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海岛官兵情景特质应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4-04-03牛威王伟忠朱亚清钟祥金灵平薛荣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身海岛消极

牛威王伟忠朱亚清钟祥金灵平薛荣昌

应对方式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做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1]。积极、有效、直接面对问题的应对往往有助于问题解决,而消极或者回避问题的应对方式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2-3]。许多研究表明[4-7]应对方式在压力与心身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说明应对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而且可以中介压力对心身健康的影响。上述研究均表明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驻海岛官兵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长期生活在海岛上,远离大陆、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我们对某驻海岛部队官兵的应对方式进行调查,以期为其心身健康的维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部驻海岛部队536名官兵作为研究组,去除无效问卷20例,获得有效问卷516例(96.3%),均为男性。年龄16~32岁,平均(21.6±3.5)岁;军龄1~18年,平均(3.2±3.4)年;干部46人(8.9%),战士470人(81.1%);高中及以下学历485人(93.9%),大专及以上学历31人(6.1%);未婚490人(95.0%),已婚26人(5.0%)。抽取相同军区某部非海岛陆军515名官兵作为对照组,去除无效问卷16例,获得有效问卷499例,有效率96.9%,均为男性。年龄17~31岁,平均(21.6±2.4)岁;军龄2~17年,平均(3.5±2.3)年;干部43人(8.6%),战士456人(91.4%);高中及以下学历465人(93.2%),大专及以上学历34人(6.8%);未婚482人(96.6%),已婚17人(3.4%)。经检验两组军人年龄、军龄、职务、学历和婚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工具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刘云等研制的《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8],共有90个条目,2个公共因子。总量表2因子分别命名为消极应对(PC)和积极应对(AC)。各情景分量表因子分别命名为:情感消极应对(PAF),情感积极应对(AAF);军事任务消极应对(PMA),军事任务积极应对(AMA);军旅特殊生活消极应对(PMC),军旅特殊生活积极应对(AMC);个人发展消极应对(PPD),个人发展积极应对(APD);人际关系消极应对(PIR),人际关系积极应对(AIR);健康及经济消极应对(PHE),健康及经济积极应对(AHE)。评分方法采用4级评分:从不如此、偶尔如此、一般如此、经常如此,分别记为1,2,3,4分。得分高低反映其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的差异。总量表及2公共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93,0.940,0.933,P均<0.01;重测信度为0.690,0.813,0.636,P均<0.01,经检验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2.2 质量控制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连续随意作答、项目回答不完整和L量表得分大于均数加1.96个标准差为排除标准。本研究采用团体测评方式进行,测评前,由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医师向受试者详细讲解答题方法,统一测试方法。不要求受试者填写姓名。受试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进行。

1.3 统计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军人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研究组军人消极应对总分、军事任务消极应对、军旅特殊生活消极应对、人际关系消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消极应对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军人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s)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军人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s)

项目研究组(n=516)对照组(n=499)tP PC45.38±8.0847.32±8.40-3.8920.000 PAC44.46±8.4345.01±9.41-1.0280.304 PMA47.16±7.5948.32±7.86-2.0360.021 PMC46.81±8.2048.68±8.46-3.7080.000 PPD47.24±7.4847.59±8.34-0.7310.465 PIR47.01±8.4049.68±8.89-5.1040.000 PHE40.84±8.7342.95±9.64-3.8380.000

2.2 研究组官兵与对照组军人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研究组官兵积极应对总分、军事任务积极应对、军旅特殊生活积极应对和人际关系积极应对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军人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军人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的比较(±s)

项目研究组(n=516)对照组(n=499)tP AC54.31±12.7152.37±12.962.5130.012 AAC46.75±11.4245.87±11.311.2920.196 AMA51.50±11.4749.15±12.573.2590.001 AMC48.17±10.3546.24±10.523.0690.002 APD49.54±10.8148.18±11.332.0260.043 AIR47.05±10.7546.82±11.040.3570.721 AHE47.89±10.2646.81±10.951.6980.090

2.3 影响研究组军人情景特质应对因素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年龄、文化程度、军龄和职务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文化程度和职务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影响研究组军人情景特质应对因素的相关(r)

2.4 影响研究组官兵情景特质应对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总分为因变量,人口学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务和文化程度进入以消极为因变量回归方程。职务和年龄进入以积极应对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见表4。

