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例
2014-04-03张晶,陈丽
张 晶, 陈 丽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例
张 晶, 陈 丽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81)
分析了新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情况下,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认为客观认识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新社交媒体功能,及其给大学生校园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90后新生代的普遍行为模式及价值追求,实现大学的教育职能。
新社交媒体; 新浪微博; 腾讯微信; 大学生; 校园生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新社交媒体浪潮正席卷和重构着中国互联网的未来,而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无疑居于这其中最为显耀的位置。年轻大学生作为这两大平台最广泛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生活习惯深深地被这些新型的数字产品影响着。在大学校园里,自媒体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蔓延并逐渐彰显着其强大的影响力,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校园生活影响的研究,有利于重新审视新生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自媒体时代新社交媒体工具的特征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这是马克思对新技术力量的高度评价。在21世纪的今天,PC互联网时代走向了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而移动互联网天生是以社交为基础的,在此背景下,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应运而生。毋庸置疑,这种新社交工具产生的新的社交模式对传统的社交模式具有极大的颠覆性。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互动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迅速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除了这些共性外,因其功能的差异,这两者均有其各自的特性。
1.新浪微博的特征
新浪微博是每次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与人交流的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2]。
新浪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发布与获取的交流平台。使用者只需在平台首页注册一个账号即可使用诸应用功能,新浪微博的低进入门槛决定了这是一个向全民开放的使用平台。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 即时性。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使得新浪微博有如时间现场,让受众对现在进行时的事件可实时观察,间接参与。微博的这一即时性,是由其使用需要的专业技术低,形式自由决定的——只要几句话,一张图片,或者一份视频便可发布。
(2) 信息碎片化。每条信息不超过140字和其灵活自由的发布方式,决定了微博的切入方式是碎片化的。每一条微博都是这个平台上的一个碎片:微博的内容大部分是个人琐碎的生活细节,或新闻、某一事态的滚动进展,传播内容的更新快与条数多,必然导致其整体性缺乏。
(3) 裂变式传播速度。微博的关注、搜索、转发及粉丝头条功能,使得用户发布一条信息,他的所有粉丝能同步甚至是打开微博后第一时间看到,还可以一键转发给自己的粉丝,从而实现裂变式的传播。
2.腾讯微信的特征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同时仅消耗少量流量。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私密性和情感表现的高饱满度。
(1) 私密性。相比于微博的多向度错落、一对多的单向性质,由于微信更倾向于用户之间的对话关系,所以是双向性的,显然,这种一对一的互动具有更强的私密性。
(2) 更能表达对话者的心情,情感的饱满度更高。微信主打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语音交流类似于现场直播,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能更好地表现传受双方的心理,比单纯的文字情感更为丰富。
二、 基于手机的新社交媒体工具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1.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深刻的影响
手机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其与互联网的结合,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人,新社交媒体工具通过降低信息及沟通的成本从而有效影响着人类群落的行为模式。新社交媒体在方法论上存在着各种选择:它可以提供某种基于熟人群落的旧式服务,以增进熟人群体的情感为产品目的;它也可以提供某种基于大多数人群的新式基础服务,以便于人们彼此认识,协调工作,从以自利为基础的无序活动转变为自觉组织的有序活动;它也可以提供某种中间类型的产品,帮助人们平滑度过两种人群模式,减少由于变化而产生的阵痛。对新事物敏感度极高的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恋爱行为、社交行为、娱乐行为、购物行为、就业行为等都很容易受到这种新社交媒体工具的影响,虽然有些使用这种新社交工具的学生只是受从众心理的驱使。
(1) 新社交媒体工具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随着新媒体工具的出现,一向以传统纸质阅读为主的在校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正悄然改变着。
① 由于移动终端携带的便携性,使得阅读场所灵活多变,从而令阅读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在新媒体出现以前,校园、图书馆、教室和宿舍是主要的阅读场所,学生们的阅读方式是一种书斋式阅读。而现在,对于爱好阅读的人来说,阅读可以无处不在,食堂排队时、会议及活动等待时、乘车中,都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场所的多元化,使得书斋式阅读已向移动阅读转化[3]。
② 由于门槛设置低,新媒体工具上发布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泛,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兴趣阅读。传统模式下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为专业书籍、文学作品、技能考试等,而在新社交媒体时代,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使得休闲娱乐性的内容成为了阅读首选,其次是新闻时政,再次是文学艺术、专业知识、科普知识和技能考试。相比于传统模式,自媒体时代的阅读更显个性化。
③ 微博内容的碎片化,导致传统的“深阅读”向现在的“浅阅读”“泛阅读”转化[4]。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海量信息,加之其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但多数人对眼前的信息只是一览即过,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他们更多的是对信息的横向比较,而不是纵向深入,从而导致“浅阅读”“泛阅读”成为时尚,“标题党”也由此产生。
