岁, 平均(61.8±9.2)岁, 均为单侧可复性疝男性患者, 可耐受全身麻醉, ASA分级均1~2级。1个月内均未接受输血治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应用。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A组和B组各20例划分,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术前晚24 h禁食水, 术日和术前2 h取抗生素静脉滴注。A组采用全身麻醉, 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成功麻醉后,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弧形切口于脐下缘选择, 长约1 cm。将皮肤切开, 对一侧腹直肌前鞘纵行切开, 后鞘显露。钝性沿后鞘向下对一侧腹膜前间隙分离, 后取气囊行扩张操作, 将10 mm Trocar置入。充气进镜, 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观察, 在无渗血、呈良好的状态下。取5 mm Trocar于下腹正中置入。钝性分离一侧至髂前上棘, 并同在直视下向下分离, 至耻骨后间隙。自精索将疝囊完全分离, 还纳腹膜, 促使精索壁化。腹膜向下分离至腰大肌水平于髂前上棘处, 耻骨肌孔充分暴露。于腹膜外间隙放置轻量型网片, 为15 cm×10 cm, 将耻骨肌孔完全覆盖。网片用抓钳固定, 将气腹状态解除, 腹膜对固定网片自动回复, 对皮肤行缝合操作。B组:麻醉成功后, 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内环体表投影与手术侧耻骨结节投影连线切开, 沿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至外环口, 上下游离腹外斜肌腱膜, 对腹内斜肌充分暴露, 游离精索, 于精索内侧找到疝囊。沿内环口近端将疝囊横断, 若疝囊较小, 则不行横断操作, 于远端位置旷置, 结扎近端并于腹腔内还纳。取轻质网片于腹膜前间隙放置, 将耻骨肌孔覆盖。对内环口缝合, 并间断固定网片, 取另一网片于精索后方平铺固定[2]。无明显出血后, 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x-±s)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情况见表1。
3 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与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比较, TEP在平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离床活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占有优势, 其原因在于, TEP切口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出血量, 利于手术顺利实施[3];应用气囊充气, 可达到周围压迫止血和分离腹膜前间隙的目的, 尤其是疝囊较小的直疝, 疝囊在充气完成后自动向腹腔还纳, 使操作时间明显缩短[4];因腹腔镜镜头具有显微效果, 故可更细致的对内部组织分离, 明显降低了周围损伤程度;展平补片, 在减压过程中, 腹压可自动完成对补片的固定, 省去了重建内环和开放式手术缝合固定时间;创面微小, 降低了切口护理难度, 患者有较高依从性[5, 6]。对早期离床活动建议接受度较高。本次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 可能与两组均采用腹膜前间隙操作, 避免了大量出血, 且尿管拔除时间的选择与患者主观感觉相关, 故不存在明显差异。且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也差异不大。
综上,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宇红,张和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19(4): 563-566.
[2] 陈德伦,黄世锋,谢德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现状研究.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22(6): 275-276.
[3] 段泽辉,杨件华.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3(4): 570-571.
[4] 林璐,柏金喜,王惠春,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控制开放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1): 11-15.
[5] 朱雷明,姜卫东,朱建斌,等.缩短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的因素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7(4): 20-23.
[6] 杨勇,王敏,胡雄辉,等.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四川医学, 2013, 34(5): 632-633.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择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普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A组, n=20)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 n=2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临床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中, 腹股沟疝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项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型术式, 与开腹手术比较, 其具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 探讨TEP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旨在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40例研究对象, 年龄47~74岁, 平均(61.8±9.2)岁, 均为单侧可复性疝男性患者, 可耐受全身麻醉, ASA分级均1~2级。1个月内均未接受输血治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应用。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A组和B组各20例划分,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术前晚24 h禁食水, 术日和术前2 h取抗生素静脉滴注。A组采用全身麻醉, 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成功麻醉后,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弧形切口于脐下缘选择, 长约1 cm。将皮肤切开, 对一侧腹直肌前鞘纵行切开, 后鞘显露。钝性沿后鞘向下对一侧腹膜前间隙分离, 后取气囊行扩张操作, 将10 mm Trocar置入。充气进镜, 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观察, 在无渗血、呈良好的状态下。取5 mm Trocar于下腹正中置入。钝性分离一侧至髂前上棘, 并同在直视下向下分离, 至耻骨后间隙。自精索将疝囊完全分离, 还纳腹膜, 促使精索壁化。腹膜向下分离至腰大肌水平于髂前上棘处, 耻骨肌孔充分暴露。于腹膜外间隙放置轻量型网片, 为15 cm×10 cm, 将耻骨肌孔完全覆盖。网片用抓钳固定, 将气腹状态解除, 腹膜对固定网片自动回复, 对皮肤行缝合操作。B组:麻醉成功后, 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内环体表投影与手术侧耻骨结节投影连线切开, 沿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至外环口, 上下游离腹外斜肌腱膜, 对腹内斜肌充分暴露, 游离精索, 于精索内侧找到疝囊。沿内环口近端将疝囊横断, 若疝囊较小, 则不行横断操作, 于远端位置旷置, 结扎近端并于腹腔内还纳。取轻质网片于腹膜前间隙放置, 将耻骨肌孔覆盖。对内环口缝合, 并间断固定网片, 取另一网片于精索后方平铺固定[2]。无明显出血后, 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x-±s)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情况见表1。
3 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与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比较, TEP在平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离床活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占有优势, 其原因在于, TEP切口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出血量, 利于手术顺利实施[3];应用气囊充气, 可达到周围压迫止血和分离腹膜前间隙的目的, 尤其是疝囊较小的直疝, 疝囊在充气完成后自动向腹腔还纳, 使操作时间明显缩短[4];因腹腔镜镜头具有显微效果, 故可更细致的对内部组织分离, 明显降低了周围损伤程度;展平补片, 在减压过程中, 腹压可自动完成对补片的固定, 省去了重建内环和开放式手术缝合固定时间;创面微小, 降低了切口护理难度, 患者有较高依从性[5, 6]。对早期离床活动建议接受度较高。本次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 可能与两组均采用腹膜前间隙操作, 避免了大量出血, 且尿管拔除时间的选择与患者主观感觉相关, 故不存在明显差异。且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也差异不大。
综上,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宇红,张和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19(4): 563-566.
