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枯燥计算说再见
2014-04-04潘红美
潘红美
计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传统的计算教学枯燥乏味,是学生机械接受和反复操练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要求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作为低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们应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呢?现结合自己从事低年级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尽力去完成。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运用游戏、猜谜、讲故事、设置悬念等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引入新课:“(教师课前将情境图出示在黑板上: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平时 ,都是老师考学生,今天就让小朋友们来考考老师。”学生一听兴趣倍增,教师接着说:“老师不看黑板,小朋友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很快说出它是什么颜色。”学生们兴致勃勃说出了一些彩旗的序号,我均迅速作出正确的答复。对此,学生感到惊讶,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到底有什么窍门?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想去探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计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思维过程,算法为计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是计算经验的积累。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计算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学生畅所欲言,用不同的算法算出9+4=13。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
③ 4 + 6 = 10,10 + 3 = 13;
……
为突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我让学生到黑板前面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9+4=13,刚才有的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把它和外面的3个桃合起来一共是13个。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学生操作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示随机板书。
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是本节课最基本的要求,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这一基本思路,为学生学习“8加几”、“7加几”等20以内进位加法提供了有益的思维支撑。
三、百花齐放,合理优化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是开发不尽的资源,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全班几十个学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智力水平又会暴露出不同的思维层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但是教学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后,再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计算能力、比较能力、合作能力、优选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在教学13-8的例题时,学生就有很多算法。
生1:因为8+5=13,所以13-8=5。即“想加算减”;
生2:因为10-8=2,2+3=5,所以13-8=5。即“破十法”;
生3:13-8可以用13一个一个减,减8次,是12、11、10、9、8、7、6、5,所以13-8=5。即“连续减”;
……
这些孩子的算法中,有我们大人常用的办法,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或者从以前的知识得到的启示、从同伴那里学来的方法,不论是哪一种,都不妨碍他们的计算能力的发展。但绝对有使他们算得更快、更准确的办法,这需要学生通过每次的交流自觉地寻找、选择、优化自己的算法。
四、善用评价,以评促学
计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学生理解交流算法的平台,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效反馈工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要仔细倾听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别人算法的特点,认真思考、对照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差异,通过评价能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走向,评价直接指向数学的本质,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避免计算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我们要善于编辑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计算教学在课堂中绽放光芒,在生活中运用自如,真正实现计算的有效价值。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