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克难全力解决城中村问题

2014-04-02邱明辉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城中村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邱明辉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丹阳市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城中村改造的典型案例的经验,结合我市具体问题和现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解决城中村问题。

关键词:城中村;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城市规划的引领规范,也由于为降低开发建设成本,有些城建项目有意避开需要拆迁安置的村庄,未能进行整区域连片开发,导致我市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都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成为“城中有村,村里有城”。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已成为丹阳城市发展的瓶颈和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极大障碍,城市化发展在带来庞大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匮乏,城中村存在的众多社会隐患和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影响城市整体形象,降低了城市品位

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城中村大多存在建设随意性强、房屋布局混乱等问题。在房屋造型、选址、布局、朝向上杂乱无章,无证建筑和私搭乱建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使城市品位不高,形象不佳,现代气息不浓。

1.2 人居环境质量低下,环境卫生问题严重

我市的城中村几乎都存在内部空间狭窄、通风采光条件差、缺乏公共交往空间、市政配套设施不足、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人居环境质量低下。城南、城北、石城等地的部分城中村居民、租户沿袭了农村的生活习俗,加上管理的缺乏、各种设施的简陋老化,垃圾随意堆放,造成村内卫生环境恶劣,安全隐患众多,与建设“美丽丹阳”的要求相去甚远。

1.3 人口管理难度较大,社会治安堪忧

城中村是我市流动人口的聚集地,容留了许多低收入、高流动人群。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村(如开发区郭家村、崦东村)往往成为犯罪嫌疑人的隐匿处、边缘人群的聚居点,从而带来许多社会治安问题。城中村正演化为我市的一种“亚社区”,严重影响了我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和社会正常秩序带来隐患。

1.4 占用大量农业用地,土地使用存在大量问题

城中村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使大面积的耕地地表永久密闭,彻底失去其生产和生太功能,并最终对区域资源、环境和生太产生巨大的影响。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支撑和维护生存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有限性和不可逆转性。并且城中村的土地所有权性质较为复杂,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使得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困难重重。

1.5 房企的责任心和专业实力不足,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

城中村改造已成燎原之势的现在,人们听到最多的是“核心”、“中心”、“枢纽”等标榜自己的绝佳优势的词汇,但房企的实际运营水平如何,能不能让资产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个问题值得考量和反思。

2 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对策建议

城中村如同我市脸上的一个个斑点,与我市的经济地位以及“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要求极不相符。城中村改造已经刻不容缓,但城中村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规划和计划相结合,坚持“有形改造”和“无形改造”相结合,有组织、有保障、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本文针对城中村问题的解决提出具体的五个“强化”。

2.1 强化规划执行,坚决杜绝产生新城中村

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的规划体系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规划可以完善提高,但不能随意更改。城市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发现违规,要立即查处,严肃处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做到边扩容、边消化。建议有关部门要编制城中村改造中长期规划,在规划的大框架下,制定每年的改造计划,分步完成城中村的改造工程。要坚持整区域连片开发原则,坚决杜绝新城中村的产生。

2.2 强化房屋征收,最大限度解决城中村问题

要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城中村进行征收改造。要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助征、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经营城市理念,运用市场经济的各种手段,实现城中村“有形改造”的自我滚动和自我增值。近两年要以十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为契机,加大对西城片区、火车站片区、金融集中区、练湖水城等多个项目的城中村房屋征收力度。城中村的改造要交给资金雄厚、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必须处理好业主、市民、现有城市功能、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几大利益关系,其定位和功能一定要和丹阳的城市、经济、产业、商务、商业等发展层次相符合,并适当进行前瞻性功能定位以满足未来城市功能需求的升级。通过对城中村进行大面积的“有形改造”,最大限度根除其中的一些顽症,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实现深层次的质的飞跃。

2.3 强化组织保障,合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涉及国土资源管理、户籍管理、基层政权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建一套专门班子,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造规划,再区别不同情况,做到一村一策。建议成立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成员由发改经信、住建、规划、国土等相关责任部门组成,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镇、村两级组织担负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直接责任,要强化两级干部的思想统一,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城中村改造的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商、村民参与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只有做到以民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更好地完成城中村改造。

2.4 强化专项整治,着力改善城中村面貌

现阶段,全市范围内正在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城南、石城等城中村应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环境整治的各项关键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整治工作得力有效。通过镇、村(社区)干部的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加强对城中村的卫生保洁和绿化管护。同时,整治理念要逐步向社区环境卫生服务转变,由管理转变为服务。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场所,村(社区)要积极联系、配合市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高度关注群众的医疗、健身、休闲、教育等需求,合理规划公共绿地、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探索和创新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力争彻底改变城中村环境面貌,提高环境质量。

2.5 强化“无形改造”,创造“村民”生活新方式

在“有形改造”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形改造”与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因地制宜,通过撤村改居、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外观改善、公共空间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完善和道路交通设施改善等多种手段不断改变城中村面貌。以城北村为例,2011年工业销售达到2.7亿元,利税13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村可用财力370万元,城市化水平较高,可以说撤村改居的条件已经成熟。撤村改居后,通过大力开展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工作,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区管理等方面逐渐转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使之走进现代文明社区,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从全市角度看,撤村改居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中村改造路径。

3 结论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城中村的改造必须统一制定政策,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坚持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优化供地结构,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一心 黄细英.广州3年百亿元整治城中村[N].中国建设报,2014/5/14

[2] 孟存鸽 刘敏.城中村回迁安置社区的产生、法律属性与治理困境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3]轩明飞.“城中村”城市化:问题困境中的悖论[J].探索与争鸣,2006年02期

猜你喜欢

城中村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