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及其影响
2014-04-04苑朋欣
□苑朋欣
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及其影响
□苑朋欣
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是在清政府推行教育新政及山东农业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由山东地方政府大力倡导,以及乡村士绅积极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无论教育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上,当时山东的农业教育都大不同于旧式教育,已具有了近代性质。山东农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开农业教育教学一代新风,而且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局限性也明显存在。
清末;山东;农学堂;农业教育
山东农业教育在清末的兴办,是山东农业教育史、科技史上的大事,不仅给山东传统的农业社会注入了新科学的生机和活力,而且对清末以来山东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迄今学术界尚未对此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依据相关资料,拟从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特点及影响等方面专门进行探讨。
一、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及其原因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清末时期,在全国各地大办新式教育之际,山东在农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山东创办最早的农学堂,是1903年创办的青州蚕桑学堂。1906年后山东出现了兴办农业教育的高潮,到1909年,山东已有农学堂14所;到1911年底,农学堂已发展到39所,其中,高等1所,中等4所,初等34所,成为清末设立农学堂最多的省份之一。
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从农业自身原因上看,是山东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清末时期的山东“农居什九”,但多为不读书识字之人。耕地面积约为125931千亩,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高粱、谷子、玉米、甘薯、花生、大豆,向称农产繁富之区,“惟民智未开,一切种植尚少新法”[1],以致作物产量非常低下。如在农业技术水平一向较高的烟台地区,上等田每亩产高粱仅0.5-0.6石,麦0.4-0.5石;中等田每亩产高粱0.3-0.4石,麦0.2-0.25石[2]。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发展农业教育,开启农智,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才能适应山东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从政府方面看,清末各级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新政,为山东农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首先,清末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对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早在1903年11月19日,清政府就命各省设农学堂。接着又颁布《奏定实业学堂通则》,将农学堂分为初、中、高三等,令“各省均应酌量地方情形,随时择宜兴办”[3]。另外,还在《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具体规定了各级农学堂的开设办法。学部在1905年设立之后,也把咨请各省开办农业教育作为重要职任。如学部在1905年的《奏定章程·学务纲要》中就咨催各省速设农学堂。1906年,学部再次札请各省广设农业学堂。以上这些,对山东各地农学堂的诞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山东地方政府作为直接倡导者、组织者,对省内农学堂的开办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山东巡抚周馥见“东省民安固陋,始虽百计经营,仍不免自封固步”[4],认为只有先从农事入手,仿照东西洋各国开办农学堂,考求农法,才能“裕厚民生”,于是1903年在省城济南建农事试验场,并饬令青州建蚕桑学堂、兖州建农业学堂。[5]青州蚕桑学堂和兖州农业学堂是清末山东创办最早的农学堂,它们的建立,开启了山东近代农业教育的先河,对省内其他各地农学堂的诞生起了前驱开路的重要作用。1906年,巡抚杨士骧创设了山东第一个近代省级教育机关——学务公所,并在学务公所内设实业课。同年,杨士骧又饬各州县设劝学所。清末山东的农业教育,由学务公所的实业课统辖,各州县劝学所直接管理。这些教育行政机关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各地农业学堂的创办。杨士骧还直接从事农业学堂的创建工作,如经与时任布政使的吴廷斌“一再筹议”,以原设“农事试验场房基酌建讲堂号舍”,并就“原有之地、已开之山为土壤、森林之学之基址”[6],1906年9月开办了济南农林学堂(今山东农业大学前身)。