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9例心源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2014-04-04王丽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阵发性心源性心动过速

王丽

晕厥是临床危急重的病情之一,引发晕厥的原因不同病情有所区别,尤其是心源性晕厥,很有可能造成猝死,所以需要高度重视[1]。在临床上需要对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进一步分析。目前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整理了29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通过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在诊断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心脏内科住院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62.2岁。所有患者都有1次或1次以上的黑蒙、晕厥发作史,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意识丧失,经常规心电图、脑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CT等检查均未查出导致晕厥的直接病因,临床上怀疑为心源性晕厥。

1.2 方法

采用北京迪姆公司的DMS300-4A型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系统。嘱咐患者家属详细记录患者头晕、心悸和晕厥等基本情况,记录症状和发作时间。所有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检出了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情况,29例患者均发生了较严重心律失常,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性房扑或房颤7例,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短阵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博9例。

2.2 晕厥发生情况

本组29例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出现晕厥者15例,均同时伴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博5例,阵发性房扑或房颤4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15例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到R-R间期小于3.0 s有121次,R-R间期大于3.0 s有21次。R-R间期小于3.0 s时患者均未发生晕厥,R-R间期大于3.0 s时,15例患者发生晕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06,P <0.01),说明发生晕厥与R-R间期>3.0 s有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晕厥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一种脑部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短暂意识丧失,一般来说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晕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心源性、脑源性、血管神经性以及血液因素异常性等情况[2]。在所有晕厥类型中,心源性晕厥可能造成的危险性是最大的,虽然其在所有晕厥中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却是造成严重心律失常,以及造成患者死亡,或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3]。

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是由于患者器质性心脏病造成的。心律失常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快速的房扑和房颤等,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造成的晕厥,主要是因为严重的快速心室率所造成的心脏充盈不充分,心搏量大量降低,在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脑供血不足[4]。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窦性停搏和快慢综合征等。此类心律失常是根本性引起晕厥的主要机制之一,因为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心输出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导致大脑的缺血性缺氧等情况出现[5-7]。

在29例晕厥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有严重心律失常,而且有15例发作时间与晕厥时间是一致的。其中11例是与快速心室率增高的失常有关,另外的18例与慢性心律失常有一定关系,其中在慢性心律失常中主要具有的疾病是严重窦缓、高度的房室阻滞、快慢综合征和房颤造成的心室停搏过长等,一旦心室停搏时间过长,患者会出现阿斯综合征。在快速性心律失常造成的晕厥中,心室率往往超过了200次/min。缓慢性心律失常造成晕厥主要表现为R-R间期延长,在统计中18例具有3.0 s以上的长间歇,均具有相应临床症状,15例发生晕厥。在R-R间期小于3.0 s的情况下,有的出现出汗、眩晕、胸闷,以及反应迟钝等晕厥前兆症状,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晕厥。分析显示在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晕厥患者中房颤患者中均出现了3.0~5.5 s的R-R间期。

心源性晕厥是高危因素之一,可能造成猝死的概率在20%左右,并且在一年时间内病死的概率也在30%左右。所以对于早期识别,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防止心源性晕厥再次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能不能快速地针对病因进行处理的关键在于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判断,运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在不间断记录的情况下,有效地捕捉信息,对诊断心源性晕厥来说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对判断预后,以及进行临床防治都具有积极意义。

[1]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等.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1):4 -5.

[2]Farwell DJ,Sulke AN.Does the use of a syncope protocol impro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yncope[J].Heart,2004,90(1):52.

[3]王建安.重视肥厚型心肌病的多重心电图表现[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241-242.

[4]宗文纳,卢新政.2009年欧洲晕厥诊治指南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23-26.

[5]范静波,方全.晕厥2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6(4):32.

[6]王蕴强.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和预警因子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36 -37.

[7]黄坤英.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44-145.

猜你喜欢

阵发性心源性心动过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勘 误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