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倩治疗继发性闭经验案举隅

2014-04-03谭雯涓钟燕梅唐红云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谭雯涓 钟燕梅 唐红云 王 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2)

闭经是妇科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1]。本病发病率约占闭经的95%,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在青年女性中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妇科常见疑难病。曾倩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杨家林学术经验继承人,四川省名中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7年,治学严谨,立方遣药,独具匠心,临床疗效确切,擅长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更年期诸症等疾病,尤对调经种子有极其宝贵的经验和独到的见地,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导师治疗继发性闭经经验介绍如下,以资临症参阅。

1 病因病机

闭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水断绝”、“月水不通”、“经闭”等。历代医家研究显示本病病因多,病机复杂,曾师认为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1.1 肾虚乃继发性闭经的核心病机

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月经的潮与止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精充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经如期来潮;反之肾气亏虚,天癸衰竭,精虚血少,太冲脉衰,任脉不通,则见月经后期或停闭。又《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医学正传》亦云:“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由此可见,本病发病以肾虚为本。

1.2 肝郁亦为继发性闭经的重要因素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而司血海,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血海按时满溢,月经如期而至。因女子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隐曲之情较多,加之平素学习、生活压力大,更易受情志所伤,气郁之病多见。若情志抑郁,或郁怒伤肝,以至肝火郁闭经始停。正如《万氏妇人科》载:“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

1.3 肝肾同源,互为因果

《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曾师认为[2]肝肾同为女子之先天,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为冲脉之本。肾藏精,肝藏血,精生血,血养精,精血互生,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血海蓄溢有常,肾精化生有序;肾之封藏功能正常,肾精充盛有度,则肝之阴血生化有源。故二者互为因果,肝郁日久可及肾,精血互生匮乏,冲任失调而致闭经。

1.4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是关键

脾主运化水谷,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但需后天之精不断滋养,肝藏血,主疏泄,《删补名医方论》谓:“肝为木气,全赖土滋培,水以灌溉。”故脾胃健运,精血化生有源,则肝有所养,肾有所藏,气血充盛调达,经候如期。《妇科秘书八种》曰:“经闭不行三候:一则脾胃有损伤,食少血亏非血停,急宜补脾养血,血充气足经自行……。”导师认为若患者平素思虑过多,节食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肝肾失养,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出现月经停闭。。肾精化生肾气,肾精秉赋先天,但需后天之精不断滋养。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化源充足,月经才能正常来潮,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冲脉隶于阳明”。肾藏精,主生殖,为月经之本。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亦为月经之源。

2 辨证论治

2.1 肝脾肾同调,以补肾为主

临床诊治时,导师采用辨证治疗,根据本病脾肾两虚肝郁的主要病机,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健脾,调理气血使“精溢而经水自通”。同时应根据临床症状,随证加减,灵活用药。曾师惯用补肾益精之五子衍宗丸加减。五子衍宗丸出自《证治准绳》,由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组成,具有益肾填精之效。异功散,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药组成。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两药合用补气健脾作用加强,脾胃健运,气血充盛。陈皮醒脾助运,防“呆补”、“纯补”脾胃,并使众补药补而不滞。随症加减:兼肝郁者加柴胡,薄荷;兼血瘀者加鸡血藤、益母草;兼心烦失眠者加百合,酸枣仁;兼血虚者加桑椹,白芍;兼疲倦、大便不成形者加黄芪、南沙参、砂仁等。

2.2 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合治

2.2.1 中药保留灌肠 对此类患者,导师采用灌肠补方,主要药物组成: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续断、丝瓜络、山楂、丹参、山药,嘱病人临睡前排空大便,将免煎颗粒1格水冲50mL,温热为宜,取左侧卧位,灌药后最好保留5h以上,每天1次,经期停用。

2.2.2 耳穴贴压 取双侧子宫、卵巢、内分泌、肝、肾、脾6个穴位,伴见失眠者加神门、耳迷根。75%酒精常规消毒耳廓,然后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相应耳穴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以穴位感到酸、麻、胀或发热为度,5天更换一次,1月为1个疗程。

2.3 重视心理疏导和饮食调节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本病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研究表明,长期精神紧张可对大脑皮层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导致闭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关于情志导致闭经的记载:“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每遇此类病人,导师均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告慰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和规律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因临床多见因节食或服用减肥药而致闭经者,亦着重强调注意饮食,忌偏食、节食。