署理山东巡抚吴廷斌亦大力提倡兴办农业教育,他见当时山东农业上“无高等教育阶段,殊欠完备”,1907年,令将原设济南农林学堂改办高等农业学堂,1909年开始招收高等农科,成为清末山东唯一的一所高等农学堂。孙宝琦任巡抚期间,也对兴办农学堂的重要性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从抵制洋货进口,挽回利权的角度强调发展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东省土脉膏腴,古称农国,只以拘守旧法,农学素少研求”,认为“处今日经济竞争之会,值东省库款奇绌之时,轮轨交通,强邻逼处,尤非从农工要政入手,无以塞漏卮而辟利源”[7],为此,专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如1910年曾计划广设农业学堂,计拟设中等农业学堂11所,初等农业学堂81所,但革命爆发山东旧政府灭亡而未能完全实施。此外,许多府州县基层官员对农学堂的建立也起了重要作用。当时一部分农学堂就由他们创办。如沾化县知县王某在该县书院旧地设农林学堂一所。濮州知州刘某创办初等农桑学堂一处。1906年郯城县知县也在县城西南隅设一蚕桑学堂。总的看来,通过兴办农学堂、发展农业教育以改良传统农业,在清末山东已成为各级政府比较明确的目标。
除以上原因和条件外,受当时政府倡办农业教育的影响,一些乡村士绅也为农学堂的兴办发挥了积极作用。山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民间历来就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地方士绅也对农业教育的兴办表现出很大热心。如1904年郯城县马头镇乡绅孙某筹资创办农桑学堂一所。1905年10月黄县绅董马庚熙开办蚕桑学堂一处。诸城农林学堂则由官绅合办。绅办烟台渔业公司也于1909年在烟台设立水产小学堂一所。当时山东成立的一些农桑会对农学堂的创立也起了一定作用。这些农桑会大都是由士绅组织而成。有些农桑会成立后就把创办农学堂作为职责任务。如兖沂曹济农桑总会、济宁农桑支会1905年各设初等农业学堂一所;曹州府城外设立的农桑分会1907年也设立了一所农桑学堂。
由此看来,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决非偶然,它是在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近代意义上的农业科学未能产生的情况下,山东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大大推动了农业教育的开展。山东各级官吏和一些地方士绅对各地农学堂的建立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山东农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清末山东的农学堂是在西学东渐,特别是在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开始传入山东的文化场景下创办的,是在近代山东涌出的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从这些农学堂师资、生源、专业、课程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可以看出当时山东农业教育的某些新的特点。
(一)各农学堂农学教习都是掌握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专门人才。他们有些是国内早期开办的农业学堂的优秀毕业生,大都毕业于杭州蚕学馆和直隶农务学堂。如青州蚕桑学堂、兖州农业学堂都聘有杭州蚕学馆优等毕业生充当教习。诸城农林学堂1909年开办后,聘直隶农务学堂农业毕业生张某为教习。有些则是留学日本学农归国的知识分子。例如,仅1904年山东就两次选派30名学生赴日本专习农业,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充农业学堂教习。像沾化县农林学堂就聘曾游学日本的丁某充当教习。还有的教习则直接聘自外国。如山东高等农学堂聘有日籍教习7人。这些教习尤其是中国教习,不少人文理兼通,学贯中西,而且有的还在农业教育体系的创建中,有着杰出而又独特的创造,这与只会钻研儒家经典的儒士们已大大不同。
(二)各农学堂大都招收有着近代知识背景的新式学堂毕业生。其中,初等农业学堂,招收年在13岁以上的初等小学堂毕业生;中等农业学堂,招选年在15岁以上的初等农业学堂或高等小学堂毕业生;高等农业学堂,招考年在18岁以上的中等农业学堂毕业生。对于报考农业学堂的学生,均要求品行端谨、体质强健、口齿清楚、无家事之累,并取具妥实保人保结,始准考选入学。当然,由于缺少合格学生,多数学堂对招生资格做了变通。但从当时的生源看,大部分新招收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受过新式教育的影响,已有别于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塾院学子。
(三)各级农学堂专业、课程设置上都已“离经叛道”,体现了西学重实求用的教学原则。如农业、林业、蚕业、兽医四科是当时农学堂开设的主要专业。这些专业,各学堂可因地制宜,将合于本地情形者酌量开设,一般都是设农业、蚕业两个专业。而各学堂所设课程皆已为近代农业科学。如山东高等农学堂仅农学科科目就有20门,即农学、园艺学、化学及农艺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及养蚕学、畜产学、兽医学大意、水产学大意、地质学及岩石学、土壤学、肥料学、算学、测量学、农业工学、物理学、气象学、农政学、理财源论、农业理财学、殖民学,还有实习科目24门。从专业设置看,当时农业学堂已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农业,而是追求更广泛意义上的农业发展,包括蚕业、林业、兽医等;课程的设置也非常细密和具有针对性,已经大大摆脱了几千年来以四书五经、礼仪纲常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科举服务为唯一宗旨的传统教学内容。
