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2014-04-03李爱敏刘运召刘云灵吴瑞干王静利

食管疾病 2014年1期
关键词:泪道泪囊骨膜

李爱敏,刘运召,刘云灵,吴瑞干,王静利

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TreatmentofChronicDacryocystitisbyLacrimalSacAnastomosisCombinedwithLacrimalDuctIntubation

李爱敏,刘运召,刘云灵,吴瑞干,王静利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术中前吻合瓣加强悬吊缝合4针,后瓣切除,术毕经下泪点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通过骨孔下至鼻腔,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除2例(2眼)失访外,随访 48例(48眼)均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方法简单、临床疗效好。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泪道植管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不仅使患者溢泪、黏液脓性分泌物,而且因慢性泪囊炎而影响内眼手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主要以鼻腔泪囊吻合手术为主,但因常规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骨孔黏膜增生、黏连,而使手术失败。2012年1~12月,我院对50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为慢性泪囊炎50例、50眼(不包括合并上或下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包括术后复发者、先天异常和外伤性泪囊炎患者、严重鼻腔疾病泪囊炎患者),男10例,女40例,年龄30~63岁,平均49.6岁。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排除鼻腔疾病,双鼻腔滴呋麻滴鼻液1~3 d,3次/d。常规泪道冲洗2次/d,至无脓性分泌物为止。

1.2.2 麻醉 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作筛前神经、眶下神经及局部浸润麻醉,1%的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填塞中鼻道至泪囊区。

1.2.3 手术方法 内眦角鼻侧4~5 mm,沿内眦角上4~5 mm,常规皮肤弧形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暴露并剪开内眦韧带,沿泪前脊鼻侧缘1.5~2.0 mm处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上达内眦韧带上,下达鼻泪管,后达泪后嵴。用弯钳在泪颌缝与泪骨分界处轻轻捅破泪骨骨板,分别用3.2~3.5 mm咬骨钳咬除骨质,以泪前嵴为中心扩大骨孔,约12 mm×15 mm大小,骨孔内侧可见鼻黏膜。自泪小点缓慢插入冲洗针头观察泪囊大小,做“工”型切开,形成前后两唇,暴露针头,证明切口准确,剪除后唇。切除骨孔处鼻黏膜,取出鼻腔内填塞棉片,从下泪小点植入硬膜外麻醉导管,通过骨孔下至鼻腔,从骨孔往鼻腔填入油纱条,泪囊前唇与鼻侧骨膜对位缝合4针;内眦韧带缝合1针;6-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2~3针,缝合皮肤切口,将泪道植入管上端固定于皮肤,结膜囊内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包扎术眼。

1.3 术后处理全身静滴抗生素3 d,如术中出血较多给予止血类药物全身应用。术后第2 天换药,每日换药1次,结膜囊点抗生素眼水,3 d抽出鼻腔油纱条,7 d拆除皮肤缝线,2个月拔出泪道内植入管,冲洗泪道,每隔10~15 d冲洗泪道1次。

1.4 术后随访术后2、3、6个月复诊,冲洗泪道。观察术后是否溢泪、流脓,泪道冲洗是否通畅、有无阻力、阻力大小,进入鼻腔液体量多少及速度。共随访48例(48眼),失访2例(2眼)。

1.5 疗效评估治愈:无流脓、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有效:无流脓,溢泪症状明显好转,泪道冲洗有阻力但仍通畅,量小而慢;无效:流脓、溢泪无改善,泪道冲洗仍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冲洗液返流。

2 结果

术后2月拔出植入管,50例(50眼)冲洗泪道均通畅达治愈标准。术后2个月,49例(49眼)泪道冲洗通畅达治愈标准,1例(1眼)失访;术后3个月,48例(48眼)泪道冲洗通畅达治愈标准,2例(2眼)失访;术后6个月,48例(48眼)泪道冲洗通畅达治愈标准,2例失访。100%达治愈标准。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方式众多,如:经典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筛窦吻合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YAG激光探通术等。各类手术均有其优缺点,经典传统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前后瓣均吻合,后瓣吻合手术空间小、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前吻合瓣容易塌陷、堵塞骨孔。另外骨孔处残留鼻黏膜增生,泪囊腔内瘢痕组织增生、收缩以及腔内肉芽组织增生,亦可造成泪道再阻塞[1]。患者的炎症情况也与手术效果有关,若患者是瘢痕体质,术后早期感冒,鼻腔内慢性炎症等均可引起再次阻塞[2],导致手术失败。本文在传统手术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改良。术中后瓣不缝合,减少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且不影响手术效果;泪囊前唇悬吊缝合在骨膜上,如此前吻合瓣缝合悬起,不至于塌陷堵塞骨孔,泪道内植入麻醉导管,减少了术后骨孔处增生、黏连,提高了治愈率。

总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内植管简化了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耗材少、设备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李峻岭,朱美玲.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探讨[J].临床眼科杂志,2005,13(5):435-436.

[2]石东英,刘子明.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及复发33例[J].眼科新进展,2007,27(3):220-222.

2014-01-07

伊川县眼科医院,河南伊川471300

李爱敏(1970-),女,河南伊川人,主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

R777.2+3

B

1672-688X(2014)01-0048-02

猜你喜欢

泪道泪囊骨膜
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观察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