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

2014-04-04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语素

楚 艳 芳

(浙江大学a.汉语史研究中心,b.古籍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8)

外来词是来自非汉语的其他语言的词语,它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汉语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外来词借入,如上古时期西域词语的借入,中古时期佛教词语的借入,近现代西方科技词语的借入等。在外来词借入过程中,人们往往用汉语的一个音节来对译外语的一个音节,而外语词语以多音节为主,因此,汉语外来词通常由几个音节构成,其中的每个音节都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记音而已。可见,外来词是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语言接触必然会导致词语的借入,外来词可以起到补充汉语词汇的作用。但是外来词的借入及发展又受到汉语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汉语化”。表现为两个方面:①意译化。如音译词“僧伽蓝摩”“伽蓝”被“寺”“庙”所代替。②语素化。即本来由于这个词语采用音译的办法,后来使用长久了,其中某个音节似乎可以替代整个词语,也好像获得了某种意义,这是外来词汉语化进程中一种特殊表现。关于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邵敬敏[1]、万红[2]等都曾在文章中提及。实际上,在古代汉语,尤其是在中古汉语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俞理明在谈到“缩略代表形式的选用”时有一类“以非词素音节为基础的缩略”,举出了一些例证来说明缩略形式可能采取非词素音节为基础,文中并未讨论缩略的结果——语素化[3]。外来词音节“语素化”这种现象虽并不多见,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对汉语的词法、辞书编纂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对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的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影响。

一、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例析① 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多少与语言地位的高低与影响力的大小有关,在当今社会,英语是最流行的语言,所以我国的英源外来词也较多,本文所举例证以英源外来词为主。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包括语言方面。因此,本文古汉语方面的例证以梵源外来词为主。

1.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② 本文从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写起,原因有二:第一,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耳熟能详,理解起来较古汉语的同类现象更为容易。第二,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轨迹及其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也有目前最权威的中型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文中简称为《现汉》)为依据。

按照语素化的结果,本文将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成词语素。语素意义单一,表示整个外来词的意义。

①拷贝→拷。“拷”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复制”义,这在当今社会已经并不陌生。“拷”的本义是“打”。《玉篇·手部》:“拷,打也。”《集韵·晧韵》:“拷,掠也。”现代汉语中还有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拷打”。“拷”何以有“复制”义?原来用作“复制”义的“拷”是“拷贝”的缩略形式,“拷贝”是英文“copy”一词的音译形式,意译为“复制”。“拷贝”本是个外来词,虽然它有两个音节,但只有一个语素,是个单纯词。后来“拷”经常单独使用,表示“拷贝”义,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的不同版次也可以看出“拷”是现代汉语中的新成员:2002年《现汉》(增补本)未收“拷”的“复制”义,而在2005年《现汉》(第5版)已经收入,这表明它在社会上广泛使用并被现代汉语共同语所承认。“拷”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语素,《现汉》将其收入,并标注词性(动词)。

② 美利坚 → 美。“美”来源于英文“American”的音译形式“美利坚”。后来“美国、美元、美钞、美金”等词语出现,“美”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美利坚”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现汉》第一版已收入。

(2)不成词语素。语素意义单一,表示整个外来词的意义。

① 巴士→巴。“巴”来源于英文“bus”的音译形式“巴士”,指公共汽车,“巴士”是两个音节,一个语素。后来“大巴”“中巴”“小巴”等词语出现,“巴”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巴士”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1996年《现汉》(修订本)未收,2002年《现汉》(增补本)收入。

② 的士→的。“的”来源于英文“taxi”的音译形式“的士”,指出租汽车。“的士”是两个音节,一个语素。后来“打的”“的哥”“面的”等词语出现,“的”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的士”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2005年《现汉》(第5版)收入。

(3)不成词语素。意义泛化,汉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① 酒吧→吧。“吧”来源于“酒吧”。“酒吧”是个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指西餐馆中卖酒的地方。尽管“酒”在汉语中是一个语素,但是“吧”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英文“bar”的音译形式,所以“酒吧”依然是一个语素。后来“吧女”“吧台”等词语出现,“吧”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酒吧”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后来“吧”泛化成为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如“水吧”“网吧”“话吧”“陶吧”等。2005年《现汉》(第5版)收入。

