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生活素材挖掘
2014-04-04陈华锋
陈华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我们的常规课堂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是否真正被充分挖掘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内容的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最适合的生活化素材、生活化活动,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一、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需要,前置数学活动
在有限的课内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师总是感觉时间不够,学生体验不充分,课堂效率不高,有的教师就用演示、讲述代替了学生的活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理解的需要,有计划地前置数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充分体验,为课堂的经验分享、成果交流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把任务前置:(1)每位学生回家找各种形状的长方体实物,数出长方体的面、棱;(2)把学习素材提前发放,让学生回家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有了这两项活动的前置,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课中交流时,都能拿出自己的实物模型、自己制作的框架,人人有话可说,差异的思维在课堂多元展示,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原本很难建立的空间观念,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思路开阔了,课上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情绪高涨,想学、要学、乐学。
二、基于学习内容结构化理解的需要,创设最适合的生活情境
有些数学学习内容,需要生活中结构化的情境或生活经验作依托,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结构化学习需要出发,创设最适合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化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为新知的构建搭建平台。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基于学生技能形成与算理理解的难点,我创设了“数点子图”的情境:每行24个,有这样的12行,一共有多少个点。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然先数出10个24,再数出2个24,一共有12个24。还有学生先数出10个12,再数出10个12,4个12,最后把口算过程、图示、竖式结合起来沟通,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
三、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综合性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再创造,体验数学思维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问题解决”时,我把教室看成车厢,请15名学生起立(课件出示:汽车里原有15名乘客),再请13名学生起立(课件出示:第一站上来13名乘客),然后提出问题并课件出示: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比现在车上的乘客少18名,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有多少名?这样一道两步计算问题,通过演示,学生不但正确地理解了数量关系,而且纷纷举手要求参加表演,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了学习,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亲切。
四、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后置生活化综合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要源于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例如,教学完“比和比例”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我就带着学生来到操场,指着一棵大树问:“谁能测量大树有多高?”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各种方法都有。然后指导学生可取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地插在操场上,在阳光的直射下,竹竿的影子有了,经过测量竹竿的影子正好长1米,已知杆长2米,影子刚好是竹竿长的一半,然后测量树影,这时就可得出“竹竿长:竹竿影长=树高:树影长”,这样大树的高度很快就知道了。这样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解决了问题。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任何知识都有它的生活素材而不单单是数字化、符号化的东西。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一种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要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需要、学习内容结构化理解的需要、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和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挖掘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活动素材、结构素材、综合素材与创新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数学学习真正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