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

2014-04-04王琪

延河·绿色文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煤矿教授

王琪

说实在的,在没有见到文虎教授之前,单凭他的两份材料,我无法把他优秀的事迹和他本人联系起来。在科研领域里,特别是在我国煤矿安全领域里,我甚至有些生疏。但当这个七尺汉子站在我面前,和我面对面娓娓叙来之时,我发觉,文虎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事业,实在是令人敬仰和钦佩的。对于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他像一头辛勤耕耘的黄牛,默默奉献,不断探索,勇挑重担,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热爱的煤矿安全事业。

我们一起来翻阅一下他的简历,就不难发现,他之所以如此钟情于他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真的是有源可寻的——

他1972年生于新疆石河子,2003年获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他担任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安全工程系书记兼副主任,教育部西部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劳动保护学会防灭火专业委员会、通风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纳米科技学会理事。

他发明创造的专利多达4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余项,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2005年至今,他先后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一系列殊荣。

——他称得上是我国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具有影响的、产学研成果卓著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要采访这样一个成就卓著的青年拔尖人才,的确要费点周折,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快到2013年年底,我们联系了几次,他总是出差在外,很客气的回复,说暂时没有时间接受我们采访。就在眼看着春节临近,我们决定放在节后进行之时,我们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他这一两天有点空闲时间,约好时间,在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大楼他的办公室见见。

放寒假了,在显得有些冷清的西科大校园,我们一杯热茶,围坐一起,如沐春风,开始了这次采访……

精神引领,实干为先

任何事物都有它发展的原动力,但都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形成。文虎当初报考西安科技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绝没有想到他会和这个专业打一辈子交道,而且还必将其后半生倾注进他喜欢的不平凡的事业。而进入大学后,徐精彩教授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也从此坚定了他锲而不舍、为之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与神圣信念。

在访谈中,我不止一次听到文虎提及西科大原校长助理——徐精彩教授。这样一个年仅45岁,英年早逝的科技人才,正值人生盛年,2005年6月因公出差途中不幸亡故于车祸,的确令人扼腕叹息,这本该是徐精彩教授大展宏图的黄金期。徐教授的精神感染,不时会折射到他的弟子文虎身上。面对文虎,我脑子也不时映现出徐精彩生前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情形。所以,我的直觉判断出,文虎身上,一定有徐教授的影子。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他们工作的状况,但我觉得我的分析应该没有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是吗?“师徒之情,似海深”不是吗?徐精彩未尽的事业,文虎和他的团队接着完成,徐精彩未了的心愿,文虎他们帮助完成。徐精彩教授的奉献精神,能在文虎他们身上延续下来,也应该算对徐精彩教授在天之灵的莫大慰藉。

为了继承和发扬徐精彩教授“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文虎教授及其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积极倡导设立了徐精彩基金,先后投入资金240余万元,旨在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杰出的煤炭科技工作者,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截至2013年,已组织评选徐精彩奖学金八届,奖励优秀学生168人,奖励金额40余万元。

正是有徐精彩教授的激励,文虎仿佛一块熊熊燃烧的煤,积蓄着能量,散发着无限的光和热。他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都超额完成各项科研和教学任务,似乎已成了他的常态。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能做到言传身教也可见一斑。在他先后讲授的安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灾害学、化工安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灰色系统理论、专业英语等课程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把最新科研成果融于教学之中,以开阔学生视野。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他经常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到现场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能独立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使他培养的学生真正实现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目标。

攻坚克难,勇于创新

文虎教授忠诚党的教育和科技事业,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积极付诸于实践当中。在采访中,他不断强调“先做人,再做事”。其实,这正表明了他为人处世的立场,表明了他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从小在新疆农村受过苦,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在看来,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强烈的事业心在作支撑。

