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体验平台,让数学思维茁壮成长
2014-04-04夏小兰
夏小兰
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例子和反推,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体验推导和判断的过程,通过丰富的表象积累,从而建立了“两位数比大小,只要十位上大就可以”的数学模型,发展了数学思维。
二、体验变式,发展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数学思想,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积累和发展。基于此,低年级数学教学要从体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渗透建模思想。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时,学生理解存在着几个层次,需要通过四个层次的变式指导来进行启发,笔者是这样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的。
1.数数的体验过程
出示问题情境:明明摆了13片积木,玲玲比明明多摆了3片,玲玲摆了几片积木?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可让学生拿出学具来动手摆一摆,并想好要先摆谁,再动手。
师:你先摆谁的?摆了多少?
生:我先摆明明的,13片。
我启发学生思考:那你怎么摆玲玲的?学生先摆出和明明的一样多(13片),然后再多摆出3片。这样得到玲玲的积木数量就是16片。
那么学生怎么知道是16片呢?(是从13开始数数,数出来的)这种数数的思维方法,代表了学生还没有建立列式的概念。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为什么?
有部分学生列算式13+3=16,因为明明是13片,玲玲比明明多3片,那就先摆出一样多的,再摆出多出来的3片,那就是玲玲的16片。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
2.抽象思维过程
继续循着拼摆的活动来进行引导,我让学生的思维深入一步:如果芳芳比明明多4片,你怎么摆?摆多少片呢?学生马上拼摆,先摆出13片,再摆出一样多,然后多出4片,并由此建立了列式计算的思维路径,很快列出13+4=17(片)。
你是怎么想的呢?因为芳芳多4片,那就先摆出和明明一样的13片,然后再算多出来4片,就可算出正确答案。
3.提升运用
从前面的两次变式可以看到,学生对一个数多几个少几个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接下来需要进行提升运用,使其获得巩固和发展。笔者让学生放弃拼摆,建立思维链接:冬冬比明明多摆6片,你能不用拼摆,快速说出怎么拼摆吗?怎么算拼摆的个数呢?
学生根据刚刚建立的拼摆经验,很快得到结论:先摆出一样多的13片,再多摆出6片,就是13+6=19(片)。
4.理解本质
从表象的积累到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的平台中有了思维的发展,借此便可使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学本质彰显出来。笔者让学生实现最终的飞跃:如果薇薇比明明多摆□个,你怎么摆薇薇的?怎么算薇薇的呢?
学生讨论后发现,薇薇比明明多出来的,就是在原有的明明的数量上多出来的,那样就是13+□=13+□(片)。
通过四次变式的思维搭建,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体验过程,也经历了从拼摆到不用拼摆,从数数到列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在丰富的数学表象的积累下,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了积累和提升,最终建立并抽象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理论,顺利完成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其中,体验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自然生长的有利环境。
三、体验操作,发展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思想。但在低年级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不能有效建立数形结合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搭建体验平台,从操作入手,步步引导,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中,学生理解和把握分数的意义存在困难,需要建立分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笔者采取四次操作引导,建立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善加引导。如果说学生就是那一棵棵攀爬藤,那么教师搭建的平台,就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花架,只要提供足够的高度,提供足够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引来思维发展的春天。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例子和反推,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体验推导和判断的过程,通过丰富的表象积累,从而建立了“两位数比大小,只要十位上大就可以”的数学模型,发展了数学思维。
二、体验变式,发展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数学思想,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积累和发展。基于此,低年级数学教学要从体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渗透建模思想。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时,学生理解存在着几个层次,需要通过四个层次的变式指导来进行启发,笔者是这样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的。
1.数数的体验过程
出示问题情境:明明摆了13片积木,玲玲比明明多摆了3片,玲玲摆了几片积木?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可让学生拿出学具来动手摆一摆,并想好要先摆谁,再动手。
师:你先摆谁的?摆了多少?
生:我先摆明明的,13片。
我启发学生思考:那你怎么摆玲玲的?学生先摆出和明明的一样多(13片),然后再多摆出3片。这样得到玲玲的积木数量就是16片。
那么学生怎么知道是16片呢?(是从13开始数数,数出来的)这种数数的思维方法,代表了学生还没有建立列式的概念。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为什么?
有部分学生列算式13+3=16,因为明明是13片,玲玲比明明多3片,那就先摆出一样多的,再摆出多出来的3片,那就是玲玲的16片。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
2.抽象思维过程
继续循着拼摆的活动来进行引导,我让学生的思维深入一步:如果芳芳比明明多4片,你怎么摆?摆多少片呢?学生马上拼摆,先摆出13片,再摆出一样多,然后多出4片,并由此建立了列式计算的思维路径,很快列出13+4=17(片)。
你是怎么想的呢?因为芳芳多4片,那就先摆出和明明一样的13片,然后再算多出来4片,就可算出正确答案。
3.提升运用
从前面的两次变式可以看到,学生对一个数多几个少几个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接下来需要进行提升运用,使其获得巩固和发展。笔者让学生放弃拼摆,建立思维链接:冬冬比明明多摆6片,你能不用拼摆,快速说出怎么拼摆吗?怎么算拼摆的个数呢?
