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型
——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2014-04-04刘万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

刘万华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型
——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刘万华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独具地方特色,艺术与社会价值巨大。然而,在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进程中,朱仙镇木版年画正遭受着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艰难抉择,这也几乎是整个河南传统文化资源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木版年画失去原有的实用价值和大众市场的今天,结合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思路,通过锻造朱仙镇木版年画知名品牌,整合各种资源、打造特色年画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年画形象的动漫化等途径,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走出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统文化资源;朱仙镇木版年画;现代性转型

地处中原的河南曾经长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代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蕴涵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意味,可以说是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颗耀眼明珠,有着“研究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的美誉。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加之河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大批传统文化资源的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亟须在现代性转型的历史变迁中找到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在中原经济区、郑汴洛一体化建设的机遇面前,本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切入点,找出河南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代表的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型路径,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实证性研究。

一、朱仙镇年画的兴衰历程

开封朱仙镇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五代,兴起于宋代。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开封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市民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上层文人及其诗画流入市井以及印刷术的盛行,为年画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北宋灭亡后,中原几经战乱,开封更是首当其冲,加之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朱仙镇木版年画因之衰落下来。

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决口,河道逐渐北移,影响了南粮北运。贾鲁奉诏治河,恢复了黄河故道并开凿了“贾鲁河”,使货运先集中于开封西南的朱仙镇,再由陆运转到开封。此后,朱仙镇凭借其优越的水陆交通成为与湖北汉口、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齐名的中国名镇。贾鲁河的开通也带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据《岳飞与朱仙镇》中记载:“红纸、门神系旧习过新年之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之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三百余家,出品盛销于邻近各省,大有独占市场之势。”[1]

到了清代,朱仙镇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从业者逾千人,年画产量大幅提高。据《朱仙镇志》记载:“明、清盛时,该镇分东西两镇,有民商四万余户,人口30余万。”木版年画的产量,高峰时可达到三百万至四百万张。清代乾隆、道光以后,因黄河水多次泛滥,运河河道淤塞,朱仙镇的水路枢纽地位下降,年画作坊也开始减少,逐步走向衰退。1904年,陇海铁路开通,促使许多年画业主迁往开封城内经营。尤其是1938年6月“花园口事件”,朱仙镇陷入“黄泛区”,艺人们纷纷外逃,朱仙镇年画行业自此一蹶不振,只能依靠刷印灶马、门神等低级产品勉强维持生计。此外,胶印、石印年画的大量流行,也冲击了朱仙镇木版年画。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的导引下,20世纪50、60年代开展了新年画运动。在此期间,开封年画老艺人与专业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新年画,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创新发展迈出的第一步”[2]。但好景不长,由于政治因素,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生产无序,劣质产品泛滥。改革开放后,朱仙镇木版年画又迎来了春风。1986年、1987年朱仙镇先后成立了“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2004年9月,中国朱仙镇年画博物馆正式揭牌;2006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首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在朱仙镇举办;2011年1月11日,第二届中国 (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决定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作为全国性年画节固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存现状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当年鲁迅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印制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 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3]它在内容上反映了中原人民的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了民间百姓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对于解读中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朱仙镇木版年画在结构布局、绘画方法和篆刻技巧等方面,体现了美工艺术的较高水平,对美工方面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颜料的选取和配制方面,朱仙镇木版年画多采用中草药为原料炮制而成,对于中草药的应用及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尽管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艺术价值巨大,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许多民间人士也为其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朱仙镇及其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仍旧不容乐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年画艺术已经从应用性转为文物保存时期”[4],朱仙镇木版年画渐渐淡出百姓的生活视野,失去了其原先的应用价值和广大的市场,毫不夸张地说已经走到岌岌可危的境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手抚一件件精美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出这样的感叹:“再不加紧挖掘、保护、开发,这年画鼻祖也有消亡的危险。”这也是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生存与传承困境的普遍写照。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面临的困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困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

考察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其兴衰的历程往往与开封主要是朱仙镇的区位兴衰关系密切。朱仙镇木版年画兴起之时的宋代,开封是首府之区,畿辅之地的朱仙镇,区位优势不言而喻,经济社会繁荣,也正源于此而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远播海内外。明清时期(主要是雍正以前)处于鼎盛期的朱仙镇,依然主要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其年画不仅满足本省消费者的需要,还能够远销山东、湖北、上海、广东等地区,其他年画产地如天津杨柳青等地的木版年画很难与之匹敌,大有独占市场之势。然而近代以来,朱仙镇受困于频仍的黄河水灾,经济和交通条件已不复往日,木版年画亦随之一蹶不振。虽然改革开放后朱仙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处于开封旅游经济圈的边缘,优秀旅游资源匮乏,当下的境况还很难带动木版年画的复兴。

