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2014-04-04丁叶志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灰太狼等腰三角一节课

丁叶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又要从课题的导入、过程的展开、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未雨绸缪”——课堂预设要充分

成功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课前教师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预设,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和对教材完全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并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让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检验创设情境成败的依据。情境创设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

例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位农夫打算用长40米的栅栏围成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的养鸡场,你能帮他算一算怎么围面积最大吗?”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看问题好像很简单就开始算了起来,但是不少学生试算了一会儿,也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想帮老农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好吗?”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齐声说“好”,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对“圆的面积”的学习。课尾再回过头来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轻松地解答出来了,并且还生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相等,那么谁的周长更长?由此将所学知识向课后延伸,使学生深入探究,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2.预设过程,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控好一节课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预设到这一节课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我们能不能机智的处理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预设学生做对的方面,还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不仅要预设对一个问题的一种解法,还要预设同一问题的其他解法。当然,预设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要有“不怕预设用不到,就怕没有预设到”的想法和做法。

二、“凭栏听雨”——使课堂精彩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延续,是对预设的升华。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是动态发展的,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对于问题理解的角度是多维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建足够的时空,把课堂由原来教师的“我的课堂我做主”变为现在学生的“我的学习我做主”。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

1.生成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知识经过概括后形成的对其本质的认识,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我们只有在对知识达到了一定的积累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总结出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反过来指导我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课时,我出示预设的一道练习题:“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0°,那么另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进行思考时发现了“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样一个问题,于是就想到分别从它是顶角和它是底角两个方面进行计算,自然生成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我在此进行拓展延伸:“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20°,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仍然分类讨论,但是会发现120°作为底角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那么就只能作为顶角了。在学生生成这一数学思想后,我又出示了两道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厘米和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厘米和8厘米,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题中的边既可能是腰又可能是底进行分类讨论,并检验结果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生成精彩的课堂

小朋友爱听故事,如何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置于故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是我们要精心设计的。

例如,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根据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贪吃的懒羊羊又被灰太狼抓去了,喜羊羊还得去救它出来,但用什么办法呢?喜羊羊灵机一动,和美羊羊它们来到狼堡,对着狼堡喊道:‘灰太狼,还不快放了懒羊羊!你要是不放懒羊羊的话,天神会诅咒你的,你就见不到明年的今天了。灰太狼一听,很是害怕,就把懒羊羊放了。等到晚上红太狼回来知道后,拿起平底锅‘嘭、嘭、嘭地打在灰太狼的头上。灰太狼哭着问:‘老婆,这是为什么呢?红太狼生气地说:‘你这个笨蛋!你不知道今天是2012年2月29日吗?你明年见不到,后年见不到,大后年也见不到,谁也见不到!”……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更不用说了,一节课就在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

三、相辅相成,让预设和生成更完美

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预设体现的是教师备课的充分、匠心独运,生成展示的是师生互动的智慧。因此,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也就是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甚至精心设计环节间的起承转合。但学生的思维是不可以控制和预设的,学生不一定按照既定的预设方案前行,教师应该灵活改变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的程序,这便是生成。生成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说明学生完全沉浸于数学世界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堂完整的、高效的课,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走向精彩的生成。所以,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生成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了充分的预设,激发合理的生成,才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

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同时从生成的效果中还可以看出预设是不是充分,两者互为补充。所以说,预设是必须的,生成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追求预设的完美,还要思考如何处理好意料之外的生成。只有两者兼备,使预设与生成相互平衡,才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课堂。

(责编 杜 华)endprint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又要从课题的导入、过程的展开、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未雨绸缪”——课堂预设要充分

成功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课前教师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预设,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和对教材完全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并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让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检验创设情境成败的依据。情境创设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

例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位农夫打算用长40米的栅栏围成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的养鸡场,你能帮他算一算怎么围面积最大吗?”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看问题好像很简单就开始算了起来,但是不少学生试算了一会儿,也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想帮老农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好吗?”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齐声说“好”,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对“圆的面积”的学习。课尾再回过头来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轻松地解答出来了,并且还生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相等,那么谁的周长更长?由此将所学知识向课后延伸,使学生深入探究,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2.预设过程,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控好一节课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预设到这一节课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我们能不能机智的处理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预设学生做对的方面,还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不仅要预设对一个问题的一种解法,还要预设同一问题的其他解法。当然,预设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要有“不怕预设用不到,就怕没有预设到”的想法和做法。

二、“凭栏听雨”——使课堂精彩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延续,是对预设的升华。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是动态发展的,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对于问题理解的角度是多维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建足够的时空,把课堂由原来教师的“我的课堂我做主”变为现在学生的“我的学习我做主”。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

1.生成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知识经过概括后形成的对其本质的认识,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我们只有在对知识达到了一定的积累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总结出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反过来指导我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课时,我出示预设的一道练习题:“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0°,那么另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进行思考时发现了“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样一个问题,于是就想到分别从它是顶角和它是底角两个方面进行计算,自然生成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我在此进行拓展延伸:“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20°,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仍然分类讨论,但是会发现120°作为底角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那么就只能作为顶角了。在学生生成这一数学思想后,我又出示了两道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厘米和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厘米和8厘米,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题中的边既可能是腰又可能是底进行分类讨论,并检验结果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生成精彩的课堂

小朋友爱听故事,如何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置于故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是我们要精心设计的。

