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M理论对李煜词作的解读

2014-04-03钟书能马欣欣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李煜图式隐喻

钟书能 马欣欣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0)

1.引言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南唐降宋,被俘至汴京,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极高。剧史料记载,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都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流传至今的诗词共有36篇,按创作时间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亡国前和亡国后。他前期的词二十余首,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的宫廷生活和浪漫的男女情事,语调欢悦轻快,如《玉楼春》;另一类则是他在感受到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乌夜啼》、《清平乐》等。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内容多追怀往事,悲伤阶下囚的不幸,语调哀婉悲切,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如《虞美人》、《相见欢》等,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分析李煜词作的学者很多,主要以其词的隐喻和意象探析为主,如范国栋(2010)对“李煜词中情感隐喻的认知机制研究”,成松柳和耿蕊(2000)对“李煜词梦意象探析”。本文试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用强调人的身体体验和经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来剖析李煜的词作,旨在用ICM理论探析其词语言的魅力。

2.ICM概论

模型是某一事件的固定模式或定型样式。认知模型就是基于一组相关情景和语境,储存于人类大脑中的关于某一领域中所有相关知识的表征。它是人们在认知事件和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王寅2007:203-204)。ICM最早由Lakoff(1987)在《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一书中提及,并以其来说明和解释范畴问题和概念结构。所谓ICM,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简称为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王寅2005:33)。因此,ICM是众多CM的集合,是一种认知集束模型(Cluster Models),即ICM=CM1+CM2+CM3+…CMn。ICM具有体验性、关联性及创造性等特点。根据Lakoff(1987:68)的观点,ICM理论主要由四个模型构成:命题结构模型(Propositional Structure)、意象图式模型(Image-schematic Structure)、隐喻映射模型(Metaphoric Mappings)和转喻映射模型(Metonymic Mappings)。其中,命题结构模型是一切模型的基础,包含其他三种模型,隐喻和转喻映射模型则在命题和意象图式模型中生成(黄丙伟、于应机2013:24)。

ICM虽与域(Domain)、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框架(Frame)、常规(Stereotype)、辖域(Scope)等术语意思相近,但ICM是对人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强调人类的主观性和语境,因此解释语言现象更有说服力。此外,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对世界会产生概念化,概念化导致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继而产生了语言形式,即“世界→概念化→范畴化/图式化→语言形式”(熊学亮2003:135)。其中概念化的结果是ICM,所以语言形式也相应地带有ICM的踪影,因此用ICM来分析和研究语言现象,特别是对诗词这种需要融入语境和个人体验而形成概念的语言形式来说,将会非常有效。

3.用ICM理论解读李煜词作

3.1 命题结构模型

命题结构具有描述与解释的功能,是ICM中最基本的认知模型。命题结构模型详细解释了CM中所涉及的概念特性以及概念间关系,是客观外界在心智中的事实性映射,不需要运用任何想象性手段。它是由本体和结构组成,我们的知识大多储存于命题之中(李福印2008:203)。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首《玉楼春》是李煜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了宫中夜宴歌舞的华丽盛况。从晚妆后宫女的明艳靓丽,到宫内外笙箫《霓裳》等乐声和欢乐声不断,再到最后因宴游欢乐而陶醉的心情,无不栩栩如生地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夜宴的盛况。“晚妆”、“明肌雪”、“嫔娥”、“笙箫”、“香屑”这些独立的CM勾画出一幅完整的静态夜宴ICM。而动态CM“晚妆初了”、“嫔娥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闲”、“歌遍彻”、“飘香屑”、“醉拍阑干”则勾勒了一幅动态夜宴ICM。

词中一动一静结合,静态的奢华美和动态的陶醉美紧密相连,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夜宴的盛况,如临其境。该词的最妙之处为最后一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巧妙地把全词由欢乐畅快的歌舞饮宴ICM转向了清静淡泊的“清夜月”ICM,前浓后淡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全词进入一个淋漓尽致的抒情而又韵味十足的情境,让人不禁感叹李煜的创作才华。

