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办高校教学考试制度的改革

2014-04-04王娜娜

河南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考试考核

梁 盼 王娜娜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检验学生对某门课程或某项技能的熟悉掌握程度, 间接体现了高校人才的培养。 作为高校主要考试形式和教学过程的重要关键环节,课程考试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鉴别人才的重要手段。 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并间接反映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传统教育和考试制度的束缚下,目前,我国的民办高职院校考试制度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存在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局限等多项弊端,现有许多民办高校仍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平时的理论教学作为考试重点,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动手实践能力的测试。 在此之下,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就必须针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各项。只有进行考试改革才能促进民办高职教育正常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为民办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 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要求的提出,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改进。 但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 现行的我国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还需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事先制定的教学大纲内容,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限制,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足。 针对工科专业,如机械设计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等,民办高校教师缺乏实际的工厂操作、工地施工、设备安装等实践操作的能力, 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很好的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教材与笔记, 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的掌握比较狭窄,虽然在学生记忆力方面有所提高,但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 与此同时,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毕业后与社会和岗位的接轨,使得学生难以及时适应用人单位和岗位需求,对学生就业造成不利。

因而,应切实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在教学改革方面应侧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也应列入考核范围之内,全面考察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程度。对于工科专业课的讲解,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强化都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走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亲临其境,既能深刻了解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 也能为日后工作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对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专业,三大构成、模型设计为其专业课之一的学生,教学方式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勇于动手,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其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把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作为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的精神。 教师在注重加强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之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实践、兴趣小组、合作教学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用。

2 考试形式改革

目前许多民办高校大专层次的学生,在考试形式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单一、基础内容闭卷考试,忽视了学生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以至于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得不到有效掌握。 因此,在现有的考试形式、内容的基础上,应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将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考核。

2.1 课程设计与理论考试相结合

课程设计能够有效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应用,也能够反映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课程设计在成绩核算时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等,课程与专业相关紧密, 课程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能力。 为此,期末总成绩就可以由卷面成绩及课程设计成绩相结合而得。 这样可以在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强化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绘图能力,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2.2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案例+分析。 根据《建筑工程造价》、《建设法规》等课程性质,理论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 根据项目的不同组成部分,使学生做出本部分的工程预算;选取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出现的问题案例, 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法律分析以及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使其掌握案例的要义所在。 通过案例, 分析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使其灵活应对实践问题。

2.3 制作作品

这种考核方式主要适用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金工实习、模型设计、三大构成等课程,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操作技能。

考核方式也可以有答辩、实验操作等不同方式,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都应坚持素质提升原则,改变以往单一死板的考核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作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掌握,通过作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积累能力,教会学生在作品制作中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创新思维的能力。

3 成绩统计改革

现行学校课程期末综合成绩的统计方式仍取决于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成绩形式,这种方式很大的弊端是个别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及课堂学习,在课堂上得过且过,不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到了期末采取临时突击等方法,一样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反而是平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不仅有悖于成绩统计的公平原则,也进一步滋生了学生的懒惰思想,影响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成绩统计改革是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效结合,将考分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 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培养,使考试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也发挥考试的公平属性。传统的成绩统计仅仅以考试结果为主,忽略了平时的课堂实践和动手操作,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为此,要针对高职院校现行的成绩统计制度进行改革,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为学生设置的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考核、期中考核等都有效地纳入采分的范围, 这种采分方式不是弱化或取消课程考试,而是将考试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此获取教学信息,引导学生的学习向能力培养方向发展。 并且在平时的采分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论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更有赖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的综合协调效果。 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评价活动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发挥考试的评价作用,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适应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深化教学考试改革,使考试真正成为一种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考试的引导、督促及评价功能,促使老师与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强化技能训练,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1]谢春雨.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0(53):3-5.

[2] 封敏. 民办高职院校考试改革[J]. 教学园地,2009,32(077):77-7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OL].中国教育新闻网.

[4]陈莉莉.高校考试改革的探讨[J].高教管理,2002(1):33-34.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考试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