理论上的“先做人,再做事”是矛盾和对立的。生意场上讲究“做事”,而往往忽略了“做人”。他们只看到眼前,为了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实现利益最大化,为赚钱甚至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但文虎教授身为大学校园里传授知识的学者型人才,决不会让自己变成商人的做法,而是一心一意扑到工作上。在他看来,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业务上去做人,坚持诚信为本。

面对我国煤矿安全的重大难题和严峻挑战,文虎教授本着为煤矿安全负责,为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负责的态度,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突破,为推动煤矿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技术发展,巩固我国在煤层火灾防治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做着艰苦的奋斗。他不是煤矿人,却心系煤矿安危。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脚踏实地的奉献着。他多次参与过煤矿事故的排除,深入现场查找隐患,在生死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总是冲锋在前。

他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装煤量15吨的特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首次真实地模拟了煤自然发火、绝氧降温和供风复燃的全过程,摸清了煤自燃、熄灭和复燃特性及规律。

他发现了煤自然发火过程中的八个特征温度及其判定依据,并运用实验与现场参数采集技术的对接,实现了煤自燃孕育时段的准确识别,解决了应用指标气体量化识别煤层隐蔽火灾温度的世界性难题。

基于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结合煤自燃隐患区域发展进程及空间位置转移的数值实验,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发火隐患位置、温度和发火时间的量化识别,使煤自燃火灾预测预报技术得到实质性突破。

他研制开发了新型胶体防灭火材料、工艺和配套设备,创建了煤层火灾多功能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促进了灌浆和胶体防灭火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矿井防灭火装备的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他还研制出矿山应急救援无线多媒体通讯指挥系统,首次实现了煤矿井下救灾过程中音、视频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存贮,为煤矿救灾决策提供了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

这一系列瞩目的成就,大大提高了煤矿劳动生产力,进一步改善了煤矿安全状况和管理水平,也使文虎教授成为国内同行业顶尖级人物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推广新技术,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文虎教授经常深入煤矿生产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虎教授积极向煤矿现场推广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优势,开发出矿井防灭火工程解决方案、新型胶体防灭火材料和系统装备、灭火钻孔施工机具、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装置等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截止2013年底,实现产值3.56亿元,效益可观。

十多年来,文虎教授年均在煤矿生产一线的现场科研工作时间多达240天以上,先后参与扑灭了陕西、山西、内蒙、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河北等全国15个省百余家煤矿企业的160多次火灾,从火区撤出10多亿元的设备,解放冻结煤量3000多万吨,创产值60多亿元。

不仅如此,文虎教授还将科研成果出口至俄罗斯、澳大利亚、孟加拉等国,创外汇51.1万美元,成功解放了孟加拉BARAPUKURIA煤矿着火封闭的采煤工作面,撤出1200万美元的设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孟加拉政府、煤矿企业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赞扬。

孟加拉属于煤炭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目前只有一个煤矿,其矿井建设和煤炭生产等工作都是与中国企业合作。2008年,在孟加拉国BARAPUKURIA煤矿灭火时,文虎教授应邀去孟加拉煤矿事故现场解决问题。到达现场之后,他首先统一了思想,统一了看法,列出了12条措施,从技术、思想和现场管理等几方面给与了悉心指导。并多次在井下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与现场人员艰苦奋战30多个日夜,在无比恶劣的环境下,安全撤出了1110工作面的全部设备,巴矿总经理沙迪克评论,“1110工作面的拆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的成功是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英国IMC公司的托尼说:“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在如此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完成1110工作面的启封和设备回收,中国的采矿安全技术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钦佩”。孟国《每日星报》、《独立报》评论说:“中国的采矿和防灭火技术是先进的”、“孟加拉人民应该向每一位参与启封工程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是的,越是艰苦的工作条件,文虎教授肩上的担子越重,因为这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了,而是关系到国家的声誉。他不顾个人安危,背负祖国重托,让我国矿山安全技术走出国门,名扬海外。他心里装着煤矿的安全,肩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除此而外,文虎教授近些年还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宁夏汝箕沟、内蒙乌达、四川攀技花、新疆阿克苏、艾维尔沟、鄂尔多斯等煤田火灾治理项目,熄灭火区45000m2,控制近150万m2,减少煤炭烧失5000多万吨,减轻了火区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宝贵的煤炭资源,保证了火区周边矿井的安全生产。

