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2014-04-04陈喜燕
陈喜燕
2013年9月,在城区小学工作了10余年的我,有幸来到来一所农村小学支教。初来乍到,首先要送上“见面礼”一份——上一节教研课,我选取了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图形转化的一些基本经验,因此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的大致教学设想是这样的: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再让学生猜想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然后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然而,在汇报交流的环节,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1:老师,我还有一种割补的方法。
(注:沿着中位线割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之前已经交流过)
师(半信半疑):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拿出一个等腰梯形):我沿着梯形的高剪下来,补到另一边,补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长方形的宽就是梯形的高。
(这时我有点懵了,只是潜意识觉得哪里不对劲……)
师:这位同学的梯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2:是一个等腰梯形。
师:那不等腰梯形能用这种割补法吗?
生2:不能。
师:看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梯形。
……
于是我马上回到班里和学生重新探讨这个方法。可是,刚才上新课时学生那些新奇的目光、探究的欲望、表现的冲动已荡然无存。我懊恼极了: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省。
1.备课时预设不充分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材料时,要求学生带2个一模一样的梯形,那么学生既可以用两个梯形拼接,也可以选用其中一个进行割补。然而,没有预料到有学生带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另外,我工作十多年,基本上在中低段任教,教五年级还是头一遭。因此,当学生出示等腰梯形时,我并没能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教学契机,遗憾地错过了!
2.对学生的估计不足
来到乡村小学一个多月,确实感觉到学生的基础不够好,上个学期期末的考试平均分只有60分。因此,在教学时,我尽量放低教学起点,并且一边进行新课教学,一边进行补缺工作。因此,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没能考虑太多,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想不到那么多方法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3.课堂机智不够
事实上,就算预设不足,在课堂上碰到这个情况时,我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而不是贸然地去引开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不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是因为公开课的缘故,还是自身不够有底气?我想可能兼而有之吧!
过了几天,我突然回忆起一个细节。在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中,也有好几个学生尝试沿着三角形的高剪下来,想把三角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可惜的是学生所带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没有割补成功,而我当时也没有留意。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并进行适当处理,那么后来等腰梯形的面积推导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我仍心存疑惑的是,为什么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推导中,学生相继出现这种割补法?我猜测:一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的迁移。由于在“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头一个研究的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因此学生印象特别深,他们会很自然地将其迁移到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中去;二是学生的一种“补缺”心理。他们总觉得可以把凸出来的一块割下来,补到另一边有缺口的地方。
既然这样,教材编写者或任课教师在例题设计或者练习设计时,能否也能考虑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还可以再次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普适性。如果能引起教材编写者和同仁们的思考,那我的“错过”也算有点价值了!
(责编 金 铃)endprint
2013年9月,在城区小学工作了10余年的我,有幸来到来一所农村小学支教。初来乍到,首先要送上“见面礼”一份——上一节教研课,我选取了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图形转化的一些基本经验,因此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的大致教学设想是这样的: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再让学生猜想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然后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然而,在汇报交流的环节,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1:老师,我还有一种割补的方法。
(注:沿着中位线割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之前已经交流过)
师(半信半疑):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拿出一个等腰梯形):我沿着梯形的高剪下来,补到另一边,补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长方形的宽就是梯形的高。
(这时我有点懵了,只是潜意识觉得哪里不对劲……)
师:这位同学的梯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2:是一个等腰梯形。
师:那不等腰梯形能用这种割补法吗?
生2:不能。
师:看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梯形。
……
于是我马上回到班里和学生重新探讨这个方法。可是,刚才上新课时学生那些新奇的目光、探究的欲望、表现的冲动已荡然无存。我懊恼极了: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省。
1.备课时预设不充分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材料时,要求学生带2个一模一样的梯形,那么学生既可以用两个梯形拼接,也可以选用其中一个进行割补。然而,没有预料到有学生带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另外,我工作十多年,基本上在中低段任教,教五年级还是头一遭。因此,当学生出示等腰梯形时,我并没能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教学契机,遗憾地错过了!
