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2014-04-04于存雷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精神

于存雷

(沈阳大学 科技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迅猛发展而成长的一代。瞬息万变的国际背景,不断发展的国内环境,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强烈影响和刺激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拓精神等强烈影响着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利轻义等也对他们的理想、信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关注国内外社会热点,关心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和谐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迷茫,表现出思想认识社会化、政治态度模糊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的现象[1]。

1.思想认识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9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开放的信息社会。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化,学生交往多元化和校园网络普及化等原因,思想认识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他们的头脑充斥着大量信息和各种思想的竞争和冲突,思想行为的选择性、多变性、独立性、差异性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盛行时代,网络污秽信息的传播,社会负面现象的报道,对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相信课堂上和书本上的主流价值内容,而对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庸俗文化却深信不疑。表现为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膨胀、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生活奢侈浪费、艰苦奋斗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严重社会化、庸俗化。

2.政治态度模糊化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产生剧烈的碰撞和交融。作为一贯对新事物最敏感与热情的大学生,无疑会受到这种文化碰撞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外来思想缺乏认识辨别能力,在一些重要理论原则问题是缺乏是非观念,意识迷糊,盲目崇拜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社会观念、价值取向。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政治鉴别力不强。有的认为理想信念只是教化的工具和宣传的口号,远离现实的生活,是很虚的东西,只需挂在嘴上而不必落实在行动上;有的不能正确看待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没有实质性区别。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日趋淡化、走向虚无甚至持怀疑否定的态度。

3.价值取向功利化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深化的改革开放和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且也出现了高房价、高物价,以及贪污腐败、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恰又处于就业压力日趋沉重,就业危机日益明显的今天,职业规划和就业观念有了新的特点。致使他们在择业时更加理性化,在强调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意识开始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出现“抬头”现象,表现为相当多的大学生将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二、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1)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目前,高校以“两课”为主渠道的德育教育形式基本还停留在课堂讲授上,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的说教,缺乏交流和互动。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组织实施上,也往往只是以正面教育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对被教育者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就难以触及其内心深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下岗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城市房价问题等,对于这些社会问题,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困惑,迫切需要指导。而现在学校德育的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未能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些新问题,对其解答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和口号上,不到位也不深刻,起不到让人心服口服的作用。

(3)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创新。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影响,局限于“封闭式”教育,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实践性。表现为说教多,启发少;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被动接受多,主动追寻少;理论讲授多,联系实际少。一触及到现实问题就绕着走,不能令学生信服,导致学生“听觉疲劳”,心存厌倦。学习评价仍然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学生个人对问题的见解和意见及思考、分析和评判,在考核评价工作中极少涉及,教育方法缺乏灵活创新。

三、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它既包括了静态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等,更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2]。中国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思想精神的重要源头,它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劲动力,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宝贵财富;今天,更应该成为培养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的宝贵资源。

(1)红色资源是生动的革命历史教科书。红色资源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资源,记载着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奋斗史、探索史,记录着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开拓足迹,具有重要的“史书”功能。这些奋斗乐章是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用血汗、奉献和牺牲写就的,气势磅礴、气壮山河、回肠荡气、催人奋进。挖掘、保护和运用红色资源,,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认同感和使命感。

(2)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经验智慧渊薮。红色资源不只是文物旧址的陈列,也不只是文献资料的堆积,而是大浪淘沙的精神积淀和革命经验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智库”功能。无论是著作文稿、党内文件,还是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党的创业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挖掘、保护和运用红色资源,可以使青年学生更好地汲取革命前辈创业奋斗和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红色资源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载体。老一辈革命家在困难与失败面前的坚定信念,在诱惑与酷刑面前的坚贞不屈,在误会与委屈面前的任劳任怨,在群众与同志面前的尽责尽职,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情操和崇高气节,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挖掘、保护和运用红色资源,可以使青年学生更好地学习革命前辈的英雄主义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1.依托红色资源,可以更新和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思路

红色资源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呈物质、信息、精神等不同形态分布,地域范围广,数量多,可利用性强,它们见证了历史变迁,承载着岁月沧桑。依托红色资源,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遗存、情景体验历史事件、重走红军路、听革命前辈讲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等。将大学生置于这些红色遗存面前,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和真实的教育环境;这种情景教学方式,最大特点是生动直观,身临其境。当广大学生走进红色遗存构成的现场课堂时,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每一个心灵都会受到强烈地震撼,从而使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实现精神的升华[3]。

2.依托红色资源,可以大大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以物质、信息和精神为载体的资源。不仅包括革命旧址、遗迹以及各种器具文物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实物资源,革命和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数据、文献、声音、图像、照片、歌曲、标语等以文字或声音、图像、符号等形式表现的信息资源;而且也包括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联精神等具有抽象意义的精神资源。很多红色文学经典如《红岩》《青春之歌》等、红色美术经典如《毛主席去安源》《开国大典》等、红色电影经典《地雷战》《焦裕禄》等、红色音乐经典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都是红色精神的有效载体。这些经典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载体。如将这些红色资源映射到网上可以建成集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网站;利用红色资源可以制作反映战争和建设的音像教材、实物教具和编写可读性强的教材;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假日可以开辟红色文化讲坛、红色歌会、红色演讲、红色论坛等[4]。

3.依托红色资源,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效果

红色资源借助多样的载体形式,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融入其中,并展现出直观、形象、贴近生活、感染力强等特点,弥补了当前高校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现状。通过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听革命先烈的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经典等途径,使广大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耳闻目睹中接受熏陶,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受教育者面对死难烈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浩然正气时,他们很容易感受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使精神得到洗涤,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许多大学举办的“重走长征路”“伟人故里游”“红色电影周”等活动都很受大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印证了红色资源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价值。

[1]李美秀.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07(8):59-60.

[2]高志勇,鲍志芳.2008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以南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5):67-69.

[3]李秀梅.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N].光明日报,2009-07-13.

[4]何小明.贵州红色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6-89.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精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