3.2 意象图式结构模型

Johnson(1987:14)在《思想中的身体》一书中把意象图式定义为“我们的感知互动和感觉运动中反复出现的动态结构,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意象图式模型是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是形成概念、CM和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意象图式结构与空间结构相关,凡是涉及形状、移动、空间关系的认知都是以此种模式储存的(赵艳芳2006:68)。基本的意象图式模型有:起点-路径-目标、中心-边缘、部分-整体、容器式、连接式、线性式等。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这首《望江梅》是南唐灭亡后的作品,描述了词人的两个梦境。上阕写的是梦中故国的春色,一片春意盎然,江面清澈碧绿,江中的画舫丝竹萦绕,城里飞絮飘扬,车水马龙,花儿开得正艳,看花的人络绎不绝。通过对梦中欢乐的描写反衬出现实的凄凉和苦楚。作者通过“船CM-江面CM-城CM”的逐一描绘,呈现了一个梦中故国春色ICM,属于意象图式中的线性式。另外在描述“城ICM”时,又详述了城中的飞絮、车轮(“滚”同“辊”)、轻尘、花、人,属于容器式图式。词中的“城”ICM如图1所示:

图1 城ICM,容器式图式

下阕写的是梦中故国的秋景,万物苍茫,千里江山笼罩在秋色中,芦苇深处一叶孤舟停靠岸边,这时从洒满秋月清光的小楼中,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下阕中的清冷与现实的残酷冷清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孤寂落寞的心情。作者描绘的“千里江山CM”、“芦苇CM”、“孤舟CM”、“楼CM”、“月明CM”属于意象图式前—后式。如图2所示:

图2 故国秋景ICM,意象图式前—后式

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的描写,既从大处描写了千里江山的空旷苍凉,又从小处着笔描述了“芦花孤舟”的细微深远,随着冷月寒笛,更加映衬出作者的忧愁情绪,一幅秋夜悲怆凄凉的ICM跃然纸上。

3.3 隐喻映射模型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而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映射来实现的。Lakoff(1993:245)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外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本体)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喻体)的映射。这种映射是单向的,只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而不能相反,并且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与我们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有关。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傅启龙2014:145)。下图是隐喻映射模型的建构方式:

图3 隐喻模型建构

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以及表达思想的一种认知方式。在李煜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隐喻,如在《相见欢》中: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是一首哀伤离愁的词,李煜囚于宋国时所作。上阕写秋景,作者在深夜独自登上西楼,看见月缺如钩,环顾四周,只见萧瑟的梧桐树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笼罩在凄凉的秋色中。下阕写悲情,作者的无奈和愁苦如同乱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离愁的滋味涌在心头。这首词情景交融,词中用了大量的隐喻结构,“缺月”喻指词人内心的缺憾,“梧桐”喻指“寂寞孤独”,“深院”喻指词人被囚禁宋国,“清秋”喻指词人的满腔愁苦,“剪不断,理还乱的麻”喻指离愁,而“滋味在心头”则喻指离愁的无法言喻。

在所有的隐喻中,被后人津津乐道,认为最为传神的是词人把抽象的寂寞以梧桐的形象具体化,以及离愁的思绪以剪不断,理还乱的麻显现,至于为何用“梧桐”比喻寂寞孤独,用“麻”比喻离愁,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便一目了然:

表1 梧桐ICM分析

表2 麻ICM分析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由于寂寞孤独之情无法诉说,作者巧妙地通过“梧桐”的独立清秋CM、枝叶萧疏CM、深锁庭院CM来映射他的孤独,而无法言喻的离愁又恰如其分地用“麻”的一些特征来表示,可见作者的文学造诣之高。

3.4 转喻映射模型

修辞学上认为转喻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替代与该事物相关或由该事物联想到的另一事物。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从而达到言语交际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Langacher 2000:199)。转喻中也分为本体和喻体,但是在转喻中,本体与喻体是一种替代关系,所以本体一般不出现。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认知模式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蒋小军2014:92)。但是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同一域中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是同一域中某一概念对另一概念的激活过程,而两个概念间具有毗邻性(contiguity)关系(王相锋、姚昱帆2013:130)。下图是转喻映射模型的建构过程:

