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4-03田仕龙
田仕龙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中的陈旧观念。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丢下师长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落实。教育是科学,科学的追求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新。只有老师对这个事业的不懈追求,才有与你共同成长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57
一、课前交流,激发自信
课未始,趣先行。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对课前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各有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从浅层次理解就是让学生处于休息中的大脑很快被吸引到课堂活动中;从深层次理解,课前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进入“我要学”的最佳状态。讲课前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有一次我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正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为了调整学生状态我采用了猜谜语的形式,第一个:草地上来了一只羊,打一水果。大多数学生还没进入状态不知往哪猜,但是有一名学生说是“草莓”。我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得出如此结论,随之给出第二个谜语:草地上又来了一只狼,打一水果。有了上次的谜语,很多学生会说出是“杨梅”。在学生的欢笑中既让学生恢复了精神状态,又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新知识,要想一想与旧知识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衔接。课前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随着师生情感交流的升华,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攻克知识堡垒的氛围悄然到来,新课适时拉开。
二、創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很快进“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精彩的新课导入,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起到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精心安排新课的导入。我常常使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例子引入。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对同学说:同学们,我愿意在这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只须:第一天给我1元钱,第二天给我2元钱,第三天给我4元钱……即每一天扣回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意不愿意?此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愿与不愿。“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我校采用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适合当前教学要求,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一节时,学生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用一个等式的形式表示定义,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各抒己见,层层深入,最后总结出公式表示形式:an-a(n-1)=d(n≥2)。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分析,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用等式将定义完整展现。同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精彩结尾,开拓思维
为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不同的收尾方式。其一,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其二,巧用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又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求知欲;其三,对知识相近的几节课采用对比的形式收尾,同中求异使和谐的学科规律显示出不同,异种求同使奇异的学科规律达到高层次的和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等等。
五、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竞赛也得适量。过于频繁的竞赛不但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的气氛,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因竞赛失败而丧失学习信心。因此,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必须应注意竞赛要适量,选择适当的竞赛方式,使不同学生在竞赛中都有获胜的机会。可以按能力分组竞赛,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精彩结尾,开拓思维
为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不同的收尾方式。其一,教师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其二,巧用给学生留下值得回味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又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求知欲;其三,对知识相近的几节课采用对比的形式收尾,同中求异使和谐的学科规律显示出不同,异种求同使奇异的学科规律达到高层次的和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等等。
参考文献
[1]黄亮.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J].新教育,2013(Z1).
[2]徐汇.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考试,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