2.对学生的估计不足
来到乡村小学一个多月,确实感觉到学生的基础不够好,上个学期期末的考试平均分只有60分。因此,在教学时,我尽量放低教学起点,并且一边进行新课教学,一边进行补缺工作。因此,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没能考虑太多,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想不到那么多方法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3.课堂机智不够
事实上,就算预设不足,在课堂上碰到这个情况时,我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而不是贸然地去引开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不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是因为公开课的缘故,还是自身不够有底气?我想可能兼而有之吧!
过了几天,我突然回忆起一个细节。在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中,也有好几个学生尝试沿着三角形的高剪下来,想把三角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可惜的是学生所带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没有割补成功,而我当时也没有留意。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并进行适当处理,那么后来等腰梯形的面积推导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我仍心存疑惑的是,为什么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推导中,学生相继出现这种割补法?我猜测:一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的迁移。由于在“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头一个研究的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因此学生印象特别深,他们会很自然地将其迁移到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中去;二是学生的一种“补缺”心理。他们总觉得可以把凸出来的一块割下来,补到另一边有缺口的地方。
既然这样,教材编写者或任课教师在例题设计或者练习设计时,能否也能考虑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还可以再次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普适性。如果能引起教材编写者和同仁们的思考,那我的“错过”也算有点价值了!
(责编 金 铃)endprint
2013年9月,在城区小学工作了10余年的我,有幸来到来一所农村小学支教。初来乍到,首先要送上“见面礼”一份——上一节教研课,我选取了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图形转化的一些基本经验,因此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的大致教学设想是这样的: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再让学生猜想梯形面积的推导方法,然后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汇报交流。然而,在汇报交流的环节,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1:老师,我还有一种割补的方法。
(注:沿着中位线割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之前已经交流过)
师(半信半疑):哦?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拿出一个等腰梯形):我沿着梯形的高剪下来,补到另一边,补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长方形的宽就是梯形的高。
(这时我有点懵了,只是潜意识觉得哪里不对劲……)
师:这位同学的梯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2:是一个等腰梯形。
师:那不等腰梯形能用这种割补法吗?
生2:不能。
师:看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梯形。
……
于是我马上回到班里和学生重新探讨这个方法。可是,刚才上新课时学生那些新奇的目光、探究的欲望、表现的冲动已荡然无存。我懊恼极了: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省。
1.备课时预设不充分
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材料时,要求学生带2个一模一样的梯形,那么学生既可以用两个梯形拼接,也可以选用其中一个进行割补。然而,没有预料到有学生带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另外,我工作十多年,基本上在中低段任教,教五年级还是头一遭。因此,当学生出示等腰梯形时,我并没能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教学契机,遗憾地错过了!
2.对学生的估计不足
来到乡村小学一个多月,确实感觉到学生的基础不够好,上个学期期末的考试平均分只有60分。因此,在教学时,我尽量放低教学起点,并且一边进行新课教学,一边进行补缺工作。因此,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没能考虑太多,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想不到那么多方法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3.课堂机智不够
事实上,就算预设不足,在课堂上碰到这个情况时,我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而不是贸然地去引开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不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是因为公开课的缘故,还是自身不够有底气?我想可能兼而有之吧!
过了几天,我突然回忆起一个细节。在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中,也有好几个学生尝试沿着三角形的高剪下来,想把三角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可惜的是学生所带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没有割补成功,而我当时也没有留意。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我能注意到这个细节,并进行适当处理,那么后来等腰梯形的面积推导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我仍心存疑惑的是,为什么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推导中,学生相继出现这种割补法?我猜测:一是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方法的迁移。由于在“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头一个研究的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因此学生印象特别深,他们会很自然地将其迁移到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中去;二是学生的一种“补缺”心理。他们总觉得可以把凸出来的一块割下来,补到另一边有缺口的地方。
既然这样,教材编写者或任课教师在例题设计或者练习设计时,能否也能考虑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维“顺势而为”,还可以再次验证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普适性。如果能引起教材编写者和同仁们的思考,那我的“错过”也算有点价值了!
(责编 金 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