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4-04王树峰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供氧系统安全

王树峰

[摘 要] 目的:研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在不同级别医院中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我市各级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现场调查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利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进行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在系统安全配置、工艺等方面指标均达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两项指标三级甲等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乙等及二甲以下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在患者救治及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级医院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尤其应加强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日常维护。

[关键词]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73-03

医院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为临床、麻醉、急救、重症监护等提供便捷、安全的气体,配合进行及时救治,可挽救患者生命。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窒息患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时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康复,辅助治疗时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1]。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瓶装氧相比较,液态氧具有方便,安全等优点,因此目前医院普遍使用液态氧供应系统。对液态氧供应系统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2]。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进行考察,分析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对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考察,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所、三级乙等医院8所、二甲以下10所。所有医院建立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年限在4至17年不等。参与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每个医院随机抽取100名使用供氧设备的患者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医院的维护管理人员在学历及工作时间以及参与调查的患者性别、学历、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进行不定期调查,各医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安全配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装备,运输流程,控制装置);质量控制(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包括:对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并调查患者对供氧设备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结果

本项研究所选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管理较为完善,但在考察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其他医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 调查情况

在对各大医院的调查过程中普遍看,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使用,管理及维护相对完善,部分医院做到定期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使用、维护、管理人员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配备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对突发情况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2.3 存在不足

2.3.1 质量控制 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未达到要求,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罐体周围依然可见易燃性物质,甚至明火。氧气浓度超过要求的23%,且室内的通风不良,进而导致室内氧气空度过高的现象。对于管道的铺设部分医院未做到横平竖直。

2.3.2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 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设备检查维修记录。部分医院的护士站并未按照要求安置流量监控的仪器。同时明确规定应有专业的维修使用人员值班管理,以便出现情况时及时维修,部分医院欠缺值班人员,夜间管理不及时。

2.3.3 规范化的管理 部分医院未进行及时的工作人员培训,使用及维护人员并未定期考核,在氧气装置瓶上未见明显标志。

3 对策及建议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医疗设备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地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关系着患者生命,其规范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海口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角度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较为严重的是由于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不达标,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记录;同时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为较明显问题。

对于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具体规程如下:1.安全配置[3]:其中包括系统配置,运输流程,控制装置。系统配置主要包括中心液氧源站,二级稳压稳流箱,氧气装置,氧气湿化器,减压装置,气体终端等装置组成,中心液氧源站为整套装置的核心;运输流程:液态氧气经汽化后通过分配器进入各个部门及楼层的主管路,经减压后,通过管道将气体运送到病房等;控制装置:中心站中应包括供氧和备用两套液氧储存罐,以保障氧气可以充分及时供给,并在装置出现故障时有报警系统进行提示。2.质量控制:其中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系统的中心液氧源站应安装在空旷的场地,四周平坦,室内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有裸露的电线,应远离高压线,明火,室内通风良好,且室内氧气含量不宜过高;对工艺及技术的管理,管道、阀门及接口处等应检查气密性,以防止漏气,管道内不可与燃气、蒸汽等使用相同的管件,管道在铺设过程中应保证水平或垂直状态,在穿过障碍物时应使用管套。3.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4]: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整个系统的构造和原理,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才可进行工作,同时应配备值班人员以保障安全运行。液氧系统禁止接触油脂,避免爆炸,每年应对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压力表,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进行规范化的管理[5]:以保障设备及氧气的安全使用,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医院应针对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采取操作、检查、监督及交接班制度;对设备采取实时监控,目前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相关工作场地需专业人员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为保障医用氧使用的准确,需采取计量管理,对压力表等计量工具采取定期检查,并送到相关部门检测,以保证其准确安全。对于氧气瓶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避免暴晒、避免剧烈碰撞。需培养高素质的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可以上岗,需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及维护,并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医院也需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考察过程中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二级以下医院高,提示三级乙等以下医院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欠缺较多。

医院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对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氧气安全合理利用,同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利用率,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刘元明,刘欢.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71-73.

[2] 何子杰.如何加强对中心供氧系统及医用氧管理的思考[J].医学装备.2012,25(7):51.

[3] 王东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及安全管理控制[J].医疗装备.2012,25(1):50-51.

[4] 吴成恒,林代琼.浅议中心供氧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1,08(3):106-107.

[5] 唐界珠.液氧中心供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J]. 医疗装备.2013,26(1):37.