(四)规章制度方面主要以日本的教育制度为样本,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变通。如仿照日本将农学堂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级,规定初等、中等农学堂学制3年;高等农学堂农学科4年毕业,森林学、兽医学3年毕业。但又规定可视地方情形适当缩短或展长期限。如兖州农业学堂章程规定3年毕业,1904年该学堂根据学生程度分为甲乙两班,甲班缩为2年毕业,乙班仍3年毕业。青州蚕桑学堂1903年初办时为初等程度,规定学生2年毕业,1909年改为中等农学堂后,学制4年。济南农林学堂开办伊始,设中学科,分农业、林业、蚕业三科,3年毕业,发展为高等农业学堂后,本科内设农学、森林学、兽医学三科,皆3年毕业。[8]而考试共分五种,有临时考试、学期考试、年终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年考及格者方可升级;不及格者留级,再试仍不及格,勒令退学。毕业考试成绩亦分为五个等级,即最优等、优等、中等、下等、最下等,不同等级获得的奖励与职业也各不相同。以上基本上借鉴日本的经验,这就大大突破了传统私塾、书院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制度。
总之,清末山东的农业教育无论是教育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的教育教学模式,打上了外国影响的鲜明烙印,已大不同于中国旧学,具有了某些近代性质。
三、山东农业教育的影响及其局限
清末山东出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农业学堂,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就、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制度有机会被采纳或借鉴,揭开了山东农业教育史上的新一页,对近代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开启了山东农业教育的近代化进程。当时山东有107个州县,到1911年底,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州县办起了农学堂,农业教育已初具规模。这些农学堂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充分注意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就,在教学方法及其规章制度等方面,尽可能借鉴和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制度和经验,这不仅与以往主要靠代代相传农业经验的教育模式相比已有很大区别,而且使农学堂的开办有了统一的标准和章程,结束了农业教育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历史,实为开教育教学一代新风。尤其是大部分农学堂并非对外国的那一套照搬照抄,而是在充分考虑本地具体情形的基础上,作出主动而又理智的吸纳和选择,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教育的新局面,推动了农业教育的近代化。
其次,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为山东培养了一批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青州蚕桑学堂1903年开始招生,学额80名。济南农林学堂1906年首届招收120名,1908年续招中等预科120名,1909年开始筹办高等农科,以400名为定额。据清学部统计,仅1909年时山东就有农学堂初等12所,在堂学生254名;中等1所,在堂学生86名;高等1所,在堂学生138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农业变革的关键,这些农学生毕业后,成了新文明的再传体,他们在开启农智、传播农业新知等方面起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例如,初、中等农学堂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基层农业实践活动;而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经理改良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当农业学堂教员、管理员为宗旨”[9],他们很多人毕业后充当农学教员或农学技师,都不同程度为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做了一些工作。
