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领域动态

2014-04-04刘春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生观心态价值观

刘春梅

(沈阳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建立和深入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呼啸而来的大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人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来适应这一巨大的变革。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或产生困惑或上下求索,或积极准备或“亲临体验”。结果,有的经受住了考验,有的练就本领,有的则“翻船”被淹。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很深,他们对政治信念和人生价值反映出多种不同的思想心态。

一、关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问题

在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二个问题进行座谈时,笔者感到在政治信念上,同学们的各种心态大体表现为四种情况:

(1)恐惧心态。座谈时好多同学都先问:这次座谈“是否有笔录”?是否向领导汇报?“你们调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等,仍然怕说错话,怕给自己带来影响,甚至担心说实话后弄不好会给处分等。

(2)随大流心态。在调查时,许多青年辅导员讲:现在学生,真实思想你很难摸清,如果仅从谈话和写书面材料上看,思想认识都挺高,无可挑剔,但实际思想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在他们当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个人说真话、二个人说笑话、三个人说假话、一群人说套话,让你挑不出毛病为当今做人时尚。

(3)沉默心态。问其原因则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一切都要看是否有效益,不是谈论政治的年代了。国家大政方针制定与领导层有关,与我们关系不大,没有必要操那份心。

(4)模糊心态。对国家制定出的大政方针的内容知道,而对其所含的精神实质模糊不清。也就是说在政治信念上患有“政治营养不良症”。一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一些国外的情况,拿来与中国的现实相比较,觉得中国确实是落后了。在调查中有18%的学生认为:在中国没有试行资本主义,因此不能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他们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的改革开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对中国的国情和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他们往往是从书本上了解未来的现代化中国应当是什么样子,远离中国的实际,即没有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深入地了解和体察十三亿中国人民现阶段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中国人民现有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从而把主观愿望强加于现实生活。他们的政治意识具有超前性,实质是政治上的“幼稚病”。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院学生表现出的“政治营养不良症”,不仅妨碍着他们政治信念的坚定,也影响着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如何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面教育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二、关于树立正确人生观问题

在围绕树立正确人生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笔者感受到在人生观问题上这一代大学生将特别关注人生价值问题的探索,特别关心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他们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使得他们人生价值体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在心态上大体表现为四种情况:

(1)具有自视甚高的心态和强烈的表现欲,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知识水平较高、有朝气的群体。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处于成长时期的群体,在许多方面还不很成熟。这些年来,社会的赞扬和宠爱,使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清醒足够的认识,而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和“精英意识”,对自己的估计和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没有看到自身素质上的缺陷,把自己摆在不适当的位置上,总想在现实生活中表现自己,显示自己。

(2)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背离。大学生具有极高的使命感,并且十分看重自己的使命感,力图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并推动社会发展,这是好的一面。但他们并没有也不愿意承担多少社会义务。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没有切实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缺欠,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从理想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为盲目和浮躁,只重视动机和目标,而不重视过程和后果。在调查中有10%的学生认为,人的一出生就是要出“名”,如不能流芳百世,也要做到遗臭万年。

(3)以“自我”为一切核心的价值取向。目前大学生很重视个人的价值实现,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个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自我”作为人生的支点。在这次调查中,个别学生认为:“无自我何来集体,无自我何来社会。”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事事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在这次调查中一些学生干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我们做学生干部的对这一点体会最深。每当我们布置一项工作,有的同学就讲明:‘这是看在你的面子,否则我才不干呢!’可以说比别人多干一点事都会斤斤计较。”调查中有16%的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有18%的学生认为集体主义是虚无缥缈的,要想实现价值,就应该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4)人生理想上的世俗化。对于这种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观,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新的价值观,是应该倡导的,因此,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流于世俗化,萌发了某种程度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追求眼前的、直接的目标,而忽视精神境界的提高和情操修养方面的锻炼。在调查中,有的学生说,“对人生理想谁都想,但目前却感到空虚,无所事事,觉得学的专业走上社会没大用,没实际东西。”有的还讲:“对上大学目的不明确,有的说将来要出国,有的要去南方的,我认为应该实在一些,多学点本领,对以后谁也估计不准,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人生理想的世俗化还表现在对未来职业和家庭的选择上。在调查中,有13%的人认为,共产主义好是好,就是太渺茫了,这只是空洞的说教,不如多来点实际的,一生谋求个好职业、安个好家比啥都强。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想要去的单位首先是党政机关、合资企业或经济效益好的单位,主要要求是收入高、条件好,而是否专业对口都在考虑的其次[2]。