② 黑客→客。“客”来源于英文“hacker”的音译形式“黑客”,是个网络用语,后来一系列“X客”出现,如“搜客”“问客”“秀客”“试客”等,“客”具有了组合性,指网络上的某一类人。后来意义泛化,指具有某种共性的一类人,不仅仅限于网络,如“拼客、租客”等,《现汉》未收。

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结果以不成词语素为主,成词语素比较少见。

2.古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

前面所举例证都是就现代汉语层面而言,其实这种现象古已有之,尤其是自佛教传入以来,产生了大批外来词,这些词中也有一些发生了语素化。与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明显不同的是其结果大多是成词语素。例如:

② 佛陀→佛。“佛”来源于梵文“Buddha”的音译形式“佛陀”,本义为“觉者”,佛教徒用作对其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

③ 忏摩→忏。“忏”来源于梵文“ksama”的音译形式“忏摩”,意译为“悔”,音译和意译结合而为“忏悔”,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忏悔自己的罪过,请求宽恕,给以悔改的机会,以求脱罪祈福。

④ 劫波/劫簸→劫。“劫”来源于梵文“kalpa”的音译形式“劫波/劫簸”,义为“极久远的时节”。

⑤ 钵多罗→钵。“钵”来源于梵文“patra”的音译形式“钵多罗”,有时“钵”后接以汉语“盂”,称“钵盂”,比丘六物之一,是一种用来盛饭的器具。

⑥菩提萨埵→菩萨。“菩萨”来源于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形式“菩提萨埵”,义为“大觉有情”,“有情”指“众生”。原是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称号,也指佛教中大乘思想的实行者。

以上是来源于佛教的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日常生活用词的语素化现象也存在,但较少见,如频婆罗→频。“频”来源于梵文“bimbara”的音译形式“频婆罗”,语素化为“频”后加上表义语素“果”成为“频果”,后又累加义符作“蘋果”,简化后即我们今天的“苹果”。

二、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异同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即使是同一种现象在古今汉语中的表现也可能不尽相同,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也是如此,二者同中有异:

(1)相同之处。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都是外来词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音节,原来只代表音节,不表义,后来可以表示整个外来词的意义,成为语素。另外,语素化后其意义都有可能泛化。如“佛”本义为“觉者”,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4]《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浄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5]3026佛教徒用以对其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魏书·释老志》:“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者,译言能仁,谓德充道备,堪济万物也。”[5]3026后来泛指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佛陀,如《魏书·释老志》:“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5]3027又可指佛教徒称修行圆满而成道者。宋楼钥《姜子谦以试邑钟离请益》:“汝既做了知县,更望做佛耶?”[6]1175后来亦可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指佛像,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寺有一佛二菩萨,塑工精绝,京师所无也。”[7]《宋书·张畅传》:“逼郡吏烧臂照佛,民有罪使礼佛,动至数千拜。”[8]指佛教、佛学,如《南史·江紑传》:“紑性沈静,好庄、老玄言,尤善佛义,不乐进仕。”[9]唐韩愈《论佛骨表》:“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10]指佛经,如宋楼钥《姜子谦以试邑钟离请益》:“前辈有为县公,退以贯珠诵佛。”[6]1175现代汉语的“吧”语素化后本指西餐馆中卖酒的地方,如“吧女”“吧台”等,后来意义泛化为指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从事某些休闲活动的场所,如“水吧”“网吧”“话吧”“陶吧”等。

(2)不同之处。古今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不同之处有两点:①古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后以成词语素为主,而现代汉语以不成词语素为主;②古汉语外来词语素化后可以是单音节语素,也可以是多音节语素,现代汉语一般为单音节语素。造成古今汉语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古今汉语本身的差别。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语素化为单音节语素化与词的长度一致,所以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人们的认知上来讲,它都具备成词的条件。至于在古汉语中有时会语素化为双音节语素,可能是由于从汉代开始,词语复音化趋势已经出现,单音不成步,两个音节组成的音步是标准音步,成为一个韵律词,复音词在韵律上较和谐。而现代汉语复音词占多数(常用词以单音词占多数),语素化为单音节语素在形式上以及人们的认知上都很难接受,尤其是外来词,所以它一般是不成词语素,作为构词单位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三、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对汉语的影响

