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2014-04-04霍艳艳沈靖瑞

河南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互通服务商

霍艳艳 沈靖瑞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1 即时通信的定义

即时通信包括网络聊天室、网络聊天软件等在内的所有联机即时通信软件和应用。狭义上是指由一组IM服务器控制下的若干IM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组成的系统。即时通信系统能提供的服务有文本信息会话、视频会话、文件传输表情和动画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新增加了发送语音消息、实时定位等功能多种增值服务。IM客户端正在逐渐代替浏览器的地位。IM是通信与计算机融合的关键技术,IM客户端在通信中起到了计算机电话的作用。IM系统可解决移动通信互通的问题,可以取代固定电话的作用。

2 即时通信软件的现状

2.1 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历程

ICQ是最早的即时通讯软件,即Iseek you的谐音,“我找你”的意思。这款软件早在1996年就诞生了,在发布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就拥有了85万注册用户。随后便掀起了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潮流,由雅虎推出的 Pager,微软推出的 Windows messenger等等一系列软件相继进入市场,直到1999年腾讯QQ问世,中国的即时通信软件市场正式开启,也意味着腾讯包括微信时代的来临。腾讯在即时通信软件领域内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无可撼动。即时消息软件也面临着互联互通、免费或收费等诸多问题的困扰。

即时通信最初是由AOL、微软、雅虎、腾讯等独立于电信运营商的即时通信服务商提供的。但随着即时通信软件某些功能的增强,冲击了电信运营商的利益,为了应对这种冲击,2006年6月,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Fetion、米聊,但由于发展较晚,用户早已被即时通信服务商占领,电信运营商对于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已经难以抗击这股势力。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即时通信用户也日益增长,2004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数达7 000万人,2005年达到9 300万人,2006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增长29%,达到1.2亿人。

移动即时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也呈现出了分权争霸的局面,MSN进军中国市场,其发展速度惊人;各大门户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等也挤入即时通信市场;电信运营商也没有停止开发软件的脚步。但是一枝独秀的局面却已成事实,仅仅QQ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78.8%,随着微信的出现,腾讯在一两年时间内巩固了其领域霸主地位。

2.2 阻碍即时通信软件发展的因素

在技术和应用上获得巨大的发展的同时,即时通信软件也同样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存在漏洞。特别是移动通信软件的功能决定了其必然会存在安全缺陷,比如信息泄露、易受垃圾信息攻击等。移动通信软件可以说已经接近一台小型的虚拟网络计算机,它具有智能升级、文件传送、插件等功能,因此,在执行这类功能时,也就难以避免病毒传播的危险。

3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趋势

3.1 互通或成常态

电信运营市场的互通发展模式对于今天的市场前景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网络即时通信软件今后的发展模式可以向其看齐,同时网络虚拟通讯中互联互通亦是市场对于即时通讯软件发展的潜在需求,互通不仅能够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为各服务商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资源。对于目前的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其利润的来源主要是在于网络广告和各种增值服务,因此,用户资源对于其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另外,就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来看,要想打破腾讯“一统天下”的局面,互通也是最好的选择。

3.2 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需要完善

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然而随着移动社交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俨然已经离不开这类软件,其用户的数量也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较大扩充,让即时通讯软件更为大众化、通用化。这种大众化也在一个侧面将即时通信软件的安全缺陷无限地扩大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完善就成为了服务商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在技术上改进其安全性能,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软件的安全管理。随着互联网内容的碎片化和网络社区的发展,人们需要的虚拟环境也日趋复杂,对于网络社交软件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服务商需要细分市场,开发专业性强、安全系数更高的即时通讯软件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3 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前景广阔

移动通信软件的内容发展更加符合大众的“胃口”,在用户享受快速通信的同时,也可以享受更多样的娱乐内容。以微信为例,微信的功能主要包括了消息发送、语音对讲、二维码扫描、“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等。首先,微信的语音对讲对应的是手机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其次,扫描二维码和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第三,“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系统,最后,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定位。多个版本的客户端的升级,使得微信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多种手机系统平台的覆盖。

[1]姚斌,康世英,周蕊.基于WinSock的局域网点对点即时通信的实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8(2).

[2]段冰,谷大武.Skype与QQ软件的安全通信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11).

[3]乔歆新,傅晓云.基于即时通信的理论及研究综述[J].包装工程,2009,30(5).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互通服务商
航天卫星领域专业服务商
论IaaS云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