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2014-04-03秦慈枫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院校

秦慈枫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外语系,合肥 231131)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秦慈枫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商务外语系,合肥 231131)

翻译是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之间交流的有效媒介,翻译能力是语言基本技能之一。翻译能力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与百科知识、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满足学生未来职场需求。基于对高职院校翻译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讨论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建构主义;翻译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流思想的媒介,但语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要进行交往、交流,进而相互了解,就需要借助于翻译。所以翻译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沟通思想、表达感情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不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基础,更应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技能教育,让人有一技之长。而英语翻译能力是两种语言间自由转换的能力,是语言使用重要技能之一。翻译课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加强翻译课教学,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翻译课程教学现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材、师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调查,几乎所有的设有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翻译类课程,但开设时间早晚不一,教学课时安排也不尽相同。有的院校在大二时开设翻译课,有的到大三年级才开设。课时方面大都是一周2学时到4学时。另外,各个院校在安排翻译课程时都是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队伍等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翻译课教学上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例如,在教材方面,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翻译课几乎没有自己的教材,很多院校迫于无奈只能借用本科翻译教材进行教学,而这些教材根本体现不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和培养要求,与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学上,很多翻译课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纠错为手段的教学范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很多院校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在学生翻译能力实训方面很是欠缺,甚至是空白。在翻译课师资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从事翻译课教学的教师缺乏翻译专业教育背景,尤其要指出的是缺乏在企业或其他一线岗位从事翻译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的指导都极为有限。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末备受关注、影响深远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是“集哲学的语言意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为一体的主流教育学说”[1]。皮亚杰(Piaget)、布鲁纳(J.Bruner)等人是认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主要人物,也是建构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人物。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2]。

建构主义理论引进中国较晚,但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的教学与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在宏观与微观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翻译课而言,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翻译能力的概念界定

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研究是西方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根据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翻译能力习得及评估(PACTE)研究小组对翻译能力的专项研究,他们将翻译能力界定为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须的潜在知识、技能体系,提出翻译能力模式包括双语能力、非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及心理生理因素[3]。PACTE 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模型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可,对国内翻译教学特别是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内很多学者对翻译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刘和平[4]、胡道华[5]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翻译能力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翻译能力分三个板块,即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笔者认为翻译能力主要包括四大方面:语言能力(双语)、专业知识与百科知识、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既包括语言知识与能力,也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指翻译理论及翻译技巧方法等,百科知识指的是各个领域的知识,译者若能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就能减少误译。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翻译活动中的创新是指保证内容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进行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创新,如进行诗歌翻译或商标、广告语等的翻译时,创新就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就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分力”。

(三)翻译能力的培养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翻译课教学现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笔者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设置课程,加强翻译课教材建设

苗菊曾指出:提高翻译能力不是改进一时的翻译状况,需要对翻译教学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6]。因此,合理的翻译课程设置是改进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翻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做到合理搭配,除了设置笔译、口译课程外,还应设有中文类课程、外国文学课、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等相关课程。只有夯实知识基础、语言基础、专业基础,学生的翻译能力才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正如前文所述,在翻译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通过教材来实施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但就目前而言,适合高职高专翻译课的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新出版的教材种类繁多,优秀教材也不少,如卢思源主编的《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7],由上海市主要高校知名学者精心编写,高度关注文体和应用,译例丰富,实用性较强,但该书“适合英语或翻译专业本科、研究生作为教材随堂使用”,对于高职学生实际水平而言,部分章节较难,如文学文体的翻译,特别是诗歌的英译。

穆雷[8]就曾指出:“教材建设是翻译教学的基础工程,必须下大力把它做好。”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强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翻译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既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能体现翻译的实践性和真实性,贴近职场需求。

2.加强翻译课课程教学改革,采取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采取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何克抗[9]就曾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况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写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建构的积极性。这就是说,在翻译课教学中,教师在适当介绍翻译技巧外,更多的要引导学生去参与翻译的全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与意义建构。例如,笔者在翻译课教学中就引入真实的翻译项目,把每年参与的徽商大会的翻译资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尝试完成真实的翻译任务,体验信息的理解、加工、整合、表达、审校等翻译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翻译的意义建构。进行真实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翻译方法,翻译各种文体,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翻译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意义建构也会愈加全面与系统。

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协作学习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协作学习既包括师生协作,也包括生生协作。在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个个的学习小组、翻译团队,在知识的学习中一起讨论和交流,在翻译实践中既可以独立探究,又可以一起协作,共同完成较大一点的翻译项目和任务。协作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师生关系方面,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要从教学中的唯一话语权威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辅导者,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社会性、交互性的协作学习,知识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以及社会性的交互(协作)中建构起来的。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手段较为沉闷简单,大都围绕课本、黑板和粉笔展开,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不免有些滞后。多媒体网络系统用于英语教学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交互信息,使学生能与教师、同学、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最广泛的交互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建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环境”[10]。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翻译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让学生视听并用,直观有趣,教学效果会更好。

(3)加强翻译课师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翻译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影响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刘重德先生就曾指出:“翻译课教师,也像其他教师一样,对自己所担任的课程,必须深有研究,十分熟悉。教师对自己所讲的或者课堂上需要讨论的问题,必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讲起来才能头头是道,令人信服。”[11]因此,翻译课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翻译实践,这样既能了解企事业单位对翻译的要求,又能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实践性。否则,翻译课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4)加强学生翻译实践教学。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会做事,做成事”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当然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翻译理论,但这有个度的问题,要有所选择,即适可而止,太多的理论往往让学生眼花缭乱,对指导翻译实践也不见得有太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有一定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下的翻译教学,让学生多进行翻译实践,在工作实践中自己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成为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的“会翻译,译得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5)建立科学合理的翻译能力评估模式。学生翻译能力的科学评估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翻译课教学和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有着明确的导向性。目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依然是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双语转换能力为主要翻译能力评估依据,体现更多的是翻译课教学评估,评价方式单一,往往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翻译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我们认为学生译文的可接受性、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用翻译工具的熟练性等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实习企业或单位的评价纳入到评估要素中。实习企业要对学生的胜任工作岗位的程度,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做出综合评判。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相信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就一定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以实现高职院校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翻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坚持不懈、长期积累的过程。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翻译课教学现状,探讨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途径和对策,但任何研究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对于建构主义理论对指导翻译课教学的研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切实提高教学成效。

[1]邹莹.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比较[J].外语学刊, 2009(5):117-120.

[2]王君.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预防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7(1):118-120.

[3]李秀梅. 关联理论视阈下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 2011,34(5):52-54.

[4]刘和平. 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 2011(1):37-45.

[5]胡道华. 翻译能力的培养:客观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4(6):138-140.

[6]苗菊. 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4):47-50.

[7]卢思源. 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8]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9]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5):74-81.

[10]王湘玲, 宁春岩. 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6):29-31.

[11]刘重德. 翻译论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朱渭波)

OntheCultiva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TranslationCompetenceunderinTermsofConstructivismTheory

Qin Cifeng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AnhuiInstituteofInternationalBusiness,Hefei231131,China)

Translation is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edium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Translation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basic language skills,and it mainly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linguistic competence,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cyclopedic knowledge,thinking ability,and creative ability.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to improve students’ translation compet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it discusses how to further develop and improve English major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terms of teaching material,teachers and model of teaching.

constructivism;translationcompetence;cultivation

2014-09-26

秦慈枫(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汉翻译。E-mail:billy79041026@sina.com

H 319

A

1009-895X(2014)04-0325-04

10.13256/j.cnki.jusst.sse.2014.04.005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院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