1.对汉语词法的影响

(1)产生新的语素。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后可以是成词语素,也可以是不成词语素。①不成词语素,只能做词汇的构成成分。现代汉语外来词语素化后大多是不成词语素,它需要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大巴”“的哥”“网吧”等。汉语外来词中的某个或某些音节语素化后,由原先的非语言单位的音节上升到语言单位的语素。②成词语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仅是新语素的产生方式之一,也是新词的产生方式之一。它不仅由原先的非语言单位的音节上升到语言单位的语素,还可以在语言中独立运用,进而上升到词汇层面。例如中古汉语梵源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结果大多是成词语素,如“佛”“劫”“菩萨”等;现代汉语的“拷”和“美”也是成词语素。

(2)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构词法是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汉语构词法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对单纯词及合成词都有影响。语素不等于词,语素是构词的备用单位,也是语言的最低层单位,它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两大类,从构词角度讲,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但可以跟别的语素结合成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成成分来讲,语素也可以叫词素。作为语素,它永远属于构词平面,一旦可以独立运用,就进入词汇平面。汉语外来词的某个或某些音节一旦发生语素化,就有了构词的功能。外来词音节语素化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有两点:①汉语中多了一类由外来词音节语素化而成的单纯词。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外来词本来也是单纯词,其中的某个或某些音节语素化为成词语素后其结果必然也是单纯词。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单音节单纯词。如“禅”“佛”“劫”“钵”“拷”“美”等。其二,多音节单纯词。如:“菩萨”“兰若”“伽蓝”等。②汉语中多了一类“外来语素+汉语语素”的中外结合的合成词。这种“外来语素”是经过语素化后的语素。这些合成词是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结合而成,外来成分被汉语同化,外来的痕迹淡漠,可以用汉语合成词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如:禅→禅房、禅师(偏正式)、参禅(述宾式);佛→佛法、佛学、佛理(偏正式);巴→大巴、中巴、小巴(偏正式);的→打的(述宾式)、的哥(偏正式);吧→吧女、吧台、酒吧、网吧、话吧(偏正式)。

2.对辞书编纂的影响

这主要是就现代汉语而言。现代语文辞书要对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有所反映,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现象对辞书编纂,尤其是在区分词与非词以及做词性标注的时候,往往陷入困境。本文仍以《现汉》为例进行探讨。

在词性标注方面。《现汉》(第5版)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了词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语素是成词语素,《现汉》就会给它标注词性。《现汉》给“美”的“美洲”“美国”义和“拷”的“拷贝”义标注了词性,分别为名词和动词,即“美”和“拷”可以作为词来使用。实际上,“美”是不是一个成词语素尚存在疑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单用“美”来指称或回答问题,它一般在词组中表义,例如“美国”“美元”“中美合资”等,其中“美国”“美元”都已成词,“中美合作”中的“中美”是“中国和美国”的缩略语,与我们不把“中”(表“中国”义)看作一个成词语素一样,“美”最好也不要处理为成词语素。

在语素的收入方面。《现汉》有些作为语素收入,如本文所举的“拷”“美”“巴”“的”“吧”。有些没有作为语素收入,除了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客”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例证,如:

(1)啤。“啤”来源于“啤酒”。“啤酒”是个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这与“酒吧”的情况相同,“啤”是英文“beer”的音译形式。后来“干啤”“冰啤”“扎啤”等词语出现,“啤”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表示“啤酒”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

(2)奥。“奥”来源于英文“Olympic”的音译形式“奥林匹克”。后来“奥运村”“奥运会”等词语出现,“奥”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奥林匹克”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

(3)模。“模”来源于法文“modèle”的音译形式“模特儿”。后来“车模”“名模”等词语出现,“模”具有了组合性,在组合中代表“模特儿”之义,独立成为一个语素。

从古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也可以预见现代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的发展趋势,即有些会进入共同语,长期盛行,有些则会是昙花一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如“佛”“菩萨”发展了近两千年,依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而“伽蓝”“兰若”早已鲜为人知。所以,语素的收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可操作的程序,辞书收录应以使用频率为依据,但也不宜“热处理”,而应“冷处理”。在辞书编纂及修订过程中对这种情况应当谨慎处理。

总之,汉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一方面体现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同化作用,是外来词汉语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另一方面它丰富了汉语词汇,对汉语本身的词汇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40.

[2]万红.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65-66.

[3]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5:99-102.

[4]袁宏.后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187.

[5]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楼钥.楼钥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7]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注[M].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4.

[8]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07.

[9]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945.

[10]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M].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13.

猜你喜欢

外来词音译语素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