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那远别的千年孤帆
2014-04-03孙明新
孙明新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特有的文体形式——文包诗,其中的文为诗歌的意境做了大量的铺陈,使得诗歌的情感丰沛自然,水到渠成;而诗又为文章的铺陈做了终结,使得文章有张有弛,疏密有度。教学中如何将诗文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那烟云迷蒙的千年送别,领悟两位诗人的真挚友情,又能从文包诗的形式中自读自悟,积累并习得语言,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一、想画面,品人物
学语文,贵在想象。《黄鹤楼送别》一开头,便展现了三月之景。文中采用了两个充满色彩的词语:繁花似锦、烟雨迷蒙。这是送别的外在环境,也是情感自然生发的客观环境。古诗向来习惯用铺陈的艺术手法来渲染情感,这两个词语便是对诗歌情感的铺陈。此情此景,不必说那多情的诗人,就算是我们普通人,又岂能不动心?
师:读前面几个小节,合上课本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到处都是盛开的花,天空中还下着蒙蒙细雨,两个人站在黄鹤楼上。
虽然正是春意盎然的三月,但在这有着淡淡愁绪的黄鹤楼上,即将分别的两个人,有心赏景吗?若是在以前,两人又当如何呢?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有何交集呢?
学生根据资料,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相识和相知的过程。李白被世人称为诗仙,生性豪放洒脱,对隐逸之士素来敬重有加。而孟浩然与李白相识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喜好隐居山林,被人称赞“骨貌淑清,风神散朗”。他在襄阳隐居时,常携书和酒漫步山林,李白敬仰已久便去拜谒,两人一见如故,此后便诗酒同欢,志同道合。两人的愿望是笑傲王侯,超然物外。
学生再次想象画面,想当年两人在黄鹤楼上,举杯吟诗,快意文字,是多么快乐。而如今,满目繁花犹如锦簇一般,但两个人的心又怎能回到从前呢?此刻,两个人又会说什么呢?
师: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什么也不说。离别就在眼前,谁也不愿意提起。
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一会儿远眺江上,一会儿仰望蓝天”,看似在赏景,实则黯然神伤。
二、读字眼,会文意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字入文,由文会意的过程。对文本字眼的捕捉,是语文能力的体现。文中对李白和孟浩然的离别告白,进行了细腻的描写。
师:读读后面的几个小节,找出李白依依不舍的句子。
生:“他终于举起杯来,说道:‘……满饮此杯。”
师:请你找出最能表达李白心情的词语。
生:“终于”、“敬仰”、“满饮”。
在李白的心中,孟浩然既是朋友,又是师长,虽然比他年长12岁,又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却是与他志趣相投的知己至交,此刻远别,不知何时再见,又不知生死如何,内心的情感奔涌而出。“终于”表现出李白不愿离别却终须离别的无奈,他举杯要好友“满饮此杯”,代表他想说的、想要表达的,都在这一杯满满的酒中,表现出惜别的豪情。情深酒浓,唯有一饮而尽,才算是不辜负他这一番深情。
李白临别对孟浩然的一杯酒,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谈到了“敬仰、兄长、老师、人品、诗品”等词。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高洁的人品、洒脱自由的诗品上的。孟浩然为人爽直,也颇有风骨,这也正是李白欣赏仰慕的地方。那么孟浩然一饮而尽,又代表着什么感情呢?学生从中抓住字眼来细细体会:“永世不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李孟两位大诗人一饮而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他们慷慨乐观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两个人的对白,将黄鹤楼的送别推向了高潮。
三、思意境,悟深情
古诗词中常有蕴藉深厚的意境,令后人称颂不已,而《黄鹤楼送别》中营造的离别深情尤为出色。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景图,看似生趣盎然,但因为首句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使得诗歌中蕴含了淡淡愁绪。
学生根据文章的描写进行比对,走入古诗的意境:长江边繁花似锦,烟雨迷蒙,而黄鹤楼飞檐凌空,岸边杨柳依依,烟波点点。这些景色描写都只是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的铺陈而已,最终留在世人心中的还是那挥不去的离愁,诉不尽的深情。
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就站在岸边,此时李白内心的情感有何变化呢?为何只看到滚滚的长江水?
生:因为帆船消失了。
师:长江上来来往往那么多船只,为何用“孤帆”呢?
生:从李白伫立凝望不肯离去的身影,可以看出他对孟浩然的惺惺相惜的深情。两个人心心相印,而今一人别去,那么他无疑成了孤飞的大雁,一个“孤”字传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
遥望那千年孤帆,我带领学生走入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世界,沐浴着蕴藉深厚的诗境,再度体味到“人在境中,诗在心中”的古诗之美。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