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4-04-04古平潘波牟海刚
古平 潘波 牟海刚
[摘 要] 目的: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 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结果: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P<0.05);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及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择期PCI;心脏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55-5200(2014)02-048-03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致使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缺血和死亡的关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AMI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多数AMI患者入院时发病时间已经超过6h或12h,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可行急诊PCI,临床上仍有很大争议[1]。为此,笔者通过分组对比方法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AMI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95例,均来自2011年4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其中行急诊PCI(急诊PCI组)患者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61.35±9.46)岁;高危因素:高血压22例,糖尿病14例,高血脂症11例;病变部位:前壁23例,下壁12例,其他部位6例;入组标准:AMI症状发作时间在12h以内,胸痛时间在30min以上,经休息或硝酸甘油治疗后不能缓解者;经心电图检查发现相邻2个导联ST段抬高在0.2mV以上,或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在正常值的2倍以上;排除伴有出血性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史患者。行择期PCI(择期PCI组)患者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39~72岁,平均(61.46±9.58)岁;高危因素: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症13例;病变部位:前壁26例,下壁16例,其他部位12例;入组标准:AMI症状发作时间在7~14d,有明显缺血性胸痛;经溶栓治疗未成功或未行溶栓治疗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危因素、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诊PCI组 本组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氯吡格雷300mg和阿司匹林300mg嚼服,然后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梗死的冠状动脉,然后对确定的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置入支架,术中常规给予肝素8000U,并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伴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在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处插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梗死动脉残余狭窄在20%以下,且远端血流恢复正常后,可给予氯吡格雷75mg和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6000U皮下注射,2次/d。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及调脂类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性治疗。
1.2.2 择期PCI组 本组患者均行择期PCI治疗,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营养心肌、扩充冠状动脉等支持治疗,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6000U皮下注射,2次/d,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1次/d,术前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对心功能进行评估,一般在入院后7~14d进行PCI治疗,PCI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同急诊手术组。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衰、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标准参照杨伟等[2]研究标准进行:治愈:血管狭窄段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血管狭窄段未完全消失,但狭窄程度在20%以下;无效;血管狭窄段未改善或狭窄程度仍在20%以上,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两组患者均给予3~12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急诊PCI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情况比较
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见死亡病例,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
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LVEF(%)
急诊PCI组 41 11.45±3.51 59.65±9.21
择期PCI组 54 15.28±3.69 46.58±7.82
t 4.226 3.957
P <0.05 <0.05
2.4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致使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缺血和死亡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梗死血管再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治疗原则是开通梗死血管,保持心肌灌注,防止心肌坏死,保护心脏功能。尽早的开通梗死血管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择期PCI是指在患者发病7~14d后进行的一种梗死血管再灌注治疗,由于心血管梗死后心肌出现严重缺血,致使梗死区域产生冬眠心肌,当梗死区域血流恢复后,缺血现象逐渐得到缓解,冬眠的心肌将随之苏醒,最终恢复心肌收缩功能。择期PCI虽能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但由于心肌处于长时间的缺血状态,心肌细胞死亡较多,致使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急诊PCI弥补了择期PCI的不足,它是在患者发病后尽早进行心肌再灌注,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有关研究显示:急诊PCI的时间越短,其临床疗效越好,且远期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越低[3]。李志娟等[4]报道指出:急诊PCI能够在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梗死血管,而择期PCI只能恢复冬眠的心肌功能[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病例较少有关。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这就表明急诊PCI能够在尽早开通梗死血管的同时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其近期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表明急诊PCI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方面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本次研究患者均给予3~12个月随访,以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或研究病例较少有关,对于急诊PCI的远期疗效是否优于择期PCI治疗,临床仍需大病例、长时间观察证实。
总之,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严文英,王燕妮,李玉红,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2):204-206.
[2] 杨 伟,陈万春,金惠根,等.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J].上海医学,2005,28(1):49-52.
[3] LEMAYM R, DAVIESR F, DIONNE R, at a.l Comparison ofearlymortality of paramedic-diagnosed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with immediate transport to a designated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enter to that of similarpatients transported to the nearest hospital[J]. Am J Cardio,l 2006, 98(10): 1329-1333.
[4] 李志娟,张薇,董平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9,37(4):425-427.