2005年,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执行国务院第81次常委会决定,在陕西铜川、韩城矿务局等国家重点监控的煤矿企业中,文虎教授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煤矿安全技术“会诊”,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做出了贡献。

不畏艰难险阻,情系煤矿安全

在接受我们采访中,文虎教授不断重复的几句话就是“责任感很关键”、“事业心在支撑”、“对煤矿是有深厚感情的”。我相信,深爱着自身工作的他,潜意识中占主导作用,并驱使他为之付出的,一定是工作、工作、再工作,每年在现场一线的时间超过200多天就是证明,他放弃休息日、节假日多次赴煤矿指导防灭火工作也是最好的证明。

1998年刚过大年初三,他接到任务就迅速赶到现场灭火。1999年大年初一,正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他却仍在煤矿井下默默工作。2001年大年初二,闻讯河南某煤矿发生险情后,立即奔赴一线参与灭火。2003年春节临近,为了工作,他一直忙到年三十才从现场灭完火回到家。2006年大年三十刚从河北某矿指导灭火回家,年初五就立即返回该矿继续工作。2008年12月31日,陕西某矿出现火灾,接到电话后,他立即动身赶赴现场,直至来年春节前才赶回家。2010年至2013年均是春节跟前才回到家,未过初五就继续赴现场开展灾害处理工作。春节,在他眼里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为了工作需要,春节在他脑海里淡化了很多很多。只要呼唤一声,哪里矿上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出现。

煤矿防灭火工作时刻面临死神的威胁,发生灾害的煤矿向文虎教授求援时都是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已无法控制的灾害,现场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十分复杂和极其危险的,他却临危不惧、镇定指挥、化险为夷,受到煤矿现场人员的高度称赞。

有一次,在陕西韩城灭火时,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他与救护员一起进入灾区探查,掌握一手资料,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彻底熄灭火区,消除了瓦斯爆炸隐患,安全恢复了矿井生产。还有一次,在河南义马灭火时,在冒着浓烟、明火的煤矿井下巷道,他和救护队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连续工作数十个小时,扑灭了煤层火灾。在山东兖州矿务局灭火时,连续在井下工作近40小时,直到灭火工作正常,火势得以控制才上井,现场领导和工人深受感动,被矿上授予“名誉矿工”。

大爱无疆,大道无垠。文虎教授在漫长的求索路上,为了我国煤矿安全事业,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寻找突破口,不断为自己树立起新的科技攻关目标!

凝聚团队力量,发扬团队精神

在文虎教授的背后,还有一支稳定的研究团队,他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作为西安科技大学煤层火灾防治和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文虎教授着力培养高层次防灭火专业技术人才,强化科研队伍的理论基础和现场实践经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成立了煤层火灾防治的专业化实体,保证科研团队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于2009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评审。

他所带领的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团结协作、富有朝气的队伍,主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赴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90余人次;先后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弗莱贝格矿业大学、美国密兹根科技大学、奥地利格拉科技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与国内外300多家煤炭企业进行了科技攻关;为陕西省煤矿总工程师培训班及陕煤、神华、山东能源等集团公司进行了百余次矿井防灭火技术讲座,与千余家煤矿开展了技术交流。

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霍英东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企业合作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42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获得孙越崎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调研成果奖、国家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会诊突出贡献奖、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合作奖等荣誉。

一分荣誉,十分责任。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文虎教授数年如一日执着于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就是不负祖国培养之恩,深怀大爱,将满腔的青春热血和壮志豪情,都倾洒在他十分热衷的煤炭安全事业上。奋斗在前行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着文虎教授在我国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能够捷报频传,再创佳绩!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煤矿教授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三维全景技术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