图4 转喻映射模型的建构

Lakoff和Johnson(1980)曾提到两种认知转喻机制,即域扩展(Domain expansion)和域压缩(Domain reduction)。下面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分析这首词中的转喻机制: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李煜的代表作写于亡国之后,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上阕写随着岁月不断更替,多少往事已匆匆而去,小楼昨晚又觉春风吹过,明月依旧,然而故国却不堪回首。下阕写故都金陵的宫殿应该还是依然美丽,只是物是人非,作者的哀愁犹如滚滚而去的长江水,无穷无尽。下面,我们将一一解读域扩展与域压缩在此词中的运用。

3.4.1 域扩展机制的运用

域扩展,顾名思义,是指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后使其范围扩大的转喻机制,一般而言,即通过部分代替整体。在《虞美人》这首词中,笔者将域扩展机制的运用细分为三个方面:用部分代替整体,用某一构成成分代替整体,以及用某一特征代替范畴。

(1)部分代替整体

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都是美丽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在此句中,“春花秋月ICM”以部分代替整体,指代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作者想表达的是世间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用部分代替整体,使得作者在有限的信息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凸显出作者无尽的哀愁思绪。

(2)用构成成分代替整体

用事物的某一构成成分代替整体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如英文中用glasses表示眼镜。本词中,“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雕栏玉砌”原意是指雕绘的栏杆和白玉石阶,这里指代南唐宫殿,因为古代的宫殿大多以汉白玉为构成材料。因此这里“雕栏玉砌ICM”为我们展示了繁华的南唐宫殿,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3)用特征代替范畴

接着“雕栏玉砌应犹在”,下句的“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ICM”指的是美人或者是思念的人。因为“朱”是红色,“朱颜”就是指红润美好的容颜,用来说明人容颜较好。对于思念的人作者仅以“朱颜”二字概括,字里行间尽是忧愁的思绪。

3.4.2 域压缩机制的运用

与域扩展机制相对,域压缩机制即是指始源域投射至目标域后使其域的范围缩小的转喻机制,一般来说,即为用整体代替部分。笔者将域压缩机制在《虞美人》中的运用细分为:用整体代替部分和用范畴代替成员。

(1)用整体代替部分

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本意为所有过去的事情,既包括亡国前的欢乐生活,也包括亡国后的阶下囚生活,显然在这种语境下作者指的是亡国前的快乐生活,因此“往事ICM”以整体代部分,仅指代“过去美好欢快的生活场景”。

(2)用范畴代替成员

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江”原意是泛指所有的江河湖海,但是根据南唐旧都金陵的位置来看,这里的“江”应具体指的是长江,因此用“江”这一范畴指代“长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虞美人》一词中,所有的转喻机制,如:春花秋月ICM、雕栏玉砌ICM等,不管是域扩展还是域压缩,都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帮助我们从一个概念的认知域过渡到另一个概念的认知域,语言虽简洁却传达出深沉的情感,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深深体会到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前途未卜之悲。

4.结语

根据ICM理论,本文分别从命题结构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四个方面分析解读了李煜的词作,文章选取了一些典型例子,详尽分析了作品中语言特点及写作风格的认知过程及ICM建构过程,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鉴赏了李煜词作的魅力。从ICM角度解读李煜诗词,旨在说明ICM有助于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可以作为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有效途径。

Johnson,M.1987.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1993.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51.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her,R.W.2000.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

成柳松、耿蕊.2000.李煜词梦意象探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38-40.

范国栋.2010.李煜词中情感隐喻的认知机制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4):256-58.

傅启龙.2014.隐喻:连接语言和认知的桥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35-36,145.

黄丙伟、于应机.2013.ICM的四种类型及其关系[J].语言理论研究(2):23-25.

蒋小军.2014.概念转喻和委婉语的认知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92-94.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相锋、姚昱帆.2013.商标命名的认知转喻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130-34.

王寅.2005.二山之石,必可攻玉——认知语言学中的ICM理论在语义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外语(2):32-36.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熊学亮.2003.语言的ICM和语言研究的ICM[J].复旦大学学报(2):134-40.

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李煜图式隐喻
李煜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李煜作品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