[2] 陈德伦,黄世锋,谢德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现状研究.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22(6): 275-276.
[3] 段泽辉,杨件华.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3(4): 570-571.
[4] 林璐,柏金喜,王惠春,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控制开放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1): 11-15.
[5] 朱雷明,姜卫东,朱建斌,等.缩短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的因素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7(4): 20-23.
[6] 杨勇,王敏,胡雄辉,等.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四川医学, 2013, 34(5): 632-633.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方法 本次共选择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普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就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A组, n=20)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 n=2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临床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中, 腹股沟疝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项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型术式, 与开腹手术比较, 其具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 探讨TEP与开放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旨在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40例研究对象, 年龄47~74岁, 平均(61.8±9.2)岁, 均为单侧可复性疝男性患者, 可耐受全身麻醉, ASA分级均1~2级。1个月内均未接受输血治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应用。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A组和B组各20例划分,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术前晚24 h禁食水, 术日和术前2 h取抗生素静脉滴注。A组采用全身麻醉, 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成功麻醉后,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弧形切口于脐下缘选择, 长约1 cm。将皮肤切开, 对一侧腹直肌前鞘纵行切开, 后鞘显露。钝性沿后鞘向下对一侧腹膜前间隙分离, 后取气囊行扩张操作, 将10 mm Trocar置入。充气进镜, 对腹膜前间隙进行观察, 在无渗血、呈良好的状态下。取5 mm Trocar于下腹正中置入。钝性分离一侧至髂前上棘, 并同在直视下向下分离, 至耻骨后间隙。自精索将疝囊完全分离, 还纳腹膜, 促使精索壁化。腹膜向下分离至腰大肌水平于髂前上棘处, 耻骨肌孔充分暴露。于腹膜外间隙放置轻量型网片, 为15 cm×10 cm, 将耻骨肌孔完全覆盖。网片用抓钳固定, 将气腹状态解除, 腹膜对固定网片自动回复, 对皮肤行缝合操作。B组:麻醉成功后, 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内环体表投影与手术侧耻骨结节投影连线切开, 沿腹外斜肌腱膜切开至外环口, 上下游离腹外斜肌腱膜, 对腹内斜肌充分暴露, 游离精索, 于精索内侧找到疝囊。沿内环口近端将疝囊横断, 若疝囊较小, 则不行横断操作, 于远端位置旷置, 结扎近端并于腹腔内还纳。取轻质网片于腹膜前间隙放置, 将耻骨肌孔覆盖。对内环口缝合, 并间断固定网片, 取另一网片于精索后方平铺固定[2]。无明显出血后, 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1.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x-±s)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感染、腹膜前血肿、复发病例, A组腹股沟区麻木1例, 对照组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情况见表1。
3 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与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比较, TEP在平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离床活动、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占有优势, 其原因在于, TEP切口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出血量, 利于手术顺利实施[3];应用气囊充气, 可达到周围压迫止血和分离腹膜前间隙的目的, 尤其是疝囊较小的直疝, 疝囊在充气完成后自动向腹腔还纳, 使操作时间明显缩短[4];因腹腔镜镜头具有显微效果, 故可更细致的对内部组织分离, 明显降低了周围损伤程度;展平补片, 在减压过程中, 腹压可自动完成对补片的固定, 省去了重建内环和开放式手术缝合固定时间;创面微小, 降低了切口护理难度, 患者有较高依从性[5, 6]。对早期离床活动建议接受度较高。本次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 可能与两组均采用腹膜前间隙操作, 避免了大量出血, 且尿管拔除时间的选择与患者主观感觉相关, 故不存在明显差异。且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也差异不大。
综上, 腹股沟疝采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加快机体康复, 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宇红,张和平.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19(4): 563-566.
[2] 陈德伦,黄世锋,谢德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现状研究.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22(6): 275-276.
[3] 段泽辉,杨件华.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3(4): 570-571.
[4] 林璐,柏金喜,王惠春,等.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控制开放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1): 11-15.
[5] 朱雷明,姜卫东,朱建斌,等.缩短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的因素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7(4): 20-23.
[6] 杨勇,王敏,胡雄辉,等.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四川医学, 2013, 34(5): 632-6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