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做好时政新闻的策略
2014-04-03赵向南
赵向南
(山西日报社政法部,山西 太原 030012)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做好时政新闻的策略
赵向南
(山西日报社政法部,山西 太原 030012)
有效引导舆论,是党报肩负的重任。面对新媒体迅速普及、各种观念不断碰撞等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党报要主动适应媒体格局变化,推动纸媒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整合独有资源优势做好时政新闻,提升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报网融合;时政新闻;党报;舆论引导
一、时政新闻是党报的优势,是引导舆论的手段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下,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的高低强弱,不仅关乎宣传效果的好坏,更关乎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执行。因此,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党报舆论引导能力,是现实需要和形势所迫。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优势,也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手段。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就需要做好做强时政新闻。时政新闻是党政活动、政治生活、政治事件及相关方针政策的报道,它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人事变动,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等。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时政新闻是其重要报道内容,占据很大比重版面,拥有更多人力和物力,而且与党政部门联系紧密,获取信息渠道相对畅通,党和政府部门比较信任党报,这构成了党报的天然优势。
同时,时政新闻的特性决定了党报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一般来说,时政新闻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强,能够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影响多数公众生活,也倍受公众关注,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公众一般都通过党报寻找权威解决,这形成了党报的独特优势,当然也是党报引导舆论的载体和手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转型加速、社会思想意识和人们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尤其是新媒体、自媒体迅猛发展,党报的主流舆论阵地优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加之党报办报思路和采访、写作方式以及各项运行机制僵化保守,与市场需求及读者要求脱节,党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特别是时政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不适应、不会用、不善用等尴尬局面,党报的传播力越来越弱,影响力越来越小,影响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二、时政新闻要借力新媒体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党报做强时政新闻占领舆论高地,也要借力新媒体,实现报网深度融合,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时政新闻借力新媒体,是网络时代的必然。新媒体与报纸相比,有传播快速、互动强、容量大、声图文一体化、携带方便等优势。具体表现为:各类新媒体都或多或少有技术背景,满足公众求新求异需要;再加上国家出台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政策,会带来更多网络终端消费产品的新契机,未来手机等终端产品将是新闻传播的趋势。同时,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报道,公众能够同步收听收看;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优势明显,读者能及时对突发新闻作出回应,且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新媒体不但具备了报纸所包涵的文字和图片,还具备广播的音频和电视视频等内容,将多种传统媒体特性融为一体。新媒体有容量优势,容量可根据需要无穷放大,还可以作为资料保存。
此外,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话题设置、影响舆论能力日益增强,成为青年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体系和传播模式、服务模式等与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舆论引导能力和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面临被边缘化甚至丧失主导权的危险。
总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促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发生变革,进一步推动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重大变化,传播秩序重构。实践证明,党报拥抱新媒体才能适应形势变化,才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生存。全球知名媒体,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加快与新兴媒体融合步伐,加强与网络、技术、终端等生产和运营商深度合作,广泛介入并着力发展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平台和终端,全力争夺新的新闻信息市场。当然,新媒体也有短板,权威性不够、公信力较弱,缺乏党报成熟的审稿程序、信息筛选机制、人力资源等,需要党报的补充。
因此,党报做强时政新闻重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理所当然需要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优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才能发挥好党报的权威性、政策性优势,才能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三、时政新闻拥抱新媒体的路径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这为党报借力新媒体做强时政新闻提升舆论引导力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转变时政新闻理念、破解融合机制困境等。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党性。党报借力新媒体做时政新闻,讲党性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再造适应形势需要的时政新闻采编流程、审稿播报机制是根本。一直以来,党报试图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创办新闻网站,推出数字报纸,建设官方微博微信,创办APP,办网络版并推进报网互动等,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只是做了新旧媒体融合的简单加法,延伸的是从纸媒到网络或屏幕的形式变化。报网融合做强时政新闻,需要健全的运行机制和协作机制,要坚持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原则,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时政采编人员全媒体化是关键。纸媒和新媒体融合业态下的时政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全媒体化,即要求编辑同时具备驾驭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记录符号的能力、适当的网络技术知识、熟练使用微博和SNS等网络应用、与受众互动沟通以及引导大众思维取向的能力。因此,党报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适应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型记者编辑,能够掌握全媒体报道的采访、摄像、录音、写稿等技术,能够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拥有互联网思维等,生产出适应全媒体需要的新闻产品。
此外,要重视新闻传播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功效之一,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对一件事情是否予以报道或者报道程度有多大,将影响着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党报做强时政新闻引导舆论,要充分利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注重对网络心态的关注和疏导,不仅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引导议题的正面走向,更需要从信息传播者向意见传播者转变,更多地承担起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责任,成为公共舆论中主流意见的塑造者。
时政新闻借力新媒体还要有媒体亲和力、学会讲故事。多年来,党报时政新闻语言严肃,报道模式僵化,板起面孔说教,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也就是说在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统一上出现了不平衡,距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传播效能锐减。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P831-847)时政新闻要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拉近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让文件、讲话之中的书面语言变成受众熟悉的生活语言,使时政新闻与生活贴近、与群众贴近。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雷 霞.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3]谢新洲等.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N].光明日报,2012-03-27.
[4]丁柏铨.新闻舆论引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段功伟.重新审视时政报道[J].新闻战线,2011(04):69-71.
[6]谭树中.新形势下提升党报舆论引导能力探析[J].青年记者,2012(12):42-43.
Good Trategy on Political News for Party Newspaper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
ZHAO Xiang-nan
(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of Shanxi Daily News;Taiyuan Shanxi,030012)
The effectiv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s party newspaper's heavy responsibility.Facing the complex new situation of new media's rapid popularization and various concept's continuous collision,party newspaper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eet media landscape'change,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per media and new media's fusion,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unique resources to present good political news and improv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credibility influence and public opinion guiding,in order to better get across the voice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o better satisfy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people.
integration of newspapers and network;political news;party newspaper;public opinion guiding
G212.2
A
1674-0882(2014)05-0104-02
2014-08-27
赵向南(1974-),男,山西兴县人,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访与编辑。
book=112,ebook=452
〔责任编辑 冯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