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打造精品电视剧
——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为例

2014-04-04玲,赵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突击大众文化士兵

孙 玲,赵 萌

(沈阳大学 文化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1]在中国,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个世纪后半叶,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如今,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将大众文化妖魔化,把大众文化与低俗、低级等同,甚至谈“大众”色变。但笔者研究发现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大众文化当中也存在着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蕴含着高级趣味。

电视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部分,具有明显大众文化特性。随着电视文化的发展,电视剧艺术逐渐呈现由传统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转变,电视剧的创作特色逐渐向广大电视观众的欣赏口味靠拢。“电视剧要适应广大观众,并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就更应该发挥它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2]近几年,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变化就是例证之一。2006年末,由著名导演康红雷执导、兰晓龙编剧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一经播出,就引起强烈反响。该剧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的故事。该剧不但收获高收视率和口碑双赢,更获得了多项大奖,堪称精品。这部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三多”这个军人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究其原因,“许三多”不再被塑造成以往“高大全”的“神”一样的形象,而是被塑造成了一个有七情六欲、有弱点缺点但最具人性光辉的军人形象,完成了由“神”到“人”的转变,这就是受大众文化影响的结果。下面笔者就以《士兵突击》为例,谈谈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如何打造精品电视剧。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新英雄形象塑造

现代大众文化对我国电视剧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从积极的方面看,脱离‘高大全’向平民贴近,具有时代特征,重感性塑造。”[3]在过去的历史军事题材电视剧当中塑造的军人形象往往是脸谱化的。在大的时代历史背景下刻画人物形象,并塑造一些反面角色给予对比烘托从而衬托出主人公的伟大,那样的电视剧中伟人都是神一样的存在。都被刻画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这样的人物在观众的角度看都是仰望的,也是遥不可及的,与观众的距离太大,在观众心中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并不高。

《士兵突击》塑造了平易近人的当代军人形象,没有展现部队中的军长如何在野战中运筹帷幄,在集训中指点江山,而是展现了基层单位像许三多、成才、史今这样的小兵的故事,甚至直接描写了草原五班几个整天无所事事,毫无追求的散漫士兵的邋遢状态。生动活泼,更接地气。该剧在小兵的故事中体现战友情、亲情,展现当代军人的崇高精神面貌。改变了人们对电视剧中军人一板一眼的固有印象。

在当代,什么样的人物算得上时代英雄?像许三多这样坚守自己的岗位,完成岗位使命,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军人就是英雄。英雄人物从形象上看不一定都是高大威猛,带着朝气蓬勃的笑容或者满脸写着正义和勇敢。英雄的第一要义是他首先得是个人。许三多是这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由草根演员王宝强扮演。他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男孩。从小受人欺负,在老家被同龄的小伙伴唤作“三呆子”,征兵家访时,父亲对其言语讥讽甚至拳脚向加。在父亲向“领导”史今表达自己的儿子是当兵的材料,几次三番恳求甚至施压的情况下,这个父亲口中的“龟儿子”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父亲推一下,往前走一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木讷甚至是懦弱的人物形象。在新兵连的许三多是队伍中最早现行的“骡子”,资质不足,与同乡机灵的成才形成了鲜明对比。可就是这样的一个怯懦的、矮小的、不起眼的孬兵,最终却当上了优秀士兵。

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许三多这个人物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贴近社会现实。此外,《士兵突击》剧中除了展现他的正义、勇敢外,也把许三多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随着剧情的发展,原本被观众认为木讷的许三多逐渐展现了他的情谊和情怀。面对退伍的班长史今,许三多死死抱着他的行李;在班长退伍后每天只有想象着班长还在他的上铺才能睡得着觉;得知钢七连要解散的时候,在每次比武中都故意让着战友,想让战友留下来,等等。这样一个可知可感的人物形象使得观众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许三多这个人物身上,也在许三多身上都看到了自己。观众与人物同命运、共成长。人物更贴近生活贴近心灵,也给普通人以希望和精神寄托。

二、娱乐化表述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当中蕴含着一定的娱乐精神。而在商品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也无可厚非。但这并不影响其人文精神的表述。电视剧不是教科书,说教式的表述不足以体现电视剧的智慧。从电视剧最原始的功能出发,就是带给观众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所以电视剧要具有一定的喜剧性是非常重要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一书中,阐释过两种类型的笑:“天使的笑与魔鬼的笑,天使的笑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帝世界里的一切都富有意义;魔鬼的笑是因为在他看来上帝的世界里显得其蠢无比。”[4]军旅题材电视剧在娱乐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士兵突击》中不乏一些军旅生活特有的幽默和许三多式的幽默因素,但是这与中国大众文化泛娱乐化的说法和大众文化娱乐至死的观点是相去甚远的。“精品电视剧,……于商业、艺术和主流价值的平衡中实现‘内容上提升、方法上迎合’,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承担了大众艺术重要的焦虑缓释、导愚、娱乐和教化的功能。”[5]所以仅仅笑是不够的,笑的背后要引发观众的思考才是高明的。观众都是聪明的,笑后就忘的东西就像直接搔中观众的脚心,就算笑到失控,可也总有停下的一刻。一旦停下了,世界就安静了,甚至会想起刚才被捉弄一般的逗趣,心中还会生出一丝反感。