(2) 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手机应用,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博和微信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除了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新奇的特点外,更是对他们以往的社交环境、社交对象和社交方式的彻底颠覆。
①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新社交媒体工具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新社交媒体运营商推出的各种业务,除形式新颖外,其基本功能只需支付网络使用成本,经济上完全在大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其较之于电话、书信往来、聚会等传统的社交活动花费低廉。
② 新社交媒体增强了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灵活性[5]。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特质和手机终端的便携性及简捷性,使新社交媒体突破了传统社交模式的时空局限,极大地拓宽了社交范围。这类新的平台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中原有的社会、文化及心理那些有形或无形的障碍,使年轻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自由、随时随地地进行。
③ 这种新媒体交往的虚拟化特质,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信任的缺失。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新社交媒体具有明显的虚拟性,以虚拟性的交流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必然存在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情况,使得人际间的交往流于表面。部分大学生甚至将错误的社交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6]。
(3) 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影响。新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正重塑着中国招聘市场的格局:招聘方乐于通过社交媒体网站推广公司品牌并与潜在求职者保持长期的沟通;对于求职者而言,在新社交媒体这一介质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对意向公司文化进行深度的了解,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互粉”,直接进行交流。这为企业建立起更为精准的人才库及为求职者建立更为精准的企业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① 求职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得到有效拓宽。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企业公众平台是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的可靠途径,作为招聘信息发布的新渠道,微博微信招聘是颇吸引大学生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就业信息发布模式下,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不能很好覆盖到每个学生。在毕业生就职期间,很多学生通常会长时间在校外找工作,无法及时关注到校内网站及相关通知。微博、微信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招聘动态及就业政策,有效降低因信息滞后所造成的求职问题。
② 新社交媒体给求职学生和招聘企业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新社交媒体迅速反馈和拟人化的沟通方式有效拉近了招聘企业与求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企业的“亲和力”大大增强。企业不仅可以在新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简洁的招聘岗位需求信息,更可以直接阐述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人才价值观,与求职学生在未进入面试之前就展开沟通和对话,提高招聘的准确性。同时,对于相对内向的求职学生,通过这一媒介与企业进行交流,少了一些面对面的尴尬与矜持,多了一份提出一些直接尖锐问题的勇气。招聘者与求职者之间的互动,是新社交媒体招聘的一大显著特点与优势。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微博提前进行入职指引和展望,甚至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应聘指导,有利于有效提高企业的招聘质量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7]。
2.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影响
新社交媒体在大学校园的普及,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年轻大学生的行为方式,这种改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物质观念、集体观念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1) 新社交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物质观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而且成长于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时代。此大背景下的大学生中,不乏讲究派头、互相攀比、追求品牌等种种现象,而新社交媒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炫耀以博取人们眼球的平台。物质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网络社交环境中,观念上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再加上从众心理,一种攀比的价值观自然容易在他们的思想里滋生。
(2) 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集体观念的影响。90后新生代产生了许多“宅男”“宅女”,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产生,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虽然“宅”,但因为有了微博、微信这样的新社交工具,又使他们与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这样的联系,导致新社交媒体平台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栖息地,当有情绪需要发泄、对某一事件或事物存在意见见解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微博、微信,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或者老师,这会使不愿意与人当面沟通的年轻人更加不愿意面对别人,从而更加疏离群体,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群体观念更加淡薄[8]。
