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滨水景观的组织与塑造*
2014-04-04杜新,鲍春
杜 新, 鲍 春
(1. 沈阳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870; 2.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 沈阳 110819)
地域性滨水景观的组织与塑造*
杜 新1, 鲍 春2
(1. 沈阳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870; 2.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 沈阳 110819)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是建立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人们对滨水景观和人居环境建设意识的提高,滨水景观的组织和塑造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对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析地域性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发现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策,以促使地域性滨水区在景观环境中发挥最大效能,创造和谐的室外生活环境。
地域性景观; 城市景观; 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 滨水景观; 景观设计; 景观塑造
地域性景观是现今景观设计的一个热门议题,由于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1]。然而,越来越多的雷同设计使得景观乃至整个城市都失去了特色,所以地域性滨水景观的组织和重塑已俨然成为解决城市形象塑造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滨水景观的构成
1. 滨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滨水景观中的构成要素按形态可分为建筑、绿化、水体、山石四种。其中,建筑要素主要以休闲广场和建筑小品为主,以提供观景点、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主,还要考虑到附近的建筑物以及城市特色,以便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绿化则主要考虑其滨水空间形象,营造滨水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体现色彩、季节变化,符合其地域性特征[2]55-70。
从建设角度来说,滨水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功能要素、景观空间要素、生态要素、交通要素和历史文脉要素。功能要素是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而进行功能需求的设计,满足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景观空间要素是联系建筑内外的空间形态设计,与滨水环境形成互动;生态要素是保证滨水区的环境和生态化;交通要素是提供给人们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亲水环境。这些构成要素能够创造出近人的滨水栖息地,为市民提供可滞留空间和良好的休憩场所[3]。
2. 滨水景观的构成类型
构成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指针对原有地形地貌构成的自然形态、水体、生物等,按照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塑造和重组。人工景观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的建筑,可以体现为道路广场、小品等形态,综合人们技术、美观等因素,塑造与自然和谐的公共艺术景观。人文景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文活动景观,一类是历史文化景观,它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历史的延续[4]。
二、地域性与滨水景观设计
现今城市滨水区的发展,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重塑城市精神与形象的重要切入点。为了突出城市形象特点,主要应从城市特色与地域性出发,进行城市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景观的设计也需要地域性和特色,不能直接套用国外成功滨水区的开发模式和追求单纯的形式化,应建造和总体空间格局相一致、单体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公共空间[5]37-40。
1. 滨水景观的地域性
地域性景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该地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地域性等因素与相应地点景观的联系与特征性,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景观设计[6]。很多历史古镇与水系都有联系,可见,地域性景观对城市的形态与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滨水景观的地域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自然角度出发,体现它的地域性;另一方面是从人文角度出发,体现其场地的属性与人类历史的关系,在自然中呈现场所精神。
2. 历史文脉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形成一个滨水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7]。每一个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都在改变着城市形态环境,滨水景观同样见证了历史变迁与人类活动,所以,历史文脉成为滨水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依据与来源,也是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基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3. 滨水景观与传统的延续性
城市的景观与建设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延续活动的印记,滨水景观不仅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样作为文化载体存在于城市中,体现着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每个城市空间都具有自己的地方特征,滨水景观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延续城市的历史与传统,记录不同时代的轨迹,保留文化的积淀,使城市形态与城市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相呼应,构成统一的外部空间形态[8]。
三、地域性在景观设计中的组织和塑造
1. 滨水景观的地域性组织
(1)滨水景观的地域性展现。滨水景观地域性是指建立在生态环境平衡基础上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系统,主要体现对其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并且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和地域性。滨水景观地域性的展现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从文化入手,文化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本身的生存方式和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可以从本地的历史文脉与生活方式、传统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出发,建造具有历史文化的滨水景观[9];另一方面从历史的发展入手,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地域性滨水景观也是如此,应在时间的变化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这就要求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艺术时间和空间的内涵,应对时间的变化。
(2)滨水景观的地域性组织与创新。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涌现出滨水景观设计新观点。全面了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新趋势,将在更高层次深入认知滨水景观的动向和各种发展因素。现代景观设计的趋向是尊重历史、文化、文脉,突出滨水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元素的作用,使其更具有独特个性[10]66-69。滨水景观的地域性组织主要可以通过特殊的设计手法,运用地域性的历史符号对滨水景观进行外部空间的组织,将这些符号性的语言渗透到具体的景点设计中,例如景观小品的设计,一些铺装设计、导向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