第三,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过渡转变,也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除从事人才培养外,当时的农学堂多为提倡和推广近代农业技术的综合性机构。大部分农学堂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实验、实习,几乎都设有农业试验、实习和推广场地。如诸城、沾化、泰安、寿光、齐河等地的农学堂都附设农事试验场。山东农事试验场1903年设立,山东林业试验场1904年开办,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成立后,此两处试验场皆划归高等农学堂,作为学生试验实习之地。通过试验、实习,各学堂在培育新品种,改良种植,推广农业新技术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如诸城县农林学堂试验场将蚕桑诸法“逐件讲求,以作为乡民之导引”[10]。济南农林学堂刚一成立即在农事试验场进行小麦引种、选育及栽培研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又进行玉米品种的观察及选种试验,后又重点试种美棉[11],特别是试种美棉成功后,在省内大力推广,在当时山东形成了用美棉改良品种的热潮。可以说,当时农学堂通过开展初步的农业科研活动,为改进农业生产,推动农业技术的提高,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
第四,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改变了教育与农业绝缘的窘状,促进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进化。随着农业教育兴起,山东不少地方讲求农学渐成风气,近代农学已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像垦荒种植已与“各相土宜,以谋种植”的土壤研究相结合。当时已有人认识到“植物有所宜亦有所阙”,鉴于“村农不善研究,往往强违物性,以致坐失地利”[12],有些地方开始化分土质,研究土地利用。再有,像蚕桑生产,有些蚕农在植桑饲蚕时已懂得结合近代蚕学知识,不仅一些农户植桑技术有了提高,而且有的农户已懂得用选蛾法预防蚕病,还有的已开始用新法催青。其它像美国优良棉种、美种落花生、马铃薯及外国水果树种的引进、栽种也都注重了近代农学的应用。像这些近代因素向农村的渗入,改变了山东历史上“有农事无农学”的现象,起到了开通风气的重要作用。这对改良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清末山东的农业教育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从政府方面看,由于库款支绌,办学经费较少,无力扩大招生规模。如1909年,全省有农学堂14所,在堂学生仅478名,每所平均约34名。而同期日本农林学校已有81所,平均每所生徒达8094名[13]。这无论比起当时与该省人口相差不大的国家——日本,还是比较山东3778万不懂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来说,学堂规模之小、学生数量之少都是显而易见的,根本无法满足农业改良的需要。从学校方面看,许多农学堂学生学力未达到合格程度,如兖州农学堂1905年初,“一学期满,实习饲蚕亦毕,考验全班学生可留者仅10余人,其程度仍多卑浅”。而且大部分农学堂不能招收到合格学生。1905年兖州农学堂除旧班外再招学生30名入堂肆业,但因创办伊始,难得合格学生,不得不规定“凡20岁以下者,皆准入堂肆业,以广招徕”[14]。1905年,青州蚕桑学堂应招高等小学堂毕业以上学生,因合格学生不足,只得规定“以文理通顺、心地明白者为合格”[15]。这就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一些农学堂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简单甚至缺乏,很不利于教学及实习工作,这在一些初等农学堂较为突出。总之,清末山东农业教育是在边创设新学堂边废科举的情况下兴办的,加以各农学堂又处于初办阶段,许多方面不甚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局限,以致未能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对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起、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无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末各省设立农会史料[J].历史档案,1998,(2):68.
[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619-621.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
[4] [6] [11]农工商部全宗档案[B].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115.195.195.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6:688.
[7]山东巡抚孙宝琦奏汇报农林工艺情形折[N].政治官报,宣统三年二月十二日.
[8] [9]农工商部.第二次农工商部统计表·农政[Z].宣统元年第2册:8.9.
[10]议设农桑试验场[N].大公报,1909-5-9.
[12]各省农桑汇志[J].东方杂志,1906,(6).112-113.
[13]各省教育汇志[J].东方杂志,1905,(9):232.
[14]农工商务局上抚帅试办兖州初级学堂详文附章程[N].农学报:卷二八八,光绪三十一年三月.
[15]学务处商务局会详青属各县招生送往青州蚕桑学堂肆业文[N].农学报:卷二八0,光绪三十一年正月.
2013-12-09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276000
苑朋欣(1965- ),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K254.2
A
1008-8091(2014)01-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