学生根据刚刚建立的拼摆经验,很快得到结论:先摆出一样多的13片,再多摆出6片,就是13+6=19(片)。
4.理解本质
从表象的积累到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的平台中有了思维的发展,借此便可使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学本质彰显出来。笔者让学生实现最终的飞跃:如果薇薇比明明多摆□个,你怎么摆薇薇的?怎么算薇薇的呢?
学生讨论后发现,薇薇比明明多出来的,就是在原有的明明的数量上多出来的,那样就是13+□=13+□(片)。
通过四次变式的思维搭建,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体验过程,也经历了从拼摆到不用拼摆,从数数到列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在丰富的数学表象的积累下,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了积累和提升,最终建立并抽象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理论,顺利完成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其中,体验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自然生长的有利环境。
三、体验操作,发展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思想。但在低年级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不能有效建立数形结合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搭建体验平台,从操作入手,步步引导,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中,学生理解和把握分数的意义存在困难,需要建立分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笔者采取四次操作引导,建立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善加引导。如果说学生就是那一棵棵攀爬藤,那么教师搭建的平台,就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花架,只要提供足够的高度,提供足够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引来思维发展的春天。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例子和反推,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体验推导和判断的过程,通过丰富的表象积累,从而建立了“两位数比大小,只要十位上大就可以”的数学模型,发展了数学思维。
二、体验变式,发展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数学思想,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积累和发展。基于此,低年级数学教学要从体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体验平台,渗透建模思想。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时,学生理解存在着几个层次,需要通过四个层次的变式指导来进行启发,笔者是这样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的。
1.数数的体验过程
出示问题情境:明明摆了13片积木,玲玲比明明多摆了3片,玲玲摆了几片积木?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可让学生拿出学具来动手摆一摆,并想好要先摆谁,再动手。
师:你先摆谁的?摆了多少?
生:我先摆明明的,13片。
我启发学生思考:那你怎么摆玲玲的?学生先摆出和明明的一样多(13片),然后再多摆出3片。这样得到玲玲的积木数量就是16片。
那么学生怎么知道是16片呢?(是从13开始数数,数出来的)这种数数的思维方法,代表了学生还没有建立列式的概念。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为什么?
有部分学生列算式13+3=16,因为明明是13片,玲玲比明明多3片,那就先摆出一样多的,再摆出多出来的3片,那就是玲玲的16片。这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
2.抽象思维过程
继续循着拼摆的活动来进行引导,我让学生的思维深入一步:如果芳芳比明明多4片,你怎么摆?摆多少片呢?学生马上拼摆,先摆出13片,再摆出一样多,然后多出4片,并由此建立了列式计算的思维路径,很快列出13+4=17(片)。
你是怎么想的呢?因为芳芳多4片,那就先摆出和明明一样的13片,然后再算多出来4片,就可算出正确答案。
3.提升运用
从前面的两次变式可以看到,学生对一个数多几个少几个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接下来需要进行提升运用,使其获得巩固和发展。笔者让学生放弃拼摆,建立思维链接:冬冬比明明多摆6片,你能不用拼摆,快速说出怎么拼摆吗?怎么算拼摆的个数呢?
学生根据刚刚建立的拼摆经验,很快得到结论:先摆出一样多的13片,再多摆出6片,就是13+6=19(片)。
4.理解本质
从表象的积累到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的平台中有了思维的发展,借此便可使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学本质彰显出来。笔者让学生实现最终的飞跃:如果薇薇比明明多摆□个,你怎么摆薇薇的?怎么算薇薇的呢?
学生讨论后发现,薇薇比明明多出来的,就是在原有的明明的数量上多出来的,那样就是13+□=13+□(片)。
通过四次变式的思维搭建,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体验过程,也经历了从拼摆到不用拼摆,从数数到列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在丰富的数学表象的积累下,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了积累和提升,最终建立并抽象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理论,顺利完成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其中,体验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自然生长的有利环境。
三、体验操作,发展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思想。但在低年级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不能有效建立数形结合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搭建体验平台,从操作入手,步步引导,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
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中,学生理解和把握分数的意义存在困难,需要建立分数的直观体验,为此笔者采取四次操作引导,建立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善加引导。如果说学生就是那一棵棵攀爬藤,那么教师搭建的平台,就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花架,只要提供足够的高度,提供足够的养分,就一定能够引来思维发展的春天。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