[5] 刘宗军,金惠根,尚孝世,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2):82-84.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LVEF(%)
急诊PCI组 41 11.45±3.51 59.65±9.21
择期PCI组 54 15.28±3.69 46.58±7.82
t 4.226 3.957
P <0.05 <0.05
2.4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致使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缺血和死亡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梗死血管再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治疗原则是开通梗死血管,保持心肌灌注,防止心肌坏死,保护心脏功能。尽早的开通梗死血管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择期PCI是指在患者发病7~14d后进行的一种梗死血管再灌注治疗,由于心血管梗死后心肌出现严重缺血,致使梗死区域产生冬眠心肌,当梗死区域血流恢复后,缺血现象逐渐得到缓解,冬眠的心肌将随之苏醒,最终恢复心肌收缩功能。择期PCI虽能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但由于心肌处于长时间的缺血状态,心肌细胞死亡较多,致使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急诊PCI弥补了择期PCI的不足,它是在患者发病后尽早进行心肌再灌注,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有关研究显示:急诊PCI的时间越短,其临床疗效越好,且远期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越低[3]。李志娟等[4]报道指出:急诊PCI能够在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梗死血管,而择期PCI只能恢复冬眠的心肌功能[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病例较少有关。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这就表明急诊PCI能够在尽早开通梗死血管的同时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其近期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表明急诊PCI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方面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本次研究患者均给予3~12个月随访,以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或研究病例较少有关,对于急诊PCI的远期疗效是否优于择期PCI治疗,临床仍需大病例、长时间观察证实。
总之,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严文英,王燕妮,李玉红,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2):204-206.
[2] 杨 伟,陈万春,金惠根,等.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J].上海医学,2005,28(1):49-52.
[3] LEMAYM R, DAVIESR F, DIONNE R, at a.l Comparison ofearlymortality of paramedic-diagnosed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with immediate transport to a designated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enter to that of similarpatients transported to the nearest hospital[J]. Am J Cardio,l 2006, 98(10): 1329-1333.
[4] 李志娟,张薇,董平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9,37(4):425-427.
[5] 刘宗军,金惠根,尚孝世,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2):82-84.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LVEF(%)
急诊PCI组 41 11.45±3.51 59.65±9.21
择期PCI组 54 15.28±3.69 46.58±7.82
t 4.226 3.957
P <0.05 <0.05
2.4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脉斑块表面出现裂纹或破裂出血而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致使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心肌缺血和死亡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梗死血管再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治疗原则是开通梗死血管,保持心肌灌注,防止心肌坏死,保护心脏功能。尽早的开通梗死血管是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择期PCI是指在患者发病7~14d后进行的一种梗死血管再灌注治疗,由于心血管梗死后心肌出现严重缺血,致使梗死区域产生冬眠心肌,当梗死区域血流恢复后,缺血现象逐渐得到缓解,冬眠的心肌将随之苏醒,最终恢复心肌收缩功能。择期PCI虽能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但由于心肌处于长时间的缺血状态,心肌细胞死亡较多,致使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急诊PCI弥补了择期PCI的不足,它是在患者发病后尽早进行心肌再灌注,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有关研究显示:急诊PCI的时间越短,其临床疗效越好,且远期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越低[3]。李志娟等[4]报道指出:急诊PCI能够在早期完全、持久地开通梗死血管,而择期PCI只能恢复冬眠的心肌功能[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病例较少有关。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这就表明急诊PCI能够在尽早开通梗死血管的同时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其近期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表明急诊PCI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方面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本次研究患者均给予3~12个月随访,以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或研究病例较少有关,对于急诊PCI的远期疗效是否优于择期PCI治疗,临床仍需大病例、长时间观察证实。
总之,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严文英,王燕妮,李玉红,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2):204-206.
[2] 杨 伟,陈万春,金惠根,等.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J].上海医学,2005,28(1):49-52.
[3] LEMAYM R, DAVIESR F, DIONNE R, at a.l Comparison ofearlymortality of paramedic-diagnosed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with immediate transport to a designated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enter to that of similarpatients transported to the nearest hospital[J]. Am J Cardio,l 2006, 98(10): 1329-1333.
[4] 李志娟,张薇,董平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9,37(4):425-427.
[5] 刘宗军,金惠根,尚孝世,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