另外,还可以对从地域的历史文化中得来的许多元素加以提炼,结合当代社会特点与现代技术对地域性景观进行创新设计。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使地域性景观具有了现代感和时代感,符合社会变化潮流。
2. 地域性景观的塑造方式
(1)延续外部空间形态塑造。滨水景观地域性的延续需要保持城市历史信息的真实性、相应的内外部空间联系和城市历史文脉的一致性。城市滨水空间的形态塑造主要应先把握整个空间形态特征,然后再设计建筑构造物和细部。延续外部空间形态塑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研究城市肌理着手,使开放空间形态的形式组织和城市肌理保持一致,相应地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分析城市肌理和空间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例如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11]88-94。另一方面,从地域性传统入手,首先可以利用本地特有材料、植物等特色,利用当地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从人们的生活习俗入手,为适应当地居民生活和民俗风情活动,提供实用宜人的滨水景观。
(2)塑造风格特色的多元化。每个城市的特征不仅仅表现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物上,不同的发展历史等也会产生不同的城市风貌。同时,历史文脉和特有的地域性特征也为滨水景观提供了特色来源,组成多元形态。这样,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多元变化的形态,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多彩的生活条件。滨水景观应按照城市的风格和结构,与周围环境、建筑组织共同形成具有城市地域特征的景观形态。由于城市地域性的影响,城市的滨水景观也同样塑造了城市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城市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变异景观的样式与风格,使其更具有多元的风格特色。
(3)塑造地域历史的延续。每个城市都具有城市特色,它是人们与物质环境共同创造的历史存在,是生活的反应、文化的积淀、文明的传承。塑造地域历史的延续性主要应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尊重历史文脉,二是尊重自然生态。很多城市的滨水景观都保持着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景观设计应在生态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和特征,增强滨水景观的历史性、文化性、实用性、趣味性、生态性[12]77-103,再利用景观的设计表达手法进行地域性符号的提炼加以表达,使其突出城市历史的延续。这种地域及人文特征共同构建起城市滨水景观的独特景观风貌,是历史遗迹叠加的结果,它的延续是城市滨水空间不断演化与更新的结果。
四、结 论
现今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塑造和组织中面临很多问题,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突出滨水景观特色性、地域性、文化性是滨水景观建设的重点。应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开发建设、批量生产和雷同的设计。因此,滨水景观地域特色塑造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尊重历史文脉、尊重生态的原则,把握地域性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关注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为塑造更多具有地域特征的、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而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
[1] 鲍春,杜新.沈阳浑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探析:以浑河干河子船闸工程为例 [J].建筑与环境,2012(1):121-122.
[2] 梁振强,区伟耕.开放空间:城市广场·绿地·滨水景观 [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3.
[3] 周建东,黄永高.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J].城市规划,2007(10):63-68.
[4] 杜新,鲍春.辽宁滨海大道地域性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J].建筑与设备,2011(6):54-56.
[5]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 郎晓霞,李晓红,宋秀华.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地域特征塑造研究 [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612-615.
[7]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8] 赵琪.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探究 [J].山西建筑,2011,37(3):17-19.
[9] 黄瑜,龙岳林.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93-94.
[10]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2]西蒙·贝尔.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Organizationandshapingofregionalwaterfrontlandscape
DU Xin1, BAO Chun2
(1.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2. College of Art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city image construction. Along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n the constructions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and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he organization and shaping of regional waterfront landscap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improtance of regional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sited in waterfro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fou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accoding to it in order to promote regional waterfront landscape exertion of its maximum effectiveness in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creation of harmonious outdoor living environment.
regional landscape; city landscape; city environment; city construction; waterfront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shaping
2013-11-2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BWJ011,L13BWJ015);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3026)。
基金项目:杜 新(197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 本文已于2014-03-12 20∶01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40312.2001.018.html
10.7688/j.issn.1674-0823.2014.02.05
G 124
A
1674-0823(2014)02-0112-03
(责任编辑: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