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4-04-04安琴方蔡泽荣刘世承

河南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顶岗课程体系

安琴方 蔡泽荣 王 义 陈 伟 刘世承 王 韬

(贵州省毕节地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国际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懂得分析情形,审时度势,科教兴国,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所以培养人才这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便落在了高等院校的肩上。这就希望高等院校不断改革和发展课程教育体系,加大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煤炭工业在我国众多能源工业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能源和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要求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将针对其目前存在的现状,深入研究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争取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煤炭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煤炭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培养煤炭开采技术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上,换句话说,煤炭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即煤炭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煤炭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现象如下。

1.1 专业课程体系单一

课程体系的单一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专业面比较窄,以及学员的学习接受适应能力差。而煤炭开采技术培养的人才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地下开采,这就是学员所学不能所用,就业范围大大缩小。课程体系单一还体现在以往的教育,学生待在学校学习理论的时间过久,没有尽早接触煤矿现场一线,对煤矿一线生产工作情况浑然不知,导致毕业的时候无法更好的融入工作中。

1.2 课程缺乏职业特色

很多课程内容照搬照抄传统教材,或者是在本科煤炭院校教材内容基础上的压缩,以致于无法满足和适应学校培养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无法体现职业培养能力。

1.3 缺乏对学员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时,一味关注对专业领域内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员的动手能力差,无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忽略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无法达到培养煤矿开采技术创新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1.4 我校煤矿开采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008年我校创办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以来,根据煤矿采掘生产一线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试行了“校矿合作、订单培养”的产业支撑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煤矿采掘生产一线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实行了“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培养高适应生产、技术、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由政府办学,专业建设目标深化“行业+企业+学校”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有制度保证的校企合办学机制。由于社会大量需要煤炭专业人才,我校生源充足,且学生就业率到达95.9%就业反响良好。

2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煤矿业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经验和研究,我们设定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养煤矿采掘生产一线:生产、技术、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

2.1 根据特点确定目标

在确定目标之前,要先分析社会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教育的特点,尤其我校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根据贵州煤矿企业、毕节煤矿企业对煤矿开采技术人员需求情况,实行政府办学,学校与企业进行“校矿合作、订单培养”,具有地方服务特色。来确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旨在把每一个煤矿开采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基本技能的技术性人才。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仿真模拟实训室等,让学生加强实践锻炼,直接接触采掘一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组织制定采掘一线技术措施和工程质量管理等等工作。

2.2 确定学员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在明确煤矿开采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之后,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础素质培养为基础,来适当合理的确定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首先,要研究分析学员以后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制定一份学员能力结构表。其次,在根据学员的结构能力表,来确定学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最后,结合煤矿生产一线对学员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来最终确定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2.3 根据要求,构建体系、制定方案

在确定了学员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之后,根据这些要求,构建新的证书体系,制定新的方案。新的体系、新的方案体现在,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以及提高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把高级职业证书归为教学内容。

3 结合目标,采取措施,培养人才

3.1 建议一套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首先,以精简、合并和优化为基本原则,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改。压缩课程课时,为学员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习课外知识,鼓励学员多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例如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学术讲座、选修课程等等,学员通过这些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从而整体上提高能力与素质。其次,要从整体上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良,这里指的整体就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素质。最后,要听取广大学员的建议,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再结合社会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对教育课程结构进行整饬和完善,按照市场对与时俱进人才的需求来办学。

3.2 改良实践教学的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和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转变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设计型、综合型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尤其重点培养综合型人才。依据新课程体系,通过生产与实践相结合,适当分解和整理工作,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例,来进行教学。以实际工作为教学依据,以实施工作为载体,做到“教、学、做”三者统一。人才培养模式中以产学结合、项目教学为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让学员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专项能力。根据煤矿开采技术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将工作任务进行努力提高学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总体思路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观念,注重师德和职业道德;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总体方案是“以固定为主、聘任为辅,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充实数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

3.3 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在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上,适当精简了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综合实训学时,使理沦与实践学时达到1∶1。在教学上实行项目教学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化与煤矿企业合作,我校与文家坝公司文家坝矿业集团、小屯煤矿、青龙煤矿等省内大型煤炭企业合作,新增1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总数达到16个。

人才培养模式中得采用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能力,最后通过顶岗实习来实现提高岗位职业能力的目标。而且,为了确保企业在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的培养过程中无质量问题,必须严格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在完成课程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综合实训,模拟企业岗位操作,我校开展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中,建立的煤矿开采实训中心,模拟井下真实综采工作面生产配套,让学生有亲临井下感受,开展采煤机操作、液压支架操作、刮板输送机操作等实训项目,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训练和定岗操作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就业的理想。

2011年,我校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目前我省共四家职业院校培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而我校是获得“央财“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院校,具有更好的专业优势,我校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工学结合“校内学训、校外顶岗、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5年,顶岗实习0.5年,按照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四个阶段递进式培养。具有更好的教学模式,深化理论知识,也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培养能从事煤矿生产管理、生产设计、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能够在大、中型现代化煤矿企业基层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4 结束语

煤矿业的蓬勃发展,为各类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许多就业机遇,同时也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寻找适应煤矿开采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煤矿开采技术和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特色,通过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在对开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构建和整合,实现学员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目标,使所培养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真正意义上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让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就业面拓宽,就业率提高,就业反响良好,也让我国煤矿业实现更大飞跃。

[1]罗润生.“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2.

[2]刘剑勇.以培养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J].教育管理,2011.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顶岗课程体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