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自信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2014-04-03常向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医学生问卷

常向东

Shrauger[1]指出,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叶明志等[2]认为,良好的性格特征是促进自信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将进一步论证自信与人格特质间的关联性,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整群抽取在上海市松江区学习的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大四医学生94人发放问卷,有效问卷94份(100%)。其中,男生42人(44.7%),女生52人(55.3%);年龄21~24(22.33±0.72)岁;独生子女55人(58.5%),非独生子女39人(41.5%);成长环境:城市40人(42.6%),农村54人(57.4%)。

1.2 方法

1.2.1 一般项目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等。

1.2.2 个人评价问卷(PEI)[3]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由Sidney shrauger于1990年编制。问卷共计54个条目,以4级评分,部分条目为反向评分,总分范围在54~216之间,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该问卷共包含8个分量表,分别是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总体自信水平、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在女性为0.74~0.89,在男性为0.67~0.86,间隔一个月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在女性为0.53~0.89,在男性为0.25~0.90,总量表分的重测相关系数在女性为0.90,在男性为0.93。

1.2.3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4-5]采用龚耀先于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该量表由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掩饰)4个维度组成。E分低表示人格内向,E分高表示人格外向;N分低表示情绪稳定,N分高表示情绪不稳定;P分高表示有病理人格,P分低表示无病理人格;L分≥70表示有掩饰或虚假,测量不可靠,L分低反映社会性朴实、幼稚水平等。该问卷共有88个条目,每个条目要求被试回答“是”或“否”,回答与规定答案一致者记1分,反之记0分。根据被试回答的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成标准分(T分)。规定各量表的T分在43.3~56.6分为中间型,在38.5~43.2分与56.7~61.5分为倾向型,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

1.3 统计处理采用SPSS 17.0进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自信水平比较依茎叶图所示,全部被试个人评价量表分大致呈正态分布。以样本分布的上下25%为界,求得高自信水平和低自信水平的分界值分别为157分和136分。将≥157分者划为高自信水平组,≤136分者划为低自信水平组,135~156分者划为中自信水平组。城市医学生高自信水平分数明显高于农村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5,P<0.05)。而不同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医学生的自信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医学生自信水平比较[n(%)]

2.2 医学生不同自信水平人格特质比较医学生高自信水平组E分最高,中自信水平组E分居中,低自信水平组E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59,P<0.01);医学生低自信水平组N分最高,中自信水平组N分居中,高自信水平组N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16,P<0.01)。医学生不同自信水平组P分、L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医学生不同自信水平人格特质比较(±s)

表2 医学生不同自信水平人格特质比较(±s)

项目低自信水平(n=24)中自信水平(n=44)高自信水平(n=26)F E47.08±10.1055.34±8.7962.88±9.8217.559**N59.79±10.5850.34±11.5345.96±10.10 10.516**P50.00±6.9249.77±8.8947.12±9.820.934 L43.33±9.5245.11±7.5944.81±9.540.341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人格特质对医学生自信的多元回归分析以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人格特质为自变量,以自信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性别、成长环境、E、N能够预测医学生自信58.9%的变异量,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人格特质对医学生自信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经文献检索,国内关于大学生自信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关联性,主要采用Shrauger所界定的自信概念,并运用其编制的个人评价问卷来进行自信水平的测量。

本研究数据显示,城市医学生高自信水平分数明显高于农村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车丽萍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认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整体自信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林宇等[7]指出,自信是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学识、地位、能力等认可的程度共同作用形成的。对于城市医学生来讲,他们在较优越的城市环境中长大,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大多数同学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天成长中会经历较多的锻炼与发展,较好的外部环境等均会促使其自我评价较高,所获得的他人评价也多是肯定与积极的,他们对自身的学识、地位、能力的认可度也较高,这样他们更容易形成较高的自信水平。然而,对于农村医学生来讲,他们所处的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较艰苦与落后,物质生活条件也较为欠缺,农村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也相对不足,很多农村同学往往背负着来自于家庭、自我的诸多心理压力,这样的状况使他们自信水平相对较为低下。而不同性别医学生自信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林宇[7]、江文涛[8]、何腾腾[9]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一致认为,男大学生自信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本研究入组被试人数偏少有关。而是否是独生子女医学生的自信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林宇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数据显示,医学生高自信水平组E分最高,中自信水平组E分居中,低自信水平组E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低自信水平组N分最高,中自信水平组N分居中,高自信水平组N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医学生自信水平愈高,其人格特质愈呈现出E分高、N分低的趋势。这与叶明志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医学生自信水平愈高,其人格特质愈倾向于外向及情绪稳定,呈现出较为积极、正性的人格特质。回归分析数据显示,性别、成长环境、E、N对医学生自信均有一定程度的贡献率。说明性别差异、不同成长环境、E与N人格特质类型对医学生自信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

综上所述,医学生自信水平愈高,其人格特质愈倾向于外向与情绪稳定,呈现出较为积极、正性的人格特质。因此,笔者认为在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对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汲取成功的体验,不断加强对成熟自我意识的塑造,不断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这样才会使其变得更自信、更积极。

[1] J Sidney Shrauger,Mary Schohn.Self-confidence in college students: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s[J].Assessment,1995,2:255-278

[2] 叶明志,王玲,温盛霖,等.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42-34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26-328

[4]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人格特质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3:32-45

[5]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在我国的修订[J].心理科学通讯,1984,4:11-18

[6] 车丽萍,庞连生,时珊珊.大学生自信与健康人格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6):1518-1520

[7] 林宇,周慧.大学生自信与心理健康关系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16-117

[8] 江文涛.医学生自信特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6):34-36

[9] 何腾腾.大学生自我评价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38-1240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医学生问卷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