[摘 要] 目的:研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在不同级别医院中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我市各级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现场调查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利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进行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在系统安全配置、工艺等方面指标均达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两项指标三级甲等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乙等及二甲以下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在患者救治及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级医院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尤其应加强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日常维护。

[关键词]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73-03

医院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为临床、麻醉、急救、重症监护等提供便捷、安全的气体,配合进行及时救治,可挽救患者生命。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窒息患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时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康复,辅助治疗时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1]。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瓶装氧相比较,液态氧具有方便,安全等优点,因此目前医院普遍使用液态氧供应系统。对液态氧供应系统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2]。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进行考察,分析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对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考察,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所、三级乙等医院8所、二甲以下10所。所有医院建立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年限在4至17年不等。参与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每个医院随机抽取100名使用供氧设备的患者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医院的维护管理人员在学历及工作时间以及参与调查的患者性别、学历、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进行不定期调查,各医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安全配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装备,运输流程,控制装置);质量控制(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包括:对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并调查患者对供氧设备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结果

本项研究所选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管理较为完善,但在考察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其他医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 调查情况

在对各大医院的调查过程中普遍看,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使用,管理及维护相对完善,部分医院做到定期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使用、维护、管理人员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配备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对突发情况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2.3 存在不足

2.3.1 质量控制 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未达到要求,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罐体周围依然可见易燃性物质,甚至明火。氧气浓度超过要求的23%,且室内的通风不良,进而导致室内氧气空度过高的现象。对于管道的铺设部分医院未做到横平竖直。

2.3.2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 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设备检查维修记录。部分医院的护士站并未按照要求安置流量监控的仪器。同时明确规定应有专业的维修使用人员值班管理,以便出现情况时及时维修,部分医院欠缺值班人员,夜间管理不及时。

2.3.3 规范化的管理 部分医院未进行及时的工作人员培训,使用及维护人员并未定期考核,在氧气装置瓶上未见明显标志。

3 对策及建议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医疗设备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地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关系着患者生命,其规范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海口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角度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较为严重的是由于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不达标,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记录;同时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为较明显问题。

对于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具体规程如下:1.安全配置[3]:其中包括系统配置,运输流程,控制装置。系统配置主要包括中心液氧源站,二级稳压稳流箱,氧气装置,氧气湿化器,减压装置,气体终端等装置组成,中心液氧源站为整套装置的核心;运输流程:液态氧气经汽化后通过分配器进入各个部门及楼层的主管路,经减压后,通过管道将气体运送到病房等;控制装置:中心站中应包括供氧和备用两套液氧储存罐,以保障氧气可以充分及时供给,并在装置出现故障时有报警系统进行提示。2.质量控制:其中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系统的中心液氧源站应安装在空旷的场地,四周平坦,室内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有裸露的电线,应远离高压线,明火,室内通风良好,且室内氧气含量不宜过高;对工艺及技术的管理,管道、阀门及接口处等应检查气密性,以防止漏气,管道内不可与燃气、蒸汽等使用相同的管件,管道在铺设过程中应保证水平或垂直状态,在穿过障碍物时应使用管套。3.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4]: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整个系统的构造和原理,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才可进行工作,同时应配备值班人员以保障安全运行。液氧系统禁止接触油脂,避免爆炸,每年应对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压力表,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进行规范化的管理[5]:以保障设备及氧气的安全使用,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医院应针对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采取操作、检查、监督及交接班制度;对设备采取实时监控,目前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相关工作场地需专业人员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为保障医用氧使用的准确,需采取计量管理,对压力表等计量工具采取定期检查,并送到相关部门检测,以保证其准确安全。对于氧气瓶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避免暴晒、避免剧烈碰撞。需培养高素质的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可以上岗,需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及维护,并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医院也需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考察过程中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二级以下医院高,提示三级乙等以下医院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欠缺较多。

医院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对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氧气安全合理利用,同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利用率,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刘元明,刘欢.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71-73.

[2] 何子杰.如何加强对中心供氧系统及医用氧管理的思考[J].医学装备.2012,25(7):51.

[3] 王东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及安全管理控制[J].医疗装备.2012,25(1):50-51.

[4] 吴成恒,林代琼.浅议中心供氧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1,08(3):106-107.

[5] 唐界珠.液氧中心供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J]. 医疗装备.2013,26(1):37.

