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社会公德缺失原因的研究综述
2014-04-02邢斌
邢斌
摘 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公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日趋明显,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如此社会现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着手,探究根源以期找到公德缺失的真正原因。基于现有研究,概括总结了社会公德缺失的多种原因,并提出了以现代化为范式和从人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公德缺失原因的新思路。
关键词:社会公德;私德;现代化;人学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40-02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公共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1]。亦可称之为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2]。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更加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愈加明显,已经成为体现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体现的是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的是为社会公民所需要和公认的公共生活规则。然而,当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路凯歌高调前进的同时,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公德建设似乎并不乐观,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公德的严重缺失,不仅伤害了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也影响了我们的国际形象。
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理论界也展开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
其一,从社会转型的客观变化着手,认为我国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由此引起了道德层面的失范。
道德失范在本质上可以依据引发因素的不同分为社会发展式道德失范和社会失控式道德失范。社会发展式道德失范是在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相应在道德领域的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社会道德的混乱,同时也可以看作是道德发展的契机。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社会公德缺失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發展式道德失范。该观点认为我国正面临着在社会结构方面从封闭的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在经济体制方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当中,道德作为上层建筑,该领域的变革也是历史必然。传统道德遭遇现代化的颠覆和解构,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就是社会公德的缺失。同时,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又区别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最明显的一点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赶超战略和超越式发展,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发达国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走过的路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社会进程的压缩与快速发展,使社会规范难以定型化,加之社会制度供给不足与法制不健全,最终导致了今天社会公德的严重缺失。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立足于我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比较中寻找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家国一体,中国伦理精神的根基是家族本位,血缘关系构成中国伦理关系的范型。这种家族本位的伦理文化使人的伦理意向局限于家族之内,其直接后果是传统文化中公德意识的缺失。近代以来,我国传统伦理这种“重私德,轻公德”的弊端,一直成为人们批判的焦点。然而,多年来,这种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尽管近年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血缘宗法式的社会结构已经改变,但传统伦理仍然以巨大的历史惯性,存在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典型表现就是“公共生活的私人化倾向”。这些都对现代社会公德精神的培育形成了巨大阻力,也是导致现代社会公德领域种种问题的重要根源。除了从文化层面探讨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很多学者还认为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陌生人社会也是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重要原因。熟人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3]。熟人社会具有较强的道德约束力,熟人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调节机制。在熟人范围内,为人处世讲究规则,特别注重自己在熟人中的形象,因此人能很好地自觉控制道德风险。现代社会主要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们走出熟人关系,进入到公共空间。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不再是熟人的认可,而是与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公正等原则。然而,个人的道德转换是缓慢的一个过程,人们缺乏对作为社会主体成员的自我认知,缺乏对公共生活的义务观念,社会公德的缺失自然不可避免。传统社会的私德主要依靠“情”的力量,但血缘或情缘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又使人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责任,形成自然的义务感。公德更多地涉及自我与陌生的他者的伦理关系,主要借助的是人的理性反思及外在力量的约束。这就意味着,公德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人的理性的成熟,另一方面需要外在机制的完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却没有同时带来与这个世界相适应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建设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
其二,立足现实角度,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国家在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公德制度建设方面的不到位是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国教育存在重知识、轻道德,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道德教育演变成道德知识的教育,忽视了道德人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公德教育形式化、简单化、教条化的“大道理”与生动的“生活”缺乏联系,公德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我们德育传统中注重高层道德体系的建设,即过多强调先进性、理想性的道德,对普适性、公共性的道德并未给予应有重视,也是导致公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同时,他们认为,社会公德的缺失与国家社会公德制度建设的软弱也有很大关系。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外化为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识,很大程度上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外在约束,即道德“他律”。道德“他律”的形式有很多,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重要的两种形式。然而,当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公然践踏社会公德时,社会舆论甚至社会制度对这些现象的惩戒作用似乎十分有限。
也有学者从社会角度解释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认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缺乏公平正义的社会大环境,导致公德建设在价值层面缺乏根基。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新旧道德规范发生冲突,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群体利他取向受到歧视,正义认知与正义行为严重脱节,造成人们心中正义感的缺失。甚至社会经常出现失德受益、守德受损的局面,使得社会正义的贯彻失去了强有力的内动力,最终导致社会公德在价值层面失效。
社会公民自身也是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因素之一。由于传统社会特殊的社会结构,人们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只重私德而没有公德概念。传统在个人身上形成巨大的历史惯性,加之国家忽视对公民社会公德的培养,导致社会公民普遍缺乏公德意识。更深层次,由于社会机制的不完善,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公民缺乏规则意识,这些对于社会公德的建设都形成了阻碍。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用“道德滑坡论”、新兴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控制体系的弱化、信仰的缺失等角度分析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不一而足。
学者们对于社会公德领域始终保持关注,并且分别从历史、现实等角度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可以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理论对于现实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我们发现,不同的学者总是从各自的视角寻找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而笔者认为,造成当今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许学者们也不否定这一点,但过去的研究似乎并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范式解释数百年来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当今社会公德缺失的内在联系。“现代化”这一崭新的史学词汇作为歷史研究的范式,因我国正在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建设,而越来越被史学界和社会所接受;同时,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现代化”本质上体现的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以“现代化”为范式,研究我国数百年来社会结构发生的客观变化并以“现代化”为背景,对当代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做出分析,我们的研究才是“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不仅如此,学者们注意到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除了国家、社会的责任,公民公德意识的匮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学者们对于公民公德意识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社会历史与人的意识相互作用”的角度,缺乏从人的主体性层面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与个体公德意识确立之间的关系。公民公德意识的最终确立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自律自觉。没有对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充分了解,对于公民公德意识的研究便不可能最终落到实处。社会正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同样也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对于公德意识的产生与觉醒又是否有关。从人学的角度解读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为社会公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