3 验案举隅

赖某,女,22岁,未婚,否认性生活史。

初诊(2012.5.29)主诉:月经周期推后3+年,现停经9+月。月经史:12初潮,经期7天,周期30天,量中,色暗红,少块,经前乳胀,经行腰酸胀。3+年前节食减肥,情绪波动大,出现月经周期推后,月经40~90天一行。LMP:2011.8。带下:量少,余(-)。熬夜多,口干口苦,急躁易怒,疲倦,易腹泻;納眠可,小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继发闭经;中医诊断:闭经,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肝郁。予以五子柴芍异功散加减补肾扶脾,疏肝调经;同时辅以耳穴贴压(子宫、卵巢、内分泌、肝、肾、脾);中成药胎宝胶囊1粒口服,日2次,嘱患者规律生活,监测基础体温。

处方:菟丝子15g,覆盆子10g,枸杞子10g,醋柴胡10g,白芍15g,陈皮10g,南沙参3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当归10g,黄芪20g,桑椹20g,紫石英10g,山药15g,4剂,水煎温服,2日1剂,日3次。

二诊(2012.6.11)诉药后情绪改善,大便基本成形;BBT单相波动。阴道少许咖啡色分泌物3天未净,近2日感腰酸腰痛明显,喜捶,手心汗多,脱发。上方去紫石英,当归减量为5g,加益母草15g,杜仲15g,10剂,煎服同前,余治疗同前。

三诊(2012.7.16)药后腰酸、脱发明显改善,大便正常,BBT单相。7.15日胀尿B超示:内膜0.25cm(单层),双侧数个小卵泡,最大0.6x0.4cm。予以五子柴附八珍汤加减以补肾疏肝,益气养血调经。同时嘱患者规律生活,继续耳穴贴压。

处方:菟丝子15g,覆盆子10g,枸杞子10g,醋柴胡10g,制香附10g,南沙参3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熟地10g,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20g,薄荷10g,8剂,水煎温服,2日一剂,日3次。

四诊(2012.8.16)药后月经来潮,BBT波动上升。LMP:8.10-2天净,量偏少,色暗,无痛经。感疲倦乏力,納眠可,二便调。予以五子柴附圣愈汤加减以补肾疏肝,养血调经。

处方:菟丝子15g,覆盆子10g,枸杞子10g,醋柴胡10g,制香附10g,南沙参30g,黄芪20g,熟地10g,白芍15g,当归10g,川芎10g,鸡血藤15g,茺蔚子15g,薄荷10g,8剂,水煎温服,2日一剂,日3次。

患者继于门诊经调治半年后,月经周期、经量基本恢复,近期电话随访,告知周期规律、经量尚可,一般情况可。

4 按语

患者节食减肥,损伤脾胃,致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不充,血海亏虚,月经源流衰少,加之长期熬夜,耗伤阴血,而阴血为月经的物质基础,阴血不足,故经水枯竭而经闭。结合患者大便多不成形,急躁易怒,辨证为“脾肾两虚肝郁”,治以补肾扶脾,疏肝调经之法,以五子衍宗丸合异功散加减。方中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出自《证治准绳》,方中枸杞子、菟丝子既能补肾阳,又能益阴精,补肾养血,阴中有阳,补而不峻,温而不燥;覆盆子滋补肝肾,涩精缩尿,为滋阴助孕之要药,又为强阴药之首选;五味子固精敛肺,交通心肾,但味酸,多收涩,车前子利湿泄浊,本病肾虚精亏,白带一般不多,组方时常弃二药。异功散系四君子汤加陈皮,健脾益气;组方时加用小剂量柴胡以达疏肝解郁之效。复诊时患者大便基本正常,情绪改善,B超未见优势卵泡。导师认为此时应予五子衍宗丸滋阴补肾,以八珍汤(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共奏促卵护泡调经之功。患者药后月经来潮,月经量少,导师考虑系肾虚气血不足,故在滋阴补肾基础方五子衍宗丸之基础上,合用圣愈汤,此方出自《兰室秘藏》,方中四物汤养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加参芪不仅大补脾肺之气,又能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两方合用,共奏补肾疏肝,养血调经之功。

5 讨论

肾为月经之本,肾藏精,精血同源互生,肾精化生阴血,而阴血为月经的物质基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月经之血的物质来源。《景岳全书·妇人规》曰:“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女科经论》亦曰:“固肾扶脾,此为调经要道”。导师认为补肾益精乃调经之本,治疗之核心,肾气盛,肾精足,自然盈满而化经水;养血益气,资血之源是调经的基础,治宜养血益气,源盛则流畅,故补血亦是治疗中重要环节。此外,本病防重于治,应注意生活规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对本病的防治。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21,124.

[2] 曾倩,刘艺,邓琳雯,等.试论肝肾应同为女子之先天[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26-627.

猜你喜欢

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
覆盆子酸酸甜甜一抹红
El descubrimiento de las hierbas terapéuticas La historia de Shennong,el “Soberano de la Agricultura”
覆盆子酮油析结晶过程研究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童年的覆盆子
枸杞子的简易鉴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