表4 影响研究组军人情景特质应对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驻海岛官兵与普通军人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比较本研究显示,海岛军人消极应对总分、军事任务消极应对、军旅特殊生活消极应对、人际关系消极应对和健康及经济消极应对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官兵积极应对总分、军事任务积极应对、军旅特殊生活积极应对和人际关系积极应对高于对照组。说明驻海岛军人总体上应对方式要好于普通陆军军人,在面对军事任务时,军旅生活和人际关系中,能够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有利于其心理压力的缓解,维护心身健康。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虽然海岛条件艰苦,但是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增强一个人的应对能力。其次,海岛官兵生活条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部队心理卫生教育力度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远程医学信息网的建立和应用更加有利于海岛军人应对日常生活的能力。与此同时目前我国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岛屿争端不断,作为祖国的“门户”海岛官兵首当其冲,其应对方式的加强,更是国防建设的要求。这与Selic等[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3.2 驻海岛官兵情景特质应对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职务和文化是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职务和年龄是积极应对的影响因素。说明级别越高的军人越是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领导属于高层次群体中的一员,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通常当个体确信他属于高层次群体中的一员时,个体常能更有效地应付对人有害的问题。同时作为军队领导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也是军队良性发展的要求,这与先前研究结论相一致[10]。同样年龄越大的军人越是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的原因为:年龄较大的军人生活阅历丰富,具有的应对储备相对也就越多,面临相同的事情时思想越开阔,应对方式也就越积极,这与Al-Bahrani等[11]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军人越是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文化程度较高的军人怀有较高的理想,而在海岛上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小,不利于其发展造成的。关于应对方式与躯体疾病的荟萃分析研究指出[12-13],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调节有负面的影响。但有时有的消极应对方式,也可以起到暂时缓解挫折感的作用[1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较高学历人群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海岛官兵的应对能力总体好于普通陆军官兵,有利于海岛官兵心身健康的维护。职务是海岛官兵情景特质应对的影响因素,文化是驻岛官兵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年龄是驻岛官兵积极应对的影响因素。同时有必要对较低职务和年龄,较高文化程度的军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改善其应对方式,以利于其心身的健康发展。

[1] Ray C,Lindopt J,Gibson.The concept of coping[J].Psyehol Med,1982,12:385-395

[2] Luo Y,Wang H.Correlation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act on nursing students against stress,coping way and social support[J].Nurse Educ Today,2009,29:5-8

[3] Alcalar N,Ozkan S,Kucucuk S,et al.Association of coping style,cognitive errors and cancer-related variables with depression in women treated for breast cancer[J].Jpn J Clin Oncol,2012,42(10):940-947

[4] 陶雨春,贺苏,崔滨,等.依恋、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6):532-534

[5] 封丹,安畅,刘盈.中学生抑郁状态和应付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29-431

[6] Day A L,Livingstone H A.Chronic and acute stressors among military personnel:do coping styles buffer their negative impact on health?[J].J Occup Health Psychol,2001,6(4):348-360

[7] McMahon E M,Corcoran P,McAuliffe C,et al.Mediating effects of coping styl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mental health factors and selfharm among adolescents[J].Crisis,2013,28:1-9

[8] 刘云,张理义.军人情景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的研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2):1131-1134

[9] Seli?P,Petek D,Serec M,et al.Self-rated health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health/life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members of the professional Slovenian armed forces[J].Coll Antropol,2012,36(4):1175-1182

[10] 张理义,李光耀,宋梓祥,等.汶川抗震救灾官兵情景特质的应对方式[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3):183-186

[11] Al-Bahrani M,Aldhafri S,Alkharusi H,et al.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ping style across various problems:Omani adolescents'perspective[J].J Adolesc,2013,36(2):303-309

[12] Roesch S C,Weiner B.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coping with illness:Do causal attributions matter[J].Psychosom Res,2001,50(4):205-219

[13] 李雅忠,马建华,吴国兰,等.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31-1032

[14] 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方法[J].心理学报,2002,34(6):643-651

猜你喜欢

心身海岛消极
消极的后果
我受够了!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浅谈对心身医学的几点认识
在海岛度假
戊戌岁回家过年
让自己发光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