(二)传承与创新难以为继

朱仙镇大量珍贵模板在“文革”中被烧毁,据统计,保存下来的木版年画古版总计也就才50余块,有明代版2块,清代版23块,民国版28块,去掉其中内容重复的模版,剩余仅仅20多块。大部分艺人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现在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也大多年岁偏大。年轻人都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接纳和学习这门老手艺来勉强糊口,致使木版年画的传承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都与以往大不相同,木版年画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土壤。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必须找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契合点,才能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朱仙镇木版年画也曾尝试保护性发展的创新之路,一方面对珍贵老模版进行挖掘整理,另一方面进行积极的模版创新,力图使年画的题材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但老艺人年龄偏大而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年轻的新生力量又很少接触这门传统的技艺,后继乏人。这些因素导致新鲜的创作血液难于融入,创新的道路变得越发艰难,更难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出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年画产品。

最后,规模小,缺乏品牌。朱仙镇现存的年画商铺已经寥寥无几,零散地分布在镇内的各个地方。并且,朱仙镇的年画商铺都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上,印制规模较小,大多数商家仅在农闲之余印制木版年画,仅有个别商家长年从事年画印制。在产权和商标日益重要的现代社会,已经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尚未注册自己的商标,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使朱仙镇木版年画滑到大众关注的边缘地带。

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现代性转型的出路

具有悠久历史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如何走出困境?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实现现代性的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自身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

(一)培养年画人才,锻造朱仙镇年画品牌,使年画发展走产业化之路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传承问题,传承问题不解决,发展和创新就无从谈起。在解决传承问题之后,将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发展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与高校合作、开办培训班,解决传承问题。与高校合作,吸引部分知识水平较高且对年画制作感兴趣的学生来进行年画制作的学习,使年画制作技艺得以广泛传播,并且促使新人运用所学知识对年画进行适当的创新。同时,也可在朱仙镇镇内开办培训班,招纳喜爱年画的各界人士,在当地良好的年画氛围中熏染学习,从而将年画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第二,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导入现代品牌战略,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现今的市场竞争,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品牌的锻造,可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区如民权县“画虎村”——王公庄村的成功经验,注册“朱仙镇木版年画”商标品牌。朱仙镇年画历史悠久,画风独特,是其年画的优势。在形成品牌之后,再对朱仙镇年画的品牌进行合适的定位,以突出品牌的个性。但也应看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这些年画的创新则显得滞后,题材渐趋陈旧,亟待注入创新的活力。在创新过程中,对朱仙镇年画的品牌定位就显得至关重要。品牌定位准确,创新的方向就能紧紧围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色,保持其品牌个性,使新旧年画一脉相承。

第三,扩大朱仙镇年画的制作规模,走产业化的道路。将年画商铺聚合在一起,化零为整,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使原先的家庭式作坊发展为规模化生产。通过聚合年画商铺形成聚合效应,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增强朱仙镇年画的整体竞争力。

(二)整合朱仙镇资源,打造特色年画村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代性转型应充分利用朱仙镇的各种资源,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整合,使各种资源得到合适的保护或开发,从而达到更好的组合效应。在开发朱仙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年画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打造朱仙镇木版年画村。

第一,创制新年画,精进旧年画,吸引更多的年画欣赏者。朱仙镇木版年画从古发展至今,浓缩了历代年画艺人的智慧,但其中的许多题材已经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相距较远。现代木版年画的创作和制作,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必然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和天地”[5]。当然,在创作新年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老年画的保护,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如果使‘旧’的更精进,集结新读者,进入新的文化层次;使‘新’的更宽阔,吸收传统,发扬特色。新旧年画共存,展现两种美趣,是符合人民要求的。”[6]

第二,以打造年画村为最终目标,对朱仙镇进行整体发展规划。日本鸟取县大荣町镇是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的故乡,该村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策划“柯南村”,发展旅游业,使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全世界“柯南迷”所向往的朝圣地。朱仙镇特色年画村的打造,可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柯南村”发展的有益经验,除了要对年画商铺以及年画进行规划发展外,还需要对朱仙镇整体进行规划,以年画为主题元素,使年画村不仅有年画,更有年画的神韵和吸引力。

(三)发展民俗旅游业,对接开封旅游圈

发展民俗旅游业,旅游资源是依托基础和凭借条件,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朱仙镇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使朱仙镇拥有许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例如,历史悠久的木版年画,有豫剧正宗之称祥符调,众民狂欢的庙会,独特的回族风俗习惯等等,都可资整合并有待开发。