《士兵突击》的幽默并不低俗,在剧中许三多式的幽默随处可见,这种幽默也更体现了编剧的高明。许三多的人物外在形象本身已然是一种幽默,导演康洪雷见到王宝强时就觉得他便是活脱脱的现实版许三多。王宝强的草根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他拘谨的立正站好,低头抬眼的时候,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这种憨态可掬的人物形象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许三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傻”。反应迟钝、呆头呆脑。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常常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比如在新兵连的会议上,连长正在讲话,许三多在座位上念念有词,重复着连长的话,导致连长分心,讲话无法进行,叫许三多站起来重复刚刚讲过的内容,许三多能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连长非常高兴,赞许许三多的记忆力,问他为什么会记讲话内容。他回答道要写信告诉他爹。连长顿时脸色大变,让整个班把保密守则抄写三遍。被分入天高皇帝远的草原五班的许三多依然保持着严肃的军容军貌,在大家都睡懒觉的时候出早操,在别人打扑克的时候练习射击瞄准。被战友们称为“许木木”。傻傻的形象更让人心生怜爱,散发出一种淳朴的人性之美。三多有时也会语出惊人。不经意间说出些听着好笑,细细品味又蕴含哲理的话。比如那句:“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此外,剧中的很多经典台词都具有娱乐性。比如高连长的:“明明一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失败是胜利的亲娘,有信心的干了这杯,没信心的洗洗睡吧。”五班班长老马的:“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李梦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怎么上电视了?这侵权啊。”这些士兵们日常生活的相互调侃和插科打诨既反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处世哲学。

除了台词外,《士兵突击》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也具有娱乐性。一个被父亲称为“龟儿子”的农村娃,在一系列“贵人”的帮助下在部队迅速成长,最终成为“兵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本身已经具有很强的看点,再加之许三多周围“贵人”的映衬,使得剧情的发展逐步推向高潮。许三多从进入新兵连的笨拙、被嘲笑,到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做了330个腹部绕杠,从连长坚决反对他加入钢七连,到班副拍着他肩膀表扬他能活禽袁郎,并称赞说:“许三多,你总算做对一件事。”从父亲对他拳打脚踢称作“龟儿子”到父亲赞许被冠以“兵王”荣誉的许三多:“你不是龟儿子,我也不是龟。”许三多的成长历程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观众心中许三多这个人物形象逐步树立起来,也让观众对这一人物产生了认同感。这种逐步发展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化的叙事模式对观众是一种强烈的吸引。

三、新时期的青年人的信念与追求

《士兵突击》被定义为一部主旋律励志偶像剧,集中体现为剧中有一群有梦想、有信念、有情谊的青年人,凭借自己执着的精神在部队里积极努力、实现梦想。许三多、成才、史今都是有信念的新青年。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尽管社会发展空前迅速,但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当代青年人在物欲横流和外来文化剧烈冲击的环境下表现出一种梦想和目标的缺失。许三多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他当兵的最初原因仅仅是不想让父亲再称他为“龟儿子”、不想让父亲再打到他。而他的人生理想则是“要好好活着,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进入部队的许三多没有虚度一寸光阴,每时每刻都为自己能够做有意义的事努力,当草原五班的所有人都在打扑克的时候,他认为打扑克没有意义,坚持做自认为有意义的整理内务和修路。靠着这份信念和追求他才能在“鸟不拉屎”的五班过得充实,才能被团长发掘调回团部,才能有机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回到团部的许三多“不拖集体后腿”成了他的信念,于是他刻苦练习腹部绕杠,创造了连做330个的记录。活捉袁朗给钢七连争得荣誉。一个一个小信念、小梦想的接连实现,使许三多成了尖子兵,后来更成了“兵王”。

许三多并没有过人的特质,甚至和大多数人比起来显得天资不足。他也不是所谓的幸运,只是他身上有很多可贵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贯穿始终,并且影响着他周围的所有人。他执着、坚强、心无旁骛的性格特征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他能办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他对团长说:“我笨,所以我看书从A到Z一本一本地看。”这不是笨,是踏实。许三多这个有信念有追求人物形象就这样被树立起来。这都与当代社会呼喊的主流价值观契合,也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四、广阔的传播渠道,促成明星与角色的双赢

2006年12月26日,《士兵突击》在陕西电视台地面频道首播,随后广东、山东等地电视台陆续播出,但是起初的反响并没有预期的好,“新浪网友进行了大量的评论,使这部戏很快就成了一个网络热点。当时国内几大搜索引攀,百度、雅虎、搜狐都有链接。”[6]基于网络的影响力,《士兵突击》迅速被大家熟知并接受,2007年中旬北京卫视、河北卫视等各大上星卫视也纷纷播出。2008年冬天,《士兵突击》更是登上了央视综合频道的黄金剧场。与此同时,主创人员参加各大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为电视剧造势,这几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也迅速蹿红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当下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丰富了观众的接受渠道。但新媒体绝非只是给传统媒体带来压力,也是传统媒体的继承补充。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会给电视剧带来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传统媒体受众的接受方式单一,播出时间固定,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人们很有可能错过自己喜爱和追踪的电视剧,但是把电视剧放到网络上则给了观众错时收看和重复收看的机会,等于给了电视剧更大的机遇。通过网络新媒体和电视传统媒体的相互作用,使得电视剧中人物和背后的扮演者们都被观众熟识,相互产生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大众文化语境下,有效利用大众传媒环境,不但可以打造优秀国产电视剧,还能集多种文化形态优势于一身,创造电视剧中的精品,打造品牌形象。大众文化本身并不低俗,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去利用发挥这种文化形态的优势。正如“傻根”王宝强,凭借《士兵突击》获得了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社会上再听不到“他凭什么红”这样的声音。

[1] 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36.

[2] 张卉.从接受美学看“奋斗热”与“金婚热”[J].电影评介,2009(12):53.

[3] 孙玲.论大众文化对我国电视剧人物精神建构的影响[J].芒种,2012(3):78.

[4] 《士兵突击》共获三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EB/OL].http:∥www.sina.com.cn,2007.8.

[5] 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7.

[6]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研讨会纪要[J].中国电视,2007(10):45.

猜你喜欢

突击大众文化士兵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蛟龙突击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士兵独白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