(3) 新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低门槛及开放性的特征使微博上的信息有如洪水猛兽般汹涌,无论真实与否、好坏与否,都齐齐展现在受众面前。虽然处于校园中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一定的判断标准,对于大多数道德缺失的信息,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影响。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在微博转发、跟帖等种种互动中,人们通过争论、探讨使问题越辩越明,使错误的行为、错误的道德观念得以纠正,给当事人及所有网民以提示与警醒。在这样的互动教育中,可以使正处在思想塑造期的大学生通过微博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 高校应利用新社交媒体的平台,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引导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是新社交媒体的工具,工具无分好坏,内容瑕瑜互见。当下,各高校基本都搭建了自己的微博官方平台,从传播正能量的角度思考,高校可通过提供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知识发布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就业信息与指导平台等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
(1) 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平民性特点,使之成为高校最具效率、最富活力的信息公开平台。
微博和微信内容丰富多样,可囊括学校相关信息公告、各种新闻宣传、学生的各类活动报道、各种人物景观、与学校相关的人文历史、相关事件直播等多种类型。高校要有效利用好这一平台,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可以不需要登录高校门户网站,通过加“关注”即可及时迅捷地获取高校各方面的信息。
(2) 利用微博和微信的交互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高校可借助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心理健康咨询”专栏,针对一些容易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事情及热点话题,主动发起话题讨论,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的不合理认知及时作出纠正。同时,心理辅导老师可利用平台与学生进行直接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倾听、引导和说服的良性互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校营造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 高校可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就业教育指导阵地,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可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和微信企业公众平台,将就业信息及指导直接传送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简短精炼的信息选取合适满意的招聘信息。而且,这一平台还可以对网络上泛滥的招聘信息进行过滤,识别真假,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求职环境。同时,高校还可利用这一平台向学生传播国家就业政策、求职指导、创业指导、职场贴士、励志物语等相关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求职信息,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
新社交媒体已经全面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并对其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是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时代的大潮流不可违,广大高校应在顺应这一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征,充分利用新社交媒体这一新平台的新优势,全面提升新生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更为和谐的校园生活。
[1] 马克思. 经济学手稿·第一篇资本的生产过程[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27.
[2] 李开复. 微博:改变一切[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1.
[3] 袁然. 从阅读方式的演变看阅读终端的发展[J]. 调查与研究, 2012(33):39-40.
[4] 费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探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7):29-31.
[5] 邱刚,刘洁纯. 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新特点[J]. 北京教育, 2010(5):34-36.
[6] 吴秋霖.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J]. 华章, 2013(17):108.
[7] 雷旭斌.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J]. 中国市场, 2013(21):105-107.
[8] 郭秀荣,韦迎春,商金艳,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5):79-83.
【责任编辑王立坤】
NewSocialMedia’sInfluenceonCollegeStudents’CampusLife——Taking Microblog of Sina and Micro-Message of Tencent as Example
ZhangJing,ChenLi
(School of Literature, Law and Economics,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It is analyzed that, in today’s surge trend of new social media, the mobile phone based mobile internet is having a grea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f life, values and worldview.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new social media features, represented by Microblog of Sina and Micro-Message of Tencent,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life can be helpful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after 90s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 behavior model and value pursuit,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universities.
new social media; microblog of Sina; micro-message of Tencent;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life
2013-12-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4JDSZ2006); 2013年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2SHC103)。
张 晶(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讲师。
2095-5464(2014)05-0665-04
G 641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