朱仙镇寺庙众多,历史上庙会就非常盛行,自年初到年末,月月有会。如,正月初七的火神会,正月十四的岳飞庙会,五月初五瘟神庙会,六月初六土地庙会,七月十五柴王庙会,八月初八鲁班庙会,九月初九关帝庙会等等。庙会上,地方戏、杂耍、曲艺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应有尽有,还有斗鸡、斗狗、斗羊、斗蟋蟀等趣味比赛。朱仙镇是豫剧祥符调重要的发祥地,清朝时期朱仙镇庙会上已有酬神献戏表演,逐渐发展为豫剧祥符调,并成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后来,因为朱仙镇交通枢纽地位的下降以及经济衰落,许多庙会逐渐停办。发展民俗旅游,恢复庙会传统,加入符合现代人精神消费需求的娱乐项目,使朱仙镇的民俗在发展中获得经济价值。

距朱仙镇仅23千米的开封,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旅游主打宋代特色。朱仙镇木版年画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朱仙镇还保留了较多明清时期的历史遗迹。因此,将明清风格的朱仙镇与宋代特色的开封两地旅游对接起来,互为补充,增加旅游多样性,不仅能够对开封旅游特色进行扩展,同时也可带动朱仙镇年画村的旅游发展。

(四)年画形象的动漫化,拉长年画产业链

将朱仙镇年画与中国的动漫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带动其年画和动漫业的发展,也可以保护与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朱仙镇木版年画形象夸张古朴,造型独特,拥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作为动漫创作的一种元素,年画形象既能传播木版年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又能基于木版年画的特色传播中原地域文化,其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十一届美展金奖作品《门神之捉鬼》,选材自传统年画中的武门神形象。动画短片《钟馗镇宅》的形象亦源于朱仙镇木版年画,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搬上动画的舞台,使动画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拓宽了表现形式,也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一种宣传和保护。总之,“这种艺术与技术、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的结合形式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期待和惊喜”[7]。

在通过年画与动漫产业的结合来拉长年画的产业链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延长年画产业的发展。第一,发展微雕产业。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夸张,形态生动,是做微雕很好的原型。雕刻模板的艺人们篆刻技艺高超,可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木刻微雕等衍生品的生产开发。第二,引进折扇、挂件、灯饰等生产商入驻。通过招商,生产以年画为主题元素的折扇、挂件、灯饰等纪念品,形成特色纪念品生产产业链。第三,发展观光农业。朱仙镇土质优良,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早年,朱仙镇还有专门种植年画颜料作物的农户。可以鼓励农户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发展观光农业;积极种植木版年画颜料作物,不仅可以保证朱仙镇年画制作的使用,也可能发展成为植物颜料生产基地。

四、结语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瑰宝,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打造朱仙镇年画村,形成品牌,同时完善朱仙镇旅游发展的产业链,增强朱仙镇整体发展的动力,使朱仙镇及其木版年画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到精英的参与和推动,还必须关注到民众的推动和民众的参与,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并溶化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部分,进而推动着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向前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会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通过精英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使以朱仙镇木版年画所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重新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现代性转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可为河南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型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也是复兴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李步青,廉方.岳飞与朱仙镇[Z].开封教育实验区教材部编辑,1934:125.

〔2〕 任鹤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7.

〔3〕 余望杰,任鹤林.鲁迅、刘岘与朱仙镇年画[J].鲁迅研究月刊,1990(12):58-62.

〔4〕 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8.

〔5〕 窦淑娜.艺术的历史与问题: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若干课题研究1950—1999[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9.

〔6〕 张道一.张道一文集:年画断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57.

〔7〕 张瑞瑞,张荣.传统扑灰年画造型样式与二维动画形象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6):85-86.

(责任编辑 周吉光)

The Study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Henan—Taking the New Year′s Pictures of Zhuxian Town as an Example

LIU Wan-hua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Henan is a big cultural province who has accumulated the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New Year's pictures of Zhuxian Tow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Henan. It has a long history, uniqu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rtistic and social value.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New Year's pictures of Zhuxian Town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hard choices about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it is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of the entire Henan. Therefore, it is very urgent to study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Year's Pictures of Zhuxian Town. When it has lost its practical value and the mass market,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modern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go onto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he ideas, for example, forging famous brand, integrating various resources, creating special new special New-Year-Picture village, developing folk custom cultural tourism, cartoonizing the figures in the New Year’s pictures.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he New Year′s Pictures of Zhuxian Town; modern transformation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25

2014-03-19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4.04.025.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09-02 15:30

2012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22400450577);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024)。

刘万华(1980—),男,河南商城人,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学。

G114

A

1007-6875(2014)04-0121-05

猜你喜欢

朱仙镇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平阳木版雕印戏曲拂尘纸一幅一戏四图年画考释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