上述在人生观问题上的四种心态,在大学生中尽管不是主流,但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一部分大学生在人生价值问题上之所以倾斜失误,不在于他们谈论了自我价值,而在于他们把自我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首先,他们对“自我”以及自我和集体、自我和社会关系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在哲学史上,对“自我”从来就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所谓“自我”,就是“我”。他是人的个体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一个概念。“我”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由许多一个个的“我”组成的,“我”也是通过“你”和“他”这些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得以实现和存在的。在社会关系之外,就没有“自我”。当然,真正的科学的自我认识,是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革命实践而达到的。目前,改革潮流扭转了极左思潮,实行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确调动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但另一方面,由于奖金制度及个体劳动者的积极活跃,某些陈腐的拜金主义、物质享受欲和个人占有欲确实在生活中沉渣泛起。因此,有些同学受其影响脱离社会、集体理解“自我”把“自我”看成是绝对的;或把“自我”凌驾于集体、社会之上,把“自我”变成唯一的决定一切存在的存在,这实质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的翻版。“无自我何来集体,无自我何来社会”,这是在对“自我”错误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错误价值观。人类历史表明,任何一个集体也好,任何一个社会也好,确实都是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多个意义上讲,没有许多“自我”、“个人”也就无所谓集体、社会。马克思也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

第二,这种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受古今中外一些剥削阶级思想家的陈词滥用的影响的产物。中国封建时代的孟子,就曾宣扬“万物皆备于我”;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胡适曾宣扬“为我主义”,并说什么“为我主义”是最有价值的利己主义。也由于西方某些哲学思潮的渗入,使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生中有了一定市场。这主要在于青年学生出生、成长于思想政府被“四人帮”干扰破坏时期,他们的感受大多是报刊宣传与实际生活不对号的状况,而对本来面目的马列主义理论所知甚少,因而形成思想理论上的空白与茫然。当西方哲学文化乘虚而入,在某些方面恰好迎合了他们的胃口。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观并不是新的价值观,而是植根于剥削阶级的旧观念。正是在这种旧观念的影响下,就使得一些学生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倾斜。在这次调查中,有16%的学生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为革命太空,为自己最实惠;有权就有利,所以一个人就要追求最高权利,争取绝对自由[4]。

第三、主张“自我价值观”的一些同学,对“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很感兴趣。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对这些不应笼统地反对,要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它。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自己设计自己。例如,一个大学生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根据自己德、智、体、美、劳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确立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付诸行动,这种自我设计没什么不好。关键是这几年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重视强调了人的开阔型性格和气质,如崇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人生观念[5]。这就导致涉世未深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热衷于个人奋斗和自我设计,有时则撇开了集体、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我设计提高到吓人的程度,像西方存在主义者萨特所说的那样,按照自己主观意志随意设计自己。这样的自我设计是不现实的,也是社会和人民所不需要的,因此也难以实现。这次调查中,有12%的同学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应该把自己吃、穿、住、行安排好是真的”就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我们可以看到,反映在人生观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倾斜,是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心理障碍,这就为今后开展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正面教育提供了先觉条件。

[1]周运清.社会调查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0(9).

[2]李长松.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3.

[3]于松坤,王晓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成因及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117.

[4]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J].江西教育研究,2007(9):77-78.

[5]张新来,栗雪.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研究,2007(6):70-71.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猜你喜欢

人生观心态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还是“看掐架”心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