例如,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根据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贪吃的懒羊羊又被灰太狼抓去了,喜羊羊还得去救它出来,但用什么办法呢?喜羊羊灵机一动,和美羊羊它们来到狼堡,对着狼堡喊道:‘灰太狼,还不快放了懒羊羊!你要是不放懒羊羊的话,天神会诅咒你的,你就见不到明年的今天了。灰太狼一听,很是害怕,就把懒羊羊放了。等到晚上红太狼回来知道后,拿起平底锅‘嘭、嘭、嘭地打在灰太狼的头上。灰太狼哭着问:‘老婆,这是为什么呢?红太狼生气地说:‘你这个笨蛋!你不知道今天是2012年2月29日吗?你明年见不到,后年见不到,大后年也见不到,谁也见不到!”……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更不用说了,一节课就在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

三、相辅相成,让预设和生成更完美

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预设体现的是教师备课的充分、匠心独运,生成展示的是师生互动的智慧。因此,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也就是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甚至精心设计环节间的起承转合。但学生的思维是不可以控制和预设的,学生不一定按照既定的预设方案前行,教师应该灵活改变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的程序,这便是生成。生成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说明学生完全沉浸于数学世界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堂完整的、高效的课,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走向精彩的生成。所以,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生成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了充分的预设,激发合理的生成,才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

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同时从生成的效果中还可以看出预设是不是充分,两者互为补充。所以说,预设是必须的,生成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追求预设的完美,还要思考如何处理好意料之外的生成。只有两者兼备,使预设与生成相互平衡,才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课堂。

(责编 杜 华)endprint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既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又要从课题的导入、过程的展开、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未雨绸缪”——课堂预设要充分

成功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课前教师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预设,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和对教材完全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并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让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重要性。能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检验创设情境成败的依据。情境创设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

例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位农夫打算用长40米的栅栏围成一个正方形或圆形的养鸡场,你能帮他算一算怎么围面积最大吗?”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看问题好像很简单就开始算了起来,但是不少学生试算了一会儿,也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想帮老农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好吗?”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齐声说“好”,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对“圆的面积”的学习。课尾再回过头来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轻松地解答出来了,并且还生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正方形和圆的面积相等,那么谁的周长更长?由此将所学知识向课后延伸,使学生深入探究,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2.预设过程,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的展开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调控好一节课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预设到这一节课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我们能不能机智的处理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预设学生做对的方面,还要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不仅要预设对一个问题的一种解法,还要预设同一问题的其他解法。当然,预设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要有“不怕预设用不到,就怕没有预设到”的想法和做法。

二、“凭栏听雨”——使课堂精彩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延续,是对预设的升华。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是动态发展的,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对于问题理解的角度是多维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建足够的时空,把课堂由原来教师的“我的课堂我做主”变为现在学生的“我的学习我做主”。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

1.生成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知识经过概括后形成的对其本质的认识,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我们只有在对知识达到了一定的积累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总结出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学思想和方法又反过来指导我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课时,我出示预设的一道练习题:“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0°,那么另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进行思考时发现了“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这样一个问题,于是就想到分别从它是顶角和它是底角两个方面进行计算,自然生成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我在此进行拓展延伸:“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20°,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学生仍然分类讨论,但是会发现120°作为底角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那么就只能作为顶角了。在学生生成这一数学思想后,我又出示了两道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厘米和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厘米和8厘米,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学生根据题中的边既可能是腰又可能是底进行分类讨论,并检验结果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生成精彩的课堂

小朋友爱听故事,如何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置于故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是我们要精心设计的。

例如,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教学进行导入预设时,我根据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一天,贪吃的懒羊羊又被灰太狼抓去了,喜羊羊还得去救它出来,但用什么办法呢?喜羊羊灵机一动,和美羊羊它们来到狼堡,对着狼堡喊道:‘灰太狼,还不快放了懒羊羊!你要是不放懒羊羊的话,天神会诅咒你的,你就见不到明年的今天了。灰太狼一听,很是害怕,就把懒羊羊放了。等到晚上红太狼回来知道后,拿起平底锅‘嘭、嘭、嘭地打在灰太狼的头上。灰太狼哭着问:‘老婆,这是为什么呢?红太狼生气地说:‘你这个笨蛋!你不知道今天是2012年2月29日吗?你明年见不到,后年见不到,大后年也见不到,谁也见不到!”……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更不用说了,一节课就在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

三、相辅相成,让预设和生成更完美

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预设体现的是教师备课的充分、匠心独运,生成展示的是师生互动的智慧。因此,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也就是常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甚至精心设计环节间的起承转合。但学生的思维是不可以控制和预设的,学生不一定按照既定的预设方案前行,教师应该灵活改变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的程序,这便是生成。生成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说明学生完全沉浸于数学世界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堂完整的、高效的课,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走向精彩的生成。所以,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生成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了充分的预设,激发合理的生成,才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

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精彩的生成,同时从生成的效果中还可以看出预设是不是充分,两者互为补充。所以说,预设是必须的,生成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追求预设的完美,还要思考如何处理好意料之外的生成。只有两者兼备,使预设与生成相互平衡,才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课堂。

(责编 杜 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灰太狼等腰三角一节课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托马斯的一节课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喜羊羊与灰太狼(笑传)
喜羊羊与灰太狼 搞笑动漫第一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