[摘 要] 目的:研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在不同级别医院中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我市各级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现场调查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利用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进行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在系统安全配置、工艺等方面指标均达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两项指标三级甲等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乙等及二甲以下医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在患者救治及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级医院应进一步规范管理,尤其应加强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日常维护。

[关键词]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73-03

医院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为临床、麻醉、急救、重症监护等提供便捷、安全的气体,配合进行及时救治,可挽救患者生命。在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窒息患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时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康复,辅助治疗时可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1]。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安全管理是医院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瓶装氧相比较,液态氧具有方便,安全等优点,因此目前医院普遍使用液态氧供应系统。对液态氧供应系统的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2]。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进行考察,分析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对我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考察,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所、三级乙等医院8所、二甲以下10所。所有医院建立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年限在4至17年不等。参与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中专、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每个医院随机抽取100名使用供氧设备的患者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医院的维护管理人员在学历及工作时间以及参与调查的患者性别、学历、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进行不定期调查,各医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安全配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装备,运输流程,控制装置);质量控制(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包括:对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并调查患者对供氧设备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调查结果

2.1 结果

本项研究所选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管理较为完善,但在考察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其他医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 调查情况

在对各大医院的调查过程中普遍看,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使用,管理及维护相对完善,部分医院做到定期对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使用、维护、管理人员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配备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记录并对突发情况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2.3 存在不足

2.3.1 质量控制 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未达到要求,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罐体周围依然可见易燃性物质,甚至明火。氧气浓度超过要求的23%,且室内的通风不良,进而导致室内氧气空度过高的现象。对于管道的铺设部分医院未做到横平竖直。

2.3.2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 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设备检查维修记录。部分医院的护士站并未按照要求安置流量监控的仪器。同时明确规定应有专业的维修使用人员值班管理,以便出现情况时及时维修,部分医院欠缺值班人员,夜间管理不及时。

2.3.3 规范化的管理 部分医院未进行及时的工作人员培训,使用及维护人员并未定期考核,在氧气装置瓶上未见明显标志。

3 对策及建议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医疗设备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医疗设备准确有效地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患者提供氧气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关系着患者生命,其规范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海口市部分医院的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角度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不足之处,较为严重的是由于部分医院条件所限,中心供氧系统场地选择不达标,四周有建筑物或场地不平坦等情况;在中心供氧系统的使用及维护过程中未做到及时检查管道及装置的气密性,未做好相关的设备检查维修记录;同时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为较明显问题。

对于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具体规程如下:1.安全配置[3]:其中包括系统配置,运输流程,控制装置。系统配置主要包括中心液氧源站,二级稳压稳流箱,氧气装置,氧气湿化器,减压装置,气体终端等装置组成,中心液氧源站为整套装置的核心;运输流程:液态氧气经汽化后通过分配器进入各个部门及楼层的主管路,经减压后,通过管道将气体运送到病房等;控制装置:中心站中应包括供氧和备用两套液氧储存罐,以保障氧气可以充分及时供给,并在装置出现故障时有报警系统进行提示。2.质量控制:其中包括中心供氧系统的安装环境,工艺及技术管理。中心供氧系统的中心液氧源站应安装在空旷的场地,四周平坦,室内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有裸露的电线,应远离高压线,明火,室内通风良好,且室内氧气含量不宜过高;对工艺及技术的管理,管道、阀门及接口处等应检查气密性,以防止漏气,管道内不可与燃气、蒸汽等使用相同的管件,管道在铺设过程中应保证水平或垂直状态,在穿过障碍物时应使用管套。3. 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维护及使用[4]:操作及维护的工作人员应了解整个系统的构造和原理,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后才可进行工作,同时应配备值班人员以保障安全运行。液氧系统禁止接触油脂,避免爆炸,每年应对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压力表,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进行规范化的管理[5]:以保障设备及氧气的安全使用,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医院应针对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体制,操作及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采取操作、检查、监督及交接班制度;对设备采取实时监控,目前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相关工作场地需专业人员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为保障医用氧使用的准确,需采取计量管理,对压力表等计量工具采取定期检查,并送到相关部门检测,以保证其准确安全。对于氧气瓶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避免暴晒、避免剧烈碰撞。需培养高素质的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可以上岗,需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及维护,并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医院也需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考察过程中三级甲等医院患者满意率,系统维护合格率及规范化管理合格率较三级乙等和二级以下医院高,提示三级乙等以下医院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欠缺较多。

医院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对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氧气安全合理利用,同时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利用率,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刘元明,刘欢.医用中心供氧保障系统安全技术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71-73.

[2] 何子杰.如何加强对中心供氧系统及医用氧管理的思考[J].医学装备.2012,25(7):51.

[3] 王东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及安全管理控制[J].医疗装备.2012,25(1):50-51.

[4] 吴成恒,林代琼.浅议中心供氧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1,08(3):106-107.

[5] 唐界珠.液氧中心供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J]. 医疗装备.2013,26(1):37.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供氧系统安全
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
高邮市创新卫生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转炉智能炼钢供氧精准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爱的供氧等
南钢150t转炉供氧优化研究
H2O2供氧条件下Burkholderia cepacia好氧降解三氯乙烯和